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上汽乘用車孫亦炯:2022年的中國車市注定不平凡|探路2022

對話上汽乘用車孫亦炯:2022年的中國車市注定不平凡|探路2022

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孫亦炯(圖檔來源:上汽乘用車)

上汽乘用車2022年二月的銷量資料顯示,當月共銷售6.4萬輛,同比增長113.4%;新能源車型銷售9,184輛,同比增長67.5%;海外出口翻兩番,銷量達2.8萬輛,同比增幅為243.4%。在過去的2021年,上汽乘用車首次實作全年銷量突破80萬台,同比增幅達到了22%。在近年尤為火熱的新能源賽道,上汽乘用車同樣拿下了16.1萬輛的資料,同比增長107%,滲透率超過了20%,這一成績在國内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位居第四,在全球TOP10中排名第七。努力之下,上汽乘用車在海外市場蟬聯中國單一品牌銷量冠軍,出口銷量同比增長68%,在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并在17個國家進入銷量前十名的榜單。

即便如此,孫亦炯依舊保持着對未來的高度敬畏,對钛媒體表示:“2022年的汽車行業發展道路注定更加不平凡,任務目标會更艱巨。”

一年時間,赢得不容易

過去一年裡,中國汽車産業面對着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自2018年開始産銷量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與此同時,受疫情及其他因素影響導緻供應鍊出現供應緊張的局面。如果你的記憶力足夠好,你會記得何小鵬蹲守甯德時代一周搶電池的轶聞,也會對博世徐大全要不要和陳玉東一起跳樓的朋友圈記憶猶新,幾乎每一家車企都會在電池與晶片面前一籌莫展。

榮威全家福(圖檔來源:上汽乘用車)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汽乘用車也以16.1萬台銷量、107%同比漲幅拿下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的第七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排行榜第四名的好成績。目前,上汽乘用車的産品矩陣包括燃油車和新能源兩大領域,也覆寫了轎車、SUV、MPV三大品類,并在燃油車、EV、PHEV都有了各自的明星車型。同時,為提升使用者體驗,網聯化也不斷更新換代,從最初與阿裡巴巴合作開發的斑馬智行系統,到基于斑馬智行自研作業系統AliOS打造的維納斯系統,再到最新更新為智能座艙的洛神系統,在使用者中也赢得了良好口碑。

一年過去了,上汽乘用車終于可以在短暫地喘一口氣之後再次出發上路了。孫亦炯對這一年感慨良多,在上任百天之際他便表示自己已經瘦了十斤。這一年,上汽乘用車赢的屬實不易,未來或許會遇到更多的難題,但有過這一年經曆的孫亦炯與上汽乘用車将有信心戰而勝之。

兩個品牌,滿足使用者的多樣需求

從事制造出身的孫亦炯曾在多個場合表示:“用做制造的思路做品牌營銷,對使用者真誠,用最嚴謹的态度把最好的産品賣給使用者,品牌自然就能做好了。”

在上汽乘用車旗下的榮威與MG兩個品牌定位各有不同,卻能協同滿足使用者年輕化、智能化與高端化的多樣需求。孫亦炯介紹說:“榮威作為網際網路汽車創領者專注于打造屬于新一代年輕人的高品質車型,MG則更加注重年輕化、個性化與全球化。”

上汽乘用車從2021年開始推動榮威品牌的更新,首先從産品層面努力求變,圍繞“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造車理念推出多款産品,形成了豐富的産品矩陣。雖然電動車被視為更适合智能化,但是榮威還是賦予了RX5 MAX“智能燃油車”的定位,iMAX8則将空間與科技作為主打方向,RX5 Plus則首次應用了榮威的數字化設計理念,i5的外觀設計與全系風格一樣将未來科技和國潮美學相結合。“榮威想向外傳達一個新資訊,就是榮威的變與不變。’變’先從人開始變,把所有舞台交給年輕人。榮威的’不變’是産品、品牌、國潮文化。”這就是孫亦炯為榮威品牌做出的定義。

在營銷層面,榮威通過深化新國潮IP推動了品牌煥新,無論是與國漫《鬥羅大陸》的跨界合作,還是在2021廣州車展的展台設計上将聲光電等科技元素與中國古典文化巧妙融合,都成為榮威品牌向上的一個環節。最近,榮威更是以首款NFT數字藝術作品“榮威元宇宙”首登國拍,率先完成了汽車品牌在元宇宙的布局。尤其是通過與中國女足的合作,榮威成為其進階合作夥伴,以汽車與體育的跨界合作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

對話上汽乘用車孫亦炯:2022年的中國車市注定不平凡|探路2022

上汽榮威成為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進階合作夥伴(圖檔來源:上汽乘用車)

在上汽乘用車的規劃中:“品牌向上,需要銷量、産品等一系列條件的相輔相成,品牌才能做大做強。榮威和MG品牌都會有推動品牌向上的政策,後續還會有一系列産品布局。”

