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滴滴下場造車,注定死路一條?

乘聯會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達到了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這表明新能源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的态勢之中,對企業而言是有利可圖的。欣欣向榮的新能源市場加上純電動車相對較低的造車門檻,吸引了不少非造車出身的企業加入了造車行列,例如小米。如今,滴滴似乎也想駛進造車賽道。

滴滴造車計劃或将于6月對外公布

近期,網上盛傳滴滴或将在6月份對外公布造車計劃,而該計劃的代号為“達芬奇”。據悉,計劃先期将推出兩款車型,分别面向大衆消費市場和網約車市場,其中面向大衆消費市場的車型代号為C1,該車有可能是一款定位與AION S接近的純電轎車。

滴滴下場造車,注定死路一條?

另外,有消息顯示,滴滴正在招聘造車相關人才,為造車做好準備。以上這些資訊和動作都顯示,滴滴大機率會進軍造車領域,與傳統車企以及諸多造車新勢力在新能源市場展開競争。

要造車就得有造車資質。買車君獲悉,滴滴有可能通過收購國機智駿來獲得造車資質和生産基地。資料顯示,國機智駿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其整車智造基地位于江西贛州,同樣在2017年開工建設。目前,國機智駿旗下有三款車型在售,分别是純電微型車GC1、純電小型SUV GX5以及純電微型車GC2。

滴滴下場造車,注定死路一條?

買車君查詢得知,國機智駿2021年銷量為2333輛,其中國機智駿GX5在2021年銷售813輛,國機智駿GC1則在2021年售出了1520輛,表現并不好,在諸多造車新勢力車型中完全不起眼。如今的汽車市場競争異常激烈,銷量慘淡的國機智駿引入新投資者或被收購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滴滴為何想親自下場造車?

滴滴親自下場造車,無非就是為了增加盈利點,以獲得更好的财報資料。滴滴此前公布的财報資料顯示,滴滴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總收入為482.12億元人民币,同年第三季度則為426.75億元,同比下滑1.67%。至于利潤,加上投資虧損,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達到了306億元。

滴滴下場造車,注定死路一條?

利潤和收入的下滑促使滴滴謀求新的盈利之路,其中親自造車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滴滴本就從事與汽車相關的行業,而且它還跟比亞迪合作推出過一台網約車D1,對造車并不陌生。另外,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有着自己的積累,這不僅可以賦予自家新能源車更多的競争優勢,還有利于控制成本,提升了整車的市場競争力。

總的來說,在造新能源車方面,滴滴有着自己的優勢。可買車君認為,滴滴如果真下場造車,那它要面對的困難恐怕比小米還多,甚至有可能是死路一條。

滴滴造車,終将白忙活一場?

乘聯會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達到了62.4萬輛,同比增長153.2%。雖然新能源市場目前仍處于快速增長之中,但是比亞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的榜機關置已經相當穩定,哪怕是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傳統車企都難以撼動,更别提滴滴等新晉的造車新勢力。如果滴滴下場造車,那它需要面對的競争壓力可想而知。

滴滴下場造車,注定死路一條?

另外,面對汽車電動化潮流,越來越多的合資車企開始加大新能源市場的投放力度,例如本田計劃推出e:NS1和e:NP1兩款純電動車,而豐田也打算在2022年推出豐田bZ4X,提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存在感和競争力。就連存在感不太強的廣汽三菱也推出了阿圖柯這一實力不弱的純電緊湊型SUV。

面對新能源原有霸主以及諸多合資車企的圍堵,滴滴突圍的機會并不大。因為國機智駿在造車新勢力中的競争力本就不強,恐怕無法與滴滴聯合生産出競争力足夠強的面向大衆消費市場的新能源車。買車君預測,滴滴C端産品的未來市場表現恐會步國機智駿旗下産品的後塵。

當然,作為後來者,小米其實也需要面對比亞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等新能源強勢車企帶來的競争壓力。可是,小米畢竟在手機領域積攢下了高成本效益的口碑,這會給它将來的汽車産品帶來不小的助益,因為大家都比較期待,小米是不是會給消費者帶來人人都買得起的高成本效益新能源車。而在品牌口碑方面,滴滴并不占優。

滴滴下場造車,注定死路一條?

2021年,“滴滴出行”APP因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而被下架,這一事件給滴滴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要知道,新能源車其實也可以成為個人資訊以及道路資訊的收集裝置,如果它出自滴滴之手,那誰又願意冒着風險去購買呢?

毫不誇張地說,“滴滴出行”APP下架一事給滴滴帶來的影響絲毫不弱于薩德事件給北京現代造成的影響。2013-2016年,北京現代年銷量均突破百萬輛,是當時最受國内消費者歡迎的合資車企之一。可到了2021年,北京現代的年銷量就下滑到了38.5萬輛,并且淨虧損49.95億元。北京現代年銷量短短幾年就從超百萬跌到不足40萬,薩德事件“功不可沒”。

當然,用薩德事件來對比可能不太準确,但滴滴在造車之前,務必想盡辦法消除以往負面帶來的影響,否則造車之後大機率會遇不到巅峰,而是直接被扼殺在萌芽狀态,給企業帶來更大的虧損,畢竟造車的花費可不小。

滴滴下場造車,注定死路一條?

如果滴滴真的打算下場造車,那它不僅要面對衆多傳統車企以及造車新勢力的圍剿,還得消除此前“滴滴出行”APP下架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謂任重而道遠。如有不慎,那造車一事就有可能是昙花一現,白忙活一場。那麼,你期待滴滴造車嗎?它的車你會買麼?歡迎跟買車君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