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否應該為出嫁的女兒留房?選擇不同,結果也大不相同

在大陸,幾乎絕大多數人對房子都有着很深的執念,大家辛辛苦苦打拼大半輩子,就是希望能夠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或者為兒女留下一套住房。但是如果女兒出嫁了,父母還會給她們留房間嗎?

是否應該為出嫁的女兒留房?選擇不同,結果也大不相同

小芳在結婚之後,因為公婆家的老房子遲遲沒有拆遷,是以一直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起初大家相處的還挺融洽,可是後來沖突卻越來越多,這時常讓小芳會萌發出回娘家住的念頭。

可是後來她才得知,哥哥嫂子拿着父母房子的拆遷款,想要買一套三房間的房子。哥哥嫂嫂住一間,父母住一間,還有一間是留給上國小的孩子,很顯然沒有小芳的份。

是否應該為出嫁的女兒留房?選擇不同,結果也大不相同

其實小芳心知肚明,哥嫂購買房子的錢完全就是父母出的,但她對此并沒有什麼太多的争議,隻是希望能夠在這座房子裡有一間屬于自己的小卧室。

這樣的要求聽起來并不算高,但是嫂子知道後卻委婉的表示,他們當然歡迎小芳經常回來住,但如果單獨給她留一間房,似乎顯得不太現實。

對此小芳當然很傷心,她覺得父母偏心,把所有的錢都給哥嫂買房子。對于嫂子她當然也頗有怨言,明明父母的錢有自己的一份,為什麼要她連一個小小的卧室都不能擁有?

是否應該為出嫁的女兒留房?選擇不同,結果也大不相同

對于該不該為出嫁的女兒留一間房這個問題,網上有着很多的讨論。有人說女兒既然嫁出去了,就是别人的家的人,即便回到娘家,也隻是客人的身份。是以她們可以在娘家玩幾天,但卻不能長住,自然不用留房。

父母不為女兒留房,對她們有什麼樣的影響?

導緻親子關系出現隔閡

如果父母沒有為出嫁的女兒留一間房,那麼自然會讓女兒感到傷心難過。畢竟在結婚之前,她們是家裡被捧在手心裡的公主,是備受父母寵愛的人。

但是結婚之後,如果父母把她們的房間“回收”,或者作為儲藏室擺放各種雜物,那麼作為女兒的心情自然是有落差的。甚至在她們看來是父母不愛自己不要自己的表現,進而導緻親子關系出現隔閡。

是否應該為出嫁的女兒留房?選擇不同,結果也大不相同

導緻她們失去底氣

作為婆家的外姓人,女兒們自然會有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即便有的婆婆對媳婦非常好,但也無法真正做到情同母女,更何況婆媳關系一直都是我們生活中的難題,婆媳不和的情況不在少數。

如果女兒真的被當水一樣潑出去,那麼當她們和婆婆發生争執或者沖突時,自然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因為即便她們想拎包就走,也沒有地方收留她們,沒有娘家支援的她們,自然難有底氣。

為什麼我們贊同父母為嫁出去的女兒留房?

提升女兒的幸福感

有時父母給女兒留一間房,女兒未必能夠用的上,也許她們隻是會回家看看,但卻很難像沒有出嫁之前那樣在娘家一住就是很久。

但是即便如此,父母的這種行為也會讓女兒感到她們是被重視的。她們知道父母不管什麼時候,都會留有一間房間歡迎她們回去時,這自然會讓女兒們感到無比幸福,體會到來自父母深深的愛意。

是否應該為出嫁的女兒留房?選擇不同,結果也大不相同

對待孩子一視同仁

對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來說,父母對待孩子不同的态度,有時會對她們造成很大的影響。

如果父母沒有忘記出嫁的女兒,那麼至少說明他們對女兒是關心的。因為這代表着他們沒有重男輕女,對待每一個孩子都是公平的,一視同仁的,而這恰恰也是身為女兒非常關注的一點。

是否應該為出嫁的女兒留房?選擇不同,結果也大不相同

有利于促進親子關系

雖然父母和子女是最親密的人,但在孩子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後,他們和父母的關系便也會出現微妙的變化,這也就意味着親情其實也要維護的,否則隻會變得越來越淡。

而父母給女兒留房,則是促進親子關系發展的一種方法。不管房間是大是小,是否裝修是否豪華,隻要有這樣的一個房間,哪怕再想都是父母的一番心意,自然會讓女兒感動,拉近彼此的距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