這一年,MG推出了主打智潮科技的MG ONE、賽道猛獸為關鍵詞的MG6 XPOWER和号稱運動王者的第三代MG6 PRO,都滿足了不用細分市場年輕使用者的需求。在營銷上,NG以衆籌共創模式打造全球首款純電超跑電競座艙MG Cyberster,讓使用者成為超跑共創的參與者、決策者和受益者,還成立首個汽車品牌真共創組織Cyber暴造局,讓使用者的超跑創想落地生花。此外,在時尚圈,MG與密扇、韓火火等時尚ICON和潮流IP合作;在動漫圈,MG與小黃人合作,并推出行業首個虛拟形象代言人“機電潮人”,與國漫《一人之下》深度共創推出定制番外篇;在電競圈,MG聯合哔哩哔哩電競舉辦電競邀請賽,攜手杭州閃電隊、BLG戰隊征戰各大電競賽事;在潮改圈,MG與董又霖、孫世前等潮咖成立潮改認證團,攜手孫世前打造中國汽車行業首個概念飛船裝置。這些營銷活動都成為MG連接配接年輕使用者的有效手段。

對話上汽乘用車孫亦炯:2022年的中國車市注定不平凡|探路2022

名爵在2021年也有上佳表現(圖檔來源:上汽乘用車)

MG給出的更大驚喜在于海外市場的表現。一方面,上汽智能網聯技術通過MG被海外使用者所認知,被《人民日報》稱為“大陸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國品牌;同時,MG在海外以深耕當地市場與年輕化溝通戰略,成功打造了海外“潮牌”。此外,MG還攜手國際知名品牌發起線上互動,海外社交媒體粉絲已經突破600萬;并與法國、意大利、澳洲等國多家體育組織達成戰略合作,借助體育賽事使得品牌知名度得以大幅度提升。

“新營銷是to B還是to C?對于車企而言,我認為不再是單純的to B或者to C,而是要to A,面向所有有需求的客戶進行營銷,面對面、點對點,營銷也将回歸商業的本質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體驗,創造更多的價值。”對于上汽乘用車和孫亦炯,這個“A”既包括國内使用者也包括海外使用者,既包括年輕使用者也包括傳統使用者,隻需将産品與口碑做好,營銷便有了無比堅實的基礎。

三個方向,上汽乘用車全面布局

在三電領域,上汽乘用車已經布局多年,是國内為數不多的在“電池、電驅、電控”方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企業,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國家級獎項。今年,上汽乘用車将推出全新一代純電架構,與全球智能子產品架構SIGMA一起推動上汽乘用車邁入雙架構造車時代。

在智駕領域,上汽乘用車擁有全棧自研的高階智駕方案PP-CEMTM,建構了全球唯一的全天候、全場景、超視距、多元度“六重融合式感覺體系。

對話上汽乘用車孫亦炯:2022年的中國車市注定不平凡|探路2022

上汽在智能座艙領域為使用者提供全新體驗(圖檔來源:上汽乘用車)

在智能座艙領域,上汽乘用車還推出了國内首個量産多核異構融合式智能座艙系統洛神OS,在語義識别方面在智能相關體驗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依托上汽百萬網際網路車主與阿裡3億智能家庭建構的全球最大語義庫,上汽乘用車在為使用者提供智艙的全新體驗。

除了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的三個布局之外,上汽乘用車也在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建構了“數字化研發+智能制造+數字化供應鍊+數字營銷”的全業務鍊數智化轉型創新體系。此前,上汽乘用車不僅入選了2021年國家級“智能制造标杆企業”名單,還成為了全球首家獲得國際衡量企業軟體業務能力權威标準CMMI5認證的整車企業。

除此之外,上汽乘用車也在嘗試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以往汽車廠商的收入主要來自整車和零部件的銷售,而對于智能新物種從互動産品的盈利到互動後更新的盈利轉變,開通更多軟體付費、費用付費、服務訂閱等商業模式。在不久的将來,上汽還将實作硬體可換可更新,軟體可買可賣可定義,這也将成為上汽乘用車的努力方向之一。

中國汽車産銷終于結束三年連降,上汽乘用車的任務會更艱巨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汽車産銷量終于結束了連續三年下降的局面,并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作為全球最重要、最活躍、最開放的汽車市場,中國市場充滿變數,加之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取消等新政的實施,以及疫情與晶片短缺仍然會繼續影響今年的供應鍊,上汽乘用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022年,汽車行業發展道路注定更不平凡,我們的任務目标會更艱巨。”

為此,上汽乘用車已經明确了建立出行領域的以使用者為中心、數字驅動的全能源跨國科技企業的目标。産品方面,上汽乘用車會推出榮威鲸、純電轎跑MG Cyberster等高品質新車;服務方面,上汽乘用車會着力提升售後服務品質,提升海外産品品質、建立海外售後服務體系。同時,上汽乘用車将繼續深化與晶片原廠的戰略合作,推進晶片國産化和替代方案落地,確定供應。這一年,值得期待。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崔志強,編輯|王振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