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紅樓夢》裡的焦大,估計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他醉酒時的那一句大罵:
“每日家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
到底什麼是“爬灰”?他罵的究竟是誰?這些問題我們今天先不聊。今天先來聊一聊焦大這個人。按理說,焦大在甯國府裡,也算一個有資曆的老人了,可為什麼混得那麼慘呢?
當然,這與他本身的性格,是脫不了關系的。
可這就是全部嗎?實際上,這裡面隐藏更深的,是底層小人物的心機和算計,以及互相間的勾心鬥角和排擠挖坑。
用一句最時髦的話,就是底層内卷。

說起焦大這個人,可是跟着甯國公賈演,在戰場上出生入死過的。據賈珍的老婆尤氏介紹,當年在戰場上,焦大硬是從死人堆裡,把甯國公賈演給背了出來。
僅僅就這一份功勞,已足夠焦大享用一生了。
可這并不算什麼:
“得了命,自己挨着餓,卻偷了東西來給主子吃。兩日沒得水,得了半碗水給主子喝,他自己喝馬溺。”
這麼忠心耿耿的一個人,又立了這麼大的功勞,甯國府當然不能虧待了。何況甯國府為什麼如此位高權重?還不一樣是因為給皇帝家立了大功。
照這麼看來,焦大在甯國府的日子,應該很滋潤才對。
然而事實上,還真不是這樣。
有道是“人在人情在”,賈演活着的時候,對于焦大這個救命恩人,自然是另眼相待。可是在賈演死後,尤其是到了賈珍這一輩,焦大的日子不要說滋潤,實際上就已經是牆倒衆人推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下面這個情節就能看出來。
話說這一天,鳳姐帶着賈寶玉,在甯國府玩鬧了一整天,期間還與秦鐘一見如故。吃過晚飯後,眼見天黑了,尤氏便讓外面:
“先派兩個小子送了這秦相公家去。”
結果等到秦鐘起身要走,尤氏一問,下面的人才說安排的是焦大。而且當時這個焦大,正喝得醉醺醺的,一聽讓自己黑燈瞎火去送秦鐘,當時就罵了起來。
尤氏和秦氏一聽,也馬上異口同聲地說:
“偏又派他作什麼!放着這些小子們,那一個派不得?”
明明讓派“兩個小子”去送秦鐘,怎麼就變成了焦大,而且偏偏還是趁他喝醉酒的時候?尤氏和秦氏一句“偏又派他作什麼”,說明類似的情況以前就有過,不是頭一次了!
綜上所述,再明顯不過了,這就是有人從中使壞,故意給焦大上眼藥。
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實際上,焦大隻是個直腸子,但卻不是個傻子。他内心裡也很清楚,到底是誰在給自己使絆子。是以,他一開始罵的人,就是甯國府的大總管賴二。
值得一提的是,榮國府的大總管叫賴大。
你說巧不巧!
不說别的,光看這個名字,就不像是正經人。果然,焦大一開罵,就把事情的是非曲直,說了個清清楚楚:
“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像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
焦大的心裡面,其實是很委屈的。
他不是倚老賣老不想幹活,隻是因為年紀大了,想撈點清閑的活兒幹。這本來也無可厚非,别說他為甯國府立過那麼大功了,就光憑他上了些年紀,照顧照顧也是應該的。
可既然這樣,像黑燈瞎火送人的事,為什麼還讓焦大去呢?
這就是下面的人在使壞了。
當然,反過來說焦大自己,也不是一點毛病沒有。
比如,他在罵賴二時,就這樣說:
“二十年頭裡的焦大太爺眼裡有誰?别說你們這把子的雜種王八羔子們!”
從這段話裡不難看出,焦大在這些下人面前,沒少擺自己的老資格。
可這樣一來,他的麻煩也就來了。
畢竟鶴立雞群,鶴是舒服了,放眼四周,沒一個比得上自己的。可雞卻不願意了,老感覺被壓着一頭不說,關鍵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鶴身上,自己就沒有出頭之日了。
怎麼辦呢?
辦法當然有的是。最有效的,就是暗地裡各種下眼藥、使絆子,一直到讓大家都覺得,鶴不但沒什麼,相反還挺礙眼的。
焦大這時候的處境,不就是這樣嗎?
接下來,更是在喝醉酒和氣不過的情況下,連主子的全家都給罵了。這一下,就算他再“鶴立雞群”,也不可能再容得下他了。
這就是小人物間的底層内卷。
心機不可謂不深,手段不可謂不毒。
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裡,為什麼一直強調中庸?有時候,為了符合中庸之道,甚至不惜讓自己顯得很平庸。
原因就在這裡。
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這不隻是自然現象,更是世道人心。即便是底層小人物之間,也一樣不能幸免,可能還更加不擇手段。
是以,人生在世,不可不慎。
還沒認真讀過《紅樓夢》的朋友,尤其是這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不妨買來一讀。
不要都太快,但要用心去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