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楼梦》里的焦大,为何混得那么惨?小人物间的争斗才叫不择手段

说起《红楼梦》里的焦大,估计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他醉酒时的那一句大骂:

“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到底什么是“爬灰”?他骂的究竟是谁?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先不聊。今天先来聊一聊焦大这个人。按理说,焦大在宁国府里,也算一个有资历的老人了,可为什么混得那么惨呢?

当然,这与他本身的性格,是脱不了关系的。

可这就是全部吗?实际上,这里面隐藏更深的,是底层小人物的心机和算计,以及相互间的勾心斗角和排挤挖坑。

用一句最时髦的话,就是底层内卷。

《红楼梦》里的焦大,为何混得那么惨?小人物间的争斗才叫不择手段

说起焦大这个人,可是跟着宁国公贾演,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过的。据贾珍的老婆尤氏介绍,当年在战场上,焦大硬是从死人堆里,把宁国公贾演给背了出来。

仅仅就这一份功劳,已足够焦大享用一生了。

可这并不算什么:

“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

这么忠心耿耿的一个人,又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宁国府当然不能亏待了。何况宁国府为什么如此位高权重?还不一样是因为给皇帝家立了大功。

照这么看来,焦大在宁国府的日子,应该很滋润才对。

然而事实上,还真不是这样。

有道是“人在人情在”,贾演活着的时候,对于焦大这个救命恩人,自然是另眼相待。可是在贾演死后,尤其是到了贾珍这一辈,焦大的日子不要说滋润,实际上就已经是墙倒众人推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下面这个情节就能看出来。

话说这一天,凤姐带着贾宝玉,在宁国府玩闹了一整天,期间还与秦钟一见如故。吃过晚饭后,眼见天黑了,尤氏便让外面:

“先派两个小子送了这秦相公家去。”

结果等到秦钟起身要走,尤氏一问,下面的人才说安排的是焦大。而且当时这个焦大,正喝得醉醺醺的,一听让自己黑灯瞎火去送秦钟,当时就骂了起来。

尤氏和秦氏一听,也马上异口同声地说:

“偏又派他作什么!放着这些小子们,那一个派不得?”

明明让派“两个小子”去送秦钟,怎么就变成了焦大,而且偏偏还是趁他喝醉酒的时候?尤氏和秦氏一句“偏又派他作什么”,说明类似的情况以前就有过,不是头一次了!

综上所述,再明显不过了,这就是有人从中使坏,故意给焦大上眼药。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红楼梦》里的焦大,为何混得那么惨?小人物间的争斗才叫不择手段

实际上,焦大只是个直肠子,但却不是个傻子。他内心里也很清楚,到底是谁在给自己使绊子。因此,他一开始骂的人,就是宁国府的大总管赖二。

值得一提的是,荣国府的大总管叫赖大。

你说巧不巧!

不说别的,光看这个名字,就不像是正经人。果然,焦大一开骂,就把事情的是非曲直,说了个清清楚楚:

“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像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

焦大的心里面,其实是很委屈的。

他不是倚老卖老不想干活,只是因为年纪大了,想捞点清闲的活儿干。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别说他为宁国府立过那么大功了,就光凭他上了些年纪,照顾照顾也是应该的。

可既然这样,像黑灯瞎火送人的事,为什么还让焦大去呢?

这就是下面的人在使坏了。

当然,反过来说焦大自己,也不是一点毛病没有。

比如,他在骂赖二时,就这样说:

“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把子的杂种王八羔子们!”

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焦大在这些下人面前,没少摆自己的老资格。

可这样一来,他的麻烦也就来了。

毕竟鹤立鸡群,鹤是舒服了,放眼四周,没一个比得上自己的。可鸡却不愿意了,老感觉被压着一头不说,关键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鹤身上,自己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怎么办呢?

办法当然有的是。最有效的,就是暗地里各种下眼药、使绊子,一直到让大家都觉得,鹤不但没什么,相反还挺碍眼的。

焦大这时候的处境,不就是这样吗?

接下来,更是在喝醉酒和气不过的情况下,连主子的全家都给骂了。这一下,就算他再“鹤立鸡群”,也不可能再容得下他了。

这就是小人物间的底层内卷。

心机不可谓不深,手段不可谓不毒。

《红楼梦》里的焦大,为何混得那么惨?小人物间的争斗才叫不择手段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为什么一直强调中庸?有时候,为了符合中庸之道,甚至不惜让自己显得很平庸。

原因就在这里。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这不只是自然现象,更是世道人心。即便是底层小人物之间,也一样不能幸免,可能还更加不择手段。

所以,人生在世,不可不慎。

还没认真读过《红楼梦》的朋友,尤其是这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不妨买来一读。

不要都太快,但要用心去琢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