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十歲以後,對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01

作家大仲馬說過:“把希望建築在意欲和心願上面的人們,二十次中有十九次都會失望。”

如果你把希望擡得太高,那麼希望就變成了欲望,總會狠狠地摔下來。

人到了四十歲的年紀,恰好處于中年最苦的時期。如果這時候有人幫一把,生活就會好多了。

可現實卻告訴你,不管在家裡還是在社會上,你都是無依無靠的人,而依靠你的人,卻不少,還眼巴巴地望着你。

是以,很多事情,一開始就不抱太大希望,萬一成功了,就變成了驚喜。

四十歲以後,對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02

第一,别指望父母幫助你,因為父母能力有限。

按照推斷,你四十歲的時候,父母就六十多歲了,甚至有七十多歲了。他們不要你去照顧,就已經足夠好了,如果你指望他們能夠給你很多錢,或者幫你創業,那就真的是“大逆不道”了。

我的母親,一輩子都在農村勞作,到了快七十歲的時候,幹不動農活了,不得不進城來,和我住在一起。

有一天,母親拿出一個小包,說:“這些年,省吃儉用,留下了五萬塊錢,你拿着吧。”

我忽然悲從心來,一個人奮鬥了一輩子,隻有五萬存款,還沒有終身俸,這是什麼樣的人生?

曾經,我也指望父母能夠幫忙買房買車,但是從母親拿出所有積蓄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明白了一切。

在馬戲團裡,我看到這樣的一幕:一根很細的繩子,把一頭大象拴在一根柱子上,大象圍着柱子轉動,沒有離開的意思。分明,大象稍微一用力,就可以掙脫。

馴獸師說:“因為大象習慣了被拴住,失去了繩子,反而失去了依靠一樣。”

有一位作家認為,父母和兒女,就像風筝和放風筝的人一樣,中間總有一根線連着。這根線,本質上是兒女的“依賴思想”。

當你很累了,可以和父母聊聊天,但是别以為父母會幫你。戒掉一切依賴,你才能真正活出自己。

03

第二,别指望有人懂你,因為每個人都有難言的苦衷。

台灣作家吳若權說:“人生,是一次漫長的自助旅行。自己,是唯一适任的最佳導遊。學着喜歡自己,才能啟動生命的熱誠,走向寬闊的人生。”

每個人都不能把命運交給别人,因為你是唯一的,沒有人可以和你一起走一輩子那麼久。

當你拉着 别人,傾訴一番,看似可以得到安慰,其實隻是被人取笑而已。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有人議論紛紛,把你的難過,當成了談資。

人過四十,要懂得,别矯情,這世上沒有不帶傷的人。

唐朝詩人王維,在中年的時候,妻子難産而死,同時帶走了一個從未見過面的骨肉。

家庭的悲劇,足以讓王維詩興大發,寫下很多首“憶亡妻”,但是他一句都沒有提。并且,他也沒有整日在親戚朋友面前,說悲涼的話。

倒是後人,評價他:“孤居三十年,終生不娶。”

真正的了解,是沉默的;真正的傷痛,是無言的。

把訴苦的想法,放下來,默默耕耘,改變命運,才是應該有的樣子。

四十歲以後,對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04

第三,别希望高朋滿座,因為你不需要那麼多社交。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能得到貴人幫助,這是莫大的榮幸。如果沒有貴人,那麼遇到幾個攜手同行的人,互惠互利的人,也是莫大的好事。

晉朝時期的陶淵明,從江州祭酒開始,一步一步往上走,還和官場上的人,混得火熱。終于混到了縣令的位置。

可是,他越來越覺得,身邊沒有朋友,隻有爾虞我詐的人,還有一些不得不應酬的官員。

他不敢苟同,選擇了歸隐。

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一種心理安慰,大部分的人,退下來之後,發現人生并沒有退路,反而是孤苦無依,越活越荒涼。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互不串門”,不管和誰交往,頂多是在酒樓吃頓飯,結賬買單之後,兩不相欠。

總有人,連去酒樓吃飯的興緻都沒有了,堅持獨來獨往,自得其樂。

哪有什麼真心的朋友,不過是逢場作戲,為了某種利益,不得不坐到一起,商議如此這般。

05

第四,别指望職場善待你,因為大家都在競争。

有一個詞語叫“四零五零”,意思是說,四五十歲的人,也沒有一技之長,又沒有穩定的工作,就成為了“老大難”,需要社會多關照,才能再就業,實在不行,就隻能想辦法拿一些救濟。

分明是有手有腳的人,為什麼養不活自己?真相總是比你想象得更加殘酷。

曾經看過一段話:一個剛剛失業的中年人,晚飯時,聽女兒說,學校舉辦運動會,要買一雙跑鞋。他頓時就沉默了,飯都吃不下。

也許,很多人不了解,一雙鞋的錢,怎麼就那麼令人難堪了?可是,對一個沒有工作,還要承擔房貸的人來說,難于上青天。

職場上,小夥子被罵了,會立馬走人;老年人被罵了,會頂嘴;中年人被罵了,隻能低頭走路。沒有一個中年人,敢随随便便不工作,除非他一直單身,也沒有想過前程。

所有光鮮亮麗的工作背後,都有“一忍再忍的委屈”。你不願意做的工作,很多人在排隊等着。

四十歲以後,對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06

第五,别指望兒女給你養老,因為兒女的人生還是撲朔迷離的。

古話說:“養兒能防老,積谷能防饑。”

可是,你在四十歲的時候,千萬别把養老的問題,交給兒女。你應該從此時考慮清楚,老了到底過什麼樣子的生活。

努力把兒女培養好,但是不指望什麼,這樣的父母,才會活得輕松,兒女也不會有心理壓力。兒女以後會如何,沒有人說得清,不要過早下定論。

兒女孝順父母的榜樣不少,但是被兒女抛棄的父母也不少。唯有你自己把握住了,才能把兩種結局,都不當回事。

07

張海迪說過:“一個人要奮鬥,内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總是依靠别人鼓勁是不會長久的。”

每個人都希望有個依靠,但每個人也有不同的難處和無奈,到頭來,隻能各自安好。

把希望存放在心底,但是别指望有完美的結局,這樣的話,你就好過多了。

最好的希望,就是你自己變得強大。

願你我,自我加壓,激發内生動力。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