天天看點

錢報讀書會|30多年前,反山和瑤山是怎麼被考古學家發現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因為要發行英文本,加上時間也長了,我們做了一些修訂,出版《反山》修訂本、《瑤山》修訂本。前天,來考古所修理影印機的師傅看着我捧着這些報告上樓,他問:瑤山,是小說啊? ”

前幾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向明發了一條微網誌,劇透了一下這幾天考古所的重要新聞——《反山》和《瑤山》兩本考古報告修訂版出版啦。

錢報讀書會|30多年前,反山和瑤山是怎麼被考古學家發現的

反山,良渚王陵,良渚王國的王中王——12号墓就在C位。反山王陵發現了 9 座良渚文化早期高等級墓葬,一共出土了 1200 多件(組)随葬品,其中玉器就有 1100 多件(組), 占了九成,光種類就有三四十種,除了三大件琮、璧、钺, 還有柱形器、環镯、冠狀器、錐形器、半圓形器、玉璜、 帶鈎等等,以及形态各異的管、珠和鳥、魚、龜、蟬,再 加上漆器上大量的鑲嵌玉片、玉粒……寫不下了,這是已知的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玉器數量最多、品種最豐富、雕琢最精美的一處高等級墓地。

錢報讀書會|30多年前,反山和瑤山是怎麼被考古學家發現的

1986年,反山王陵發掘現場

瑤山,良渚祭壇,當然沒那麼簡單——在這座祭壇廢棄之後,這裡變成了專門埋葬進階貴族的又一王的墓地,發現了 13 座大墓,南北兩行,男性葬于南,女性葬于北。王的女人——11号墓就在C位。

錢報讀書會|30多年前,反山和瑤山是怎麼被考古學家發現的

1987年,瑤山11号墓玉器出土現場

當然,那是三十五六年前的故事了。1986年、1987年,這兩個遺址的發現是良渚考古的轉折點。

修影印機的師傅,很敏感,确實很像小說的名字,但反山和瑤山的發現故事,比小說精彩——這句話屬于寫作套話,精不精彩,聽當事人和親曆者說,就知道了。

3月26日下午2點,錢報讀書會,“重返聖山——《反山》《瑤山》修訂版新書釋出、學術座談和考古沙龍”,将在良渚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舉行。由于疫情防控,這次讀書會不對外開放,不要急,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将全程直播。

錢報讀書會|30多年前,反山和瑤山是怎麼被考古學家發現的

往事可以回味,常念常新,總能生出新的枝蔓。何況,是以下三位能說會道(很想加個“最”)的考古學家上場呢。

方向明所長,這兩本考古報告的修訂,由他負責。當然,其中的大量線繪圖,也歸他。

“入職考古所後,因為畫的快和畫的比較好(幾位老師說,‘比較’兩字可删)的天賦,負責芮國耀先生《瑤山》、王明達先生《反山》的幾乎全部繪圖和上墨,期間,牟永抗先生關于工藝、關于玉器時代對我教育很多。昨晚,我電話王頭,先不要激動,要注意身體,管好綠碼和行程碼,周六大家一起工作站見[呲牙]。“

王頭,就是大家很愛的王明達老師,反山考古發掘領隊。36年前的那個瞬間,我曾寫過多次——

他又用竹簽子來來回回剝墓坑,看到了白花花的顔色,那是玉的雞骨白。這就是後來編号為 97 号的玉琮,這件三節玉琮,因為口高,剛好剝剔到它的射口。這也是良渚古城遺址範圍内第一件經科學考古發掘的玉琮。

雨點開始落下了。他記下了墓穴的長寬深 (露出器物的深度已達 120 厘米)後,用薄膜蓋好,鋪上一層泥土。 晚上,他們冒雨回到住地已經渾身濕透,但興奮得很,王明達讓人趕快去買幾隻菜來, “老酒有沒有,有,拿一壇來,今晚好好喝。” 他當時的原話是:“我們這次發掘将要載入考古史冊。”

我希望王老師激動一點,明天稍稍拖堂,可以講更多新的故事。

錢報讀書會|30多年前,反山和瑤山是怎麼被考古學家發現的

還有一位嘉賓芮國耀,參與了反山、瑤山、廟前等遺址的發掘,著有《瑤山》、《馬家浜》等考古發掘報告。沒錯,《瑤山》的報告就是芮老師寫的。

除了三位考古學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遺址管理委員會、良渚博物院的青年考古人也會來現場,和他們對話。

坐等讀書會開始前,我們先來看看方向明寫的兩本考古報告《修訂說明》,做一點功課吧——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順利通過第43屆世界遺産大會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良渚古城遺址申遺過程中,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曾組織翻譯《瑤山》《反山》英文本。2019年3月,本人提出正式出版兩書英文本的計劃,得到時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劉斌所長的支援,也得到《反山》報告負責人王明達先生、《瑤山》報告負責人芮國耀先生的同意。為持續紮實做好良渚古城遺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和宣傳工作,2020年,在浙江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援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翻譯的《瑤山》《反山》等重要考古報告英文本正式列入“良渚考古圖書出版”項目。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的《瑤山》《反山》報告,作為良渚遺址群考古報告之一、之二,分别于2003年、200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在組織翻譯兩書英文版時,因涉及對兩本報告中文原版的重新校勘,也考慮到原報告幾乎絕版,我們決定重新修訂《瑤山》《反山》報告。

本次《反山》修訂出版,說明如下:

1、各墓出土器物圖内的順序編号改為墓葬随葬品的出土編号。對部分器物線圖根據同類器合排在一起的原則進行了拼合或拆分。放大了部分遺迹照片,彩圖部分器物名稱、編号與正文不一緻的,均依正文修改。對原書錯誤以及确實需要補充的必要内容的修改,詳見本書第398頁到第408頁的《修訂與勘誤表》。對原書誤排或校勘疏漏的字詞,有據可依者直接改入正文,未收入《修訂與勘誤表》。

2、圖三六下反山M12:98玉琮由夏勇重新繪制,反山M12:93、96玉琮細部紋飾由張念哲補繪。

3、修訂本增加了第411.頁到第442頁《浙江餘杭反山良渚墓地發掘簡報》,附錄于後。為儲存發掘簡報發表時的風貌,均原圖文照錄,僅改正了原文誤排的字詞。版式依修訂本正文格式編排。

4、承蒙德高望重的嚴文明先生允許,将其《一部優秀的考古報告-<反山>》一文收入修訂本。代為序。

《瑤山》《反山》的修訂由本人負責,得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陳明輝先生、朱葉菲女士和良渚博物院夏勇先生的大力協助。感謝文物出版社黃曲責任編輯的支援和辛勤工作。再次感謝為反山、瑤山考古工作付出辛勤勞動的前輩和同仁。

方向明

2021年4月24日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