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創|隔離病房裡,一個寶貝五個“媽媽”

“寶貝,給你摸摸你的小臉蛋,還有你的小手……呀,寶寶笑了!”一位“護士媽媽”耐心地幫育嬰箱裡的男嬰進行按摩,跟他說着話。

似乎聽懂了“護士媽媽”在說什麼,小寶貝咯咯地笑了一聲,好像在回應着“護士媽媽”的話。

▲點選觀看精彩視訊

這世界從此多了一個你

3月20日下午,這名男嬰誕生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感染大樓内,他的媽媽是一名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他是江西省首例奧密克戎變異株BA.2感染者剖腹産手術生下的寶寶。

原創|隔離病房裡,一個寶貝五個“媽媽”

讓“護士媽媽”現在想起來仍心有餘悸的是,剛從媽媽肚子裡出來時,寶寶出現了輕度窒息,穿着厚厚的防護服、戴着笨重的頭盔和手套的醫務人員緊張又小心翼翼地為寶寶展開了心肺複蘇急救。漫長的一分鐘後,寶寶終于以響亮的哭聲向這個世界打了聲招呼。

“核酸初篩陰性!”緊緊地握着小拳頭的寶寶,打赢了他與病毒的第一場戰疫。“他對于我們來說是比較獨特的存在。我們叫他‘熊貓寶寶’。”一位護士媽媽告訴記者。

為了避免感染,寶寶和媽媽分别被安置到了不同的隔離病房,五位“護士媽媽便成為了“熊貓寶寶”的守護者,開始二十四小時輪班照顧他。

陪你度過點滴時光

“呀,寶寶尿尿啦,給你換下尿片哦,好乖的崽崽。”“護士媽媽”指尖輕柔,不一會兒功夫便幫寶寶換好了尿不濕。看着換好尿不濕的寶寶翻了個身,睡得香甜,“護士媽媽”眼底的溫柔都溢了出來。

原創|隔離病房裡,一個寶貝五個“媽媽”

“寶寶剛生下來有七斤九兩,第一次看見他,覺得他胖乎乎的,很可愛。”一位“護士媽媽”笑着分享着她初次見到寶寶的感受。在“護士媽媽”中,有護理經驗豐富的較年長護士、年輕的“90後”護士,還有曾支援湖北有抗疫經曆的護士。寶寶的情況特殊,無論是生命體征還是精神狀态等,五位“護士媽媽”都格外關注、悉心呵護。

心電監護儀始終在一旁嘀嘀地響着,“護士媽媽”的每一項流程、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檢查都小心翼翼、慎之又慎,她們記錄和見證着寶寶點點滴滴的變化與成長。

隔離病毒,隔離不了愛

由于寶寶還處在隔離觀察期,是以他需要一個人住在單獨的房間、單獨的保溫箱,“護士媽媽”每天會對房間和保溫箱進行消殺。每一次看到寶寶核酸檢測的結果是陰性時,“護士媽媽”們的心裡都會踏實幾分。

“畢竟寶寶從一出生就與自己的媽媽分開了,看着寶寶媽媽落淚,我們也特别心疼。”“護士媽媽”們帶着寶寶媽媽的那一份責任與愛,把寶寶當成自己的孩子一般照顧。

“護士媽媽”拿着奶瓶給寶寶喂奶時,寶寶會時不時地吸吮着小手,還會用小手扶住奶瓶,小臉紅彤彤的,暖化了“媽媽”的心。

夜裡,房間很安靜,偶爾傳來寶寶的幾聲啼哭。每當寶寶開始哭鬧時,“護士媽媽”便會輕輕地哼着歌,撫摸着他的背,柔聲地說着:“寶貝不要怕,我在這裡陪着你……”

一起來看看五位“臨時媽媽”給他寫的“信”

下滑檢視

親愛的寶貝:

你好!很少有人像你這樣,剛來到這個世界,就和時間賽跑與危險作鬥争,你的平安降臨牽動着很多關心愛護你的人的心。你是一名小勇士!

3月20日14時2分,伴随着一陣緊急的救護車鳴笛聲,你的媽媽被送達一附院,這時她已經被确診為奧密克戎亞變體BA.2毒株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且胎膜早破,出現不規則宮縮,情況十分危急。一附院開通“綠色通道”,調派婦産科、兒科、麻醉科聯合會診,為你的順利出生“保駕護航”。

隔離病毒,隔離不了愛!在負壓手術室内,所有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在25分鐘左右将你順利接生,但你卻出現了輕度窒息,經過1分鐘心肺複蘇急救,才發出了第一聲響亮的啼哭,讓在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剛出生的你,緊緊地握着小拳頭,仿佛在與病毒作鬥争。“核酸初篩陰性!”寶貝,你與病毒的第一場戰鬥赢了!

為了避免感染,你和媽媽分别被安置到了不同的隔離病房,我們五個成了你的“臨時媽媽”。為了更好地照顧你,我們制定了陪護值班表,針對特殊情況、喂養情況、精神狀态、未完善的檢查以及生命體征等進行嚴密交班,每一項流程、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檢查都小心翼翼、慎之又慎,記錄你點點滴滴的變化與成長。

夜間,房間很安靜,偶爾傳來你的幾聲哭鬧聲。檢查尿不濕、人工喂養、撫摸輕拍……在我們進行這些操作時,你時不時吸吮着小手。有時給你喂奶,還會用小手直接扶住奶瓶,小臉紅彤彤,真是暖化了“媽媽們”的心。

接下來,“媽媽們”會努力照顧好你,陪伴你走過人生旅途上“特殊”的一段時光。希望你能夠健康成長,與所有同齡人一樣享受生命的美好。

隔離病房,寫滿了對你的熱愛,也充滿了對每一個生命的熱愛!

愛你的“臨時媽媽”

2022.3.22

原創|隔離病房裡,一個寶貝五個“媽媽”

來源:江西省婦聯融媒體中心·東方女報社 記者 楊晨儀

視訊編輯:記者 彭世民

編輯:周宇蘭

稽核:徐景增

點亮小faf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