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睡眠調整不知道從何下手,幫你搞清楚制定計劃思路

寶寶睡眠調整不知道從何下手,幫你搞清楚制定計劃思路

看了好多睡眠調整方法,學了好多寶寶睡眠知識,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沒關系,這篇幫你理清楚思路。

搞清楚合理需求與目标

第一步

1. 先找出目前問題。

2. 評估孩子的狀況跟大人的需求,看看是否合理。

3. 平衡大人跟孩子的需求,設定短期目标跟期目标

4. 選擇合理并且合适的方法。

第一件事情就是得先搞清楚自己想解決的睡眠問題,比如頻繁夜醒,奶睡,抱睡放不下,夜奶,睡眠少,鬧覺,自主入睡等等,先搞清楚這些的優先級。

然後再來看看這些要求合不合理,别一上來就是,我要自主入睡,我要戒夜奶。

别1-3個月就在考慮自主入睡跟戒夜奶,這就很明顯的不合理的要求。

3-4個月要分房睡!關門放狗,慢走不送!安全顧慮是絕對底線!

對吧,得根據實際情況來。

評估一下,哪些是大人的需求,哪個是寶寶的需求,然後看看是不是能平衡一下。

比如,6個月要開始上班啦,就剩下2個星期時間,後面都是奶奶帶白天,必須把奶睡戒掉,最好能自主入睡,然後換成母乳瓶喂。夜奶最好也能戒掉,夜醒不要太多,不然媽媽白天上班會太累。

合理嗎?其實合理,就是時間有一點短,要求稍微有一點高,那可以調整一下成為母乳瓶喂跟拍睡,夜奶剩下一次,那就可以了。

短期目标先解決痛點:奶睡跟母乳瓶喂,奶奶才比較好帶。

把剩下的放在長期目标上:自主入睡,夜奶

看看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别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眼前的問題不先解決,就一直再考慮以後的事情。

最多的就是奶嘴到底用不用這個問題了,孩子睡眠都很差了,睡眠偏少,哄睡難,作息混亂,那就先用奶嘴把作息,睡眠量,哄睡難的問題先解決了,再來降低安撫力度戒掉奶嘴就好。

睡眠量不夠,作息混亂,過度疲勞,隻會讓安撫需求越來越高,這個情況下就不是在考慮降低安撫力度還是什麼東西會不會不好戒掉的時候了。

另外,比如想用法伯法,但是其中兩個條件就是孩子不會哭到吐或是分離焦慮很嚴重,如果有确實不合适的就别硬着來。

當然如果家裡有人不同意這個方法,或是自己都接受不了,那在執行的時候有阻礙,肯定是會失敗的。

别總是聽人說,聽人說,那些人又不會幫你帶孩子。

寶寶睡眠調整不知道從何下手,幫你搞清楚制定計劃思路

基礎排查,做好準備。

第二步,排查基礎,改善睡眠環境,調整作息,強化睡眠認知,建立睡眠儀式,加強活動,建立情感依附,做好準備。

别想跳過基礎!

别想省麻煩,直接就開始睡眠訓練,然後自己失敗了又怪睡眠訓練太殘忍。

有哪些基礎呢?

1. 睡眠環境:簡單來說就是什麼溫度,光線,聲音合不合适。

對,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個肯定沒問題的呀”,其實還真挺多時候就是寶寶太熱了還是太冷了。這個不要大人覺得好就好,仔細觀察寶寶的狀況。

2. 作息:作息要先調整過來,起碼得有一點規律,不能亂七八糟的,孩子的生物鐘亂糟糟的,那怎麼能确定孩子到底困不困。

3. 睡眠認知:别懶!尤其6個月前的寶寶,睡覺的時候才回房間,醒來了就帶她到客廳,最好可以出門溜溜。

活動起來,别總是把寶寶就放在床上,把清醒活動跟睡眠的差別給建立出來。

!睡眠儀式:睡覺時間回房間後一套流程,比如關窗簾,穿睡袋,關燈,抱着唱一會歌,長期重複,寶寶就會知道是睡覺的時間到了!

4. 活動:讓寶寶多動動,小月齡練練擡頭,大一點了趴着玩,再大一點坐着,爬行,消耗體力。

5. 社交&情感:月嫂走了,從月子中心回來,住院一段時間,看護人變換,寶寶沒安全感,不習慣。這樣的情況出現的睡眠問題,先不要着急着改變,先給一些時間,建立情感依附。

寶寶睡眠調整不知道從何下手,幫你搞清楚制定計劃思路

先作息還是先改變入睡行為

第三步,建立睡眠調整計劃,規律作息,入睡行為訓練

建立睡眠調整計劃,計劃什麼時候開始執行,避開旅遊,打疫苗。短時間之内盡量少接觸太多人群,避免感冒傳染。

大部分的時候還是會建議先調整作息看看,因為很多孩子的睡眠問題并不是因為睡眠聯想造成的,往往調整作息之後就會有不錯的改善。

那什麼情況下先改變入睡行為呢,或者是說入睡行為跟作息同時進行?

明顯的因為睡眠聯想造成頻繁醒來,比如一直是含着奶入睡的,每1-2個小時必醒。并且使用溫和過渡的改善方式,比如潘特麗溫和去除法,3個月前5S安撫法等。

如果使用抱起放下法,法伯法,消失法等,跨度比較大,直接奔着自主入睡去的,那作息肯定要先調整好最少1-2周,這樣才能確定每次入睡的時間寶寶肯定都是困的。

入睡行為的訓練,最好取得家人的支援,能有幫手就更好了。另外要多看看别人分享成功的經驗。

像我都會提到,睡眠行為的改變,一定是從晚上入睡這次開始,很多人的分享也有提到,可是還是老是看到有人白天的小覺開始。或是在沒有任何準備下,非常突然地就開始了,結果也可想而知。

Joe爸爸的碎碎念

真的别總是想走捷徑,做好基礎工作會讓一切變得簡單很多。

就拿法伯法來說,很多寶寶哭1-2小時,哭到放棄,而我當初執行的時候最多就是30分鐘而已。

上次分享的ICE自主入睡練習方法,也是幾乎無淚。

是以有時候一個方法是否嚴格,可能最大的差別在于使用的人身上。

寶寶睡眠調整不知道從何下手,幫你搞清楚制定計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