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滴滴下场造车,注定死路一条?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达到了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这表明新能源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之中,对企业而言是有利可图的。欣欣向荣的新能源市场加上纯电动车相对较低的造车门槛,吸引了不少非造车出身的企业加入了造车行列,例如小米。如今,滴滴似乎也想驶进造车赛道。

滴滴造车计划或将于6月对外公布

近期,网上盛传滴滴或将在6月份对外公布造车计划,而该计划的代号为“达芬奇”。据悉,计划先期将推出两款车型,分别面向大众消费市场和网约车市场,其中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车型代号为C1,该车有可能是一款定位与AION S接近的纯电轿车。

滴滴下场造车,注定死路一条?

另外,有消息显示,滴滴正在招聘造车相关人才,为造车做好准备。以上这些信息和动作都显示,滴滴大概率会进军造车领域,与传统车企以及诸多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市场展开竞争。

要造车就得有造车资质。买车君获悉,滴滴有可能通过收购国机智骏来获得造车资质和生产基地。资料显示,国机智骏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其整车智造基地位于江西赣州,同样在2017年开工建设。目前,国机智骏旗下有三款车型在售,分别是纯电微型车GC1、纯电小型SUV GX5以及纯电微型车GC2。

滴滴下场造车,注定死路一条?

买车君查询得知,国机智骏2021年销量为2333辆,其中国机智骏GX5在2021年销售813辆,国机智骏GC1则在2021年售出了1520辆,表现并不好,在诸多造车新势力车型中完全不起眼。如今的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销量惨淡的国机智骏引入新投资者或被收购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滴滴为何想亲自下场造车?

滴滴亲自下场造车,无非就是为了增加盈利点,以获得更好的财报数据。滴滴此前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滴滴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总收入为482.12亿元人民币,同年第三季度则为426.75亿元,同比下滑1.67%。至于利润,加上投资亏损,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达到了306亿元。

滴滴下场造车,注定死路一条?

利润和收入的下滑促使滴滴谋求新的盈利之路,其中亲自造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滴滴本就从事与汽车相关的行业,而且它还跟比亚迪合作推出过一台网约车D1,对造车并不陌生。另外,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着自己的积累,这不仅可以赋予自家新能源车更多的竞争优势,还有利于控制成本,提升了整车的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在造新能源车方面,滴滴有着自己的优势。可买车君认为,滴滴如果真下场造车,那它要面对的困难恐怕比小米还多,甚至有可能是死路一条。

滴滴造车,终将白忙活一场?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达到了62.4万辆,同比增长153.2%。虽然新能源市场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之中,但是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的榜单位置已经相当稳定,哪怕是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传统车企都难以撼动,更别提滴滴等新晋的造车新势力。如果滴滴下场造车,那它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滴滴下场造车,注定死路一条?

另外,面对汽车电动化潮流,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开始加大新能源市场的投放力度,例如本田计划推出e:NS1和e:NP1两款纯电动车,而丰田也打算在2022年推出丰田bZ4X,提升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存在感和竞争力。就连存在感不太强的广汽三菱也推出了阿图柯这一实力不弱的纯电紧凑型SUV。

面对新能源原有霸主以及诸多合资车企的围堵,滴滴突围的机会并不大。因为国机智骏在造车新势力中的竞争力本就不强,恐怕无法与滴滴联合生产出竞争力足够强的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新能源车。买车君预测,滴滴C端产品的未来市场表现恐会步国机智骏旗下产品的后尘。

当然,作为后来者,小米其实也需要面对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等新能源强势车企带来的竞争压力。可是,小米毕竟在手机领域积攒下了高性价比的口碑,这会给它将来的汽车产品带来不小的助益,因为大家都比较期待,小米是不是会给消费者带来人人都买得起的高性价比新能源车。而在品牌口碑方面,滴滴并不占优。

滴滴下场造车,注定死路一条?

2021年,“滴滴出行”APP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而被下架,这一事件给滴滴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要知道,新能源车其实也可以成为个人信息以及道路信息的收集装置,如果它出自滴滴之手,那谁又愿意冒着风险去购买呢?

毫不夸张地说,“滴滴出行”APP下架一事给滴滴带来的影响丝毫不弱于萨德事件给北京现代造成的影响。2013-2016年,北京现代年销量均突破百万辆,是当时最受国内消费者欢迎的合资车企之一。可到了2021年,北京现代的年销量就下滑到了38.5万辆,并且净亏损49.95亿元。北京现代年销量短短几年就从超百万跌到不足40万,萨德事件“功不可没”。

当然,用萨德事件来对比可能不太准确,但滴滴在造车之前,务必想尽办法消除以往负面带来的影响,否则造车之后大概率会遇不到巅峰,而是直接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亏损,毕竟造车的花费可不小。

滴滴下场造车,注定死路一条?

如果滴滴真的打算下场造车,那它不仅要面对众多传统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围剿,还得消除此前“滴滴出行”APP下架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谓任重而道远。如有不慎,那造车一事就有可能是昙花一现,白忙活一场。那么,你期待滴滴造车吗?它的车你会买么?欢迎跟买车君交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