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晚年不能自理,如何度過?70歲老人的經曆或許就是你要的答案

人到晚年,最怕的是什麼?

有人說,最怕的是死亡。的确,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它是未知的,人的内心深處,總是懼怕那些未知的東西。

其實,死亡是一個歸宿,是每個人都将邁進的湖泊,也是每個人一生中,隻有一次去看到真相的機會,并沒有那麼可怕。

我覺得人到晚年,最怕的應該是失去健康,生活不能自理。

如果那一天真的來臨,我們蜷縮像嬰兒,我們任人擺布,我們連發脾氣的資本都失去了,我們将如何度過?

人到晚年不能自理,如何度過?70歲老人的經曆或許就是你要的答案

網上有一句話說:

“人到晚年,健康是尊嚴的保證,金錢是尊嚴的保障。”

尊嚴是一個人的價值所在,也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一個人最後的底線。

每個人都需要尊嚴,老人也一樣。讓自己有尊嚴地老去,是無數老人的共同心願。

聽說過一句話:“人是進階動物,也逃脫不了動物性,沒有哪種動物的晚年,不是慘淡的,人當然也不會例外。”

人生不像故事,沒有美化過的結局,每個人的晚年,都是一場苦雨凄風,你要做好慘淡收場的準備。

最慘淡的晚年,莫過于失去健康,生活不能自理,這時的你,要如何度過?讓我們來看看,一位70歲老人的經曆,或許就是你要的答案。

人到晚年不能自理,如何度過?70歲老人的經曆或許就是你要的答案

01.70歲老人的經曆

幾年前,母親生病入院,我在一旁陪護。

隔壁床是一位70歲的阿姨,非常開朗健談,和護士、同病房的病友、陪護的家屬,都能聊到一起。

阿姨姓李,住在我家附近的小區。都說遠親不如近鄰,或許是這個緣故,李阿姨對我和母親顯得特别信任,聊了許多家長裡短。

李阿姨的經曆,讓我感觸頗深。

李阿姨是一位退休老師,她22歲結婚,26歲時才生下兒子,也是她唯一的孩子。老公早年在外地工作,兒子基本上是她一個人帶大的。

在她42歲那年,老公才從外地調回來。原本以為生活會越來越好,沒想到公婆接連生病,前後折騰了近10年,她把兩位老人服侍送走。

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老公也生病了,接下來,又是一個艱辛漫長的過程。她身心俱疲。

人到晚年不能自理,如何度過?70歲老人的經曆或許就是你要的答案

57歲那年,李阿姨老公離世。

李阿姨說,十幾年來服侍病人的經曆,讓她開始擔憂自己的晚年生活。公婆有3個子女,在他們住院期間,大家輪流照顧。

老公雖說隻有一個兒子,而且兒子自從上大學後,在家裡的日子寥寥無幾,但老公至少還有她,還有她在一旁精心服侍。

可是,她老了以後,誰在身邊服侍呢?指望兒子嗎?

02.靠人不如靠己

都說孩子越有出息,離父母越遠。事實就是如此,兒子被她培養得很優秀,研究所學生畢業後,留在一線城市工作、買房、結婚。

雖然兒子挺孝順,但兒子有自己的追求,不可能一直陪在她身邊。而且,“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她在那段日子裡,真正了解了其中的含義。

李阿姨徹底明白了,靠人不如靠己。她從那時候開始,就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還請人做了理财規劃,為晚年生活做好充分的财務準備。

人到晚年不能自理,如何度過?70歲老人的經曆或許就是你要的答案

李阿姨58歲那年,孫子出生了。

兒子一個電話,她二話不說,背井離鄉來到兒子身邊,開始了長達9年的帶孫生涯。

把孫子孫女都帶到幼稚園後,67歲的李阿姨傳回家鄉生活。

有一句話說,父母的家,永遠都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卻不是父母的家。

在兒子家9年,她和兒媳從沒紅過臉,但畢竟是兩代人,無論生活習慣,還是價值觀念,都有很大的差距。

她知道兒媳心裡不舒服,其實她也一樣。為了不給兒子兒媳添麻煩,同時,也為了讓自己過得更開心一些,她離開兒子的家。

李阿姨的身體一直很健康,心态也保持得很好,和街坊鄰居的關系很融洽,回家後的她,把獨居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人到晚年不能自理,如何度過?70歲老人的經曆或許就是你要的答案

03.人到晚年不能自理,如何度過?

然而,天有不測風雨。

不久前的一次大暴雨,雨水飄進李阿姨家衛生間,她關窗時不小心滑倒,一側的手臂和腿都摔骨折了。

還好當時她戴着老人電話手表,撥打電話後,很快就被送到了醫院。兒子接到通知,第二天一大早就趕來了。

她知道兒子工作很忙,平時經常出差,兒媳也有工作,家裡還有兩個孩子……

于是,她請了護工,然後讓兒子放心回去工作。兒子見她談笑風生,一臉輕松,和護工如姐妹一般,相處默契,也放下心來,待了5天便匆匆離開。

李阿姨雖然手腳不便,不能自理,但她情緒很穩定,每天看上去都挺開心。

母親和她聊天時,常會勸她,年紀大了,最好還是和兒子兒媳一起生活,千辛萬苦把孩子撫養大,不就是為了老有所養嗎?

人到晚年不能自理,如何度過?70歲老人的經曆或許就是你要的答案

李阿姨總是笑着說,做人還是要靠自己。

李阿姨說:“我現在腦子還清醒,有終身俸有存款,孩子有自己的生活,我自己能解決,就不給他添堵了。

孩子沒有欠我什麼,我養育了他,他也陪伴了我,給了我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他現在會給我錢,有空會帶孩子回來看我,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李阿姨的這句話展現出來的豁達心态,讓我為之折服,至今記憶深刻。

04.除了金錢和健康,還需要好的心态

大概兩三年後,母親在街心公園散步時,又見過李阿姨幾次,李阿姨下半身已經無法動彈,坐着輪椅,一個保姆推着她。

李阿姨還記得母親,見到母親急忙揮手打招呼。

母親和我說起李阿姨時,言語之中,滿滿都是羨慕。母親說李阿姨生活不能自理,但臉上全無愁苦之色,反而笑得很從容。

一個人老了,能夠保持這樣的心态,那就什麼都不怕了。

人到晚年不能自理,如何度過?70歲老人的經曆或許就是你要的答案

人到晚年,你可能會失去健康,生活不能自理;可能沒有足夠的養老金,生活過得拮據,但隻要你有一個好的心态,一切都不算太糟。

好的心态是什麼?我覺得好的心态,是學會接受。

接受世事無常,接受失去和分離,接受孤獨和挫敗,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接受不完美的生活,接受困惑和不安、焦慮和遺憾……

心态的好與壞,取決于你自己。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一書中寫道:“一個幸福晚年的秘訣不是别的,而是與孤寂簽訂一個體面的協定。”

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學會依賴自己,與自己共處,讓自己快樂……

最後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際遇不同,關于人到晚年的感悟,也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但我相信,一定有些颠簸不破的道理,比如心态決定幸福。

人到晚年不能自理,如何度過?70歲老人的經曆或許就是你要的答案

--END--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

感謝您的閱讀,長按點贊關注我,帶給您更多精彩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