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想看清一件複雜事情背後的邏輯,要先找出誰才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電視劇《心居》播放到目前為止,各主要角色幾乎都被罵得很慘,幾乎隻有公公顧士宏受到了普遍贊譽,彈幕普遍誇他是個拎得清的好公公。

今天,咱就來試着分析一下,在一片雞飛狗跳中獨善其身的好公公,背後到底藏着什麼樣的人性。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一、公公扛起養老任務,轉嫁到兒媳身上

1、老二家承擔奶奶的養老任務

顧家奶奶生有兩兒一女,大伯父伯母當年下鄉了,回到上海這座城市發生了巨大變化,還是靠妹妹的接濟,他們才得以在上海安家。

姑姑當了公職人員,嫁人離開了娘家。

公公是教師,工作穩定,又早年喪妻,奶奶自然長期跟他一起過日子。

大伯母回到上海安定下來之後,并沒有改變這種相處模式,奶奶的養老任務依然由公公獨自承擔。以此可推測,大機率他們住的這套老屋,是奶奶的房子,老二一家人長住,是以三家人都預設了由老二養老。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2、顧磊成家之前,公公全包家務

從老屋各方面的現狀可以看出,女兒顧清俞自力更生,早早成才,自己一個人住尚且雇了個保姆打理一切家務,在老家又從來是坐等吃喝,顯然不是會做家務的人。

而兒子顧磊,是被全方位預設的廢物,奶奶、父親、姐姐全部預設他在家躺平等吃等喝。

而從公公買菜、買早點、系圍裙打下手等細節可以看出,在奶奶老了之後、馮曉琴到來之前,是公公承擔起了所有家務。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3、顧磊成家後,馮曉琴接過了公公的擔子

馮曉琴的學曆不過高中,來到人才濟濟的上海,想要憑本事快速在這裡安家,簡直是癡人說夢。是以她走了捷徑,千方百計纏上自身條件墊底的顧磊,通過懷孕嫁人的方式,實作了階層躍升。

因為也沒有其他本事,她便順從地辭了職,擔起照顧一家老小的任務。她越想得到認可,就對一家老小越盡心盡力,8年如一日把上上下下照顧得妥妥貼貼:公公眼鏡剛壞還沒吱聲,她就給修好了;奶奶每天吃的藥她給分得清清楚楚;老公的一切身外之物,如手表、衣物、公文包等都是她張羅的……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8年時間,馮曉琴起早貪黑事無巨細一手包辦,幾乎把全家人都慣成了生活巨嬰,以緻于她突然離家出走,家裡瞬間亂作一團,顧磊送孩子上學連小區門口都沒出,就能把大拇指摔成了骨折。

無論馮曉琴背後有什麼心思,客觀事實上,馮曉琴就是把原本落在公公身上的家務活全部攬了過來,解放了公公,并且比公公做得更加仔細周到。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綜合上述幾點,馮曉琴來到顧家,奶奶、姐姐、顧磊生活照舊,真正發生巨變的,是公公。他從一個為家裡上下操勞的圍裙男人,變成了看報等吃喝的清閑散人。老母親養老、自身養老、繼續照顧廢物而已……這些重擔通通轉嫁到了馮曉琴身上,是以,從家庭生活角度來看,公公才是馮曉琴和顧磊婚姻的最大受益者。

二、奶奶喜歡聚會,公公享受贊譽

公公極好名聲,這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

小區業委會是吃力不讨好的活,為管理小區車輛都鬧得上新聞了,顧清俞讓他辭了别幹,他不肯,他喜歡這種為小區出力、獲得小區業主認可的成就感。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顧磊出事後,馮曉琴要打官司起訴樓下在公共區域放玻璃的鄰居,公公當場反對,并把忙于工作的顧清俞叫回來。顧清俞跟馮曉琴說:“我爸爸是個很傳統的人,可能在你看來,面子、名聲,這些事情都不重要,但他覺得重要。”公公希望通過女兒來阻攔兒媳婦打官司,以免傷了鄰裡和氣,損了他的面子、名聲。

在家庭聚會日,公公買了菜和早點,接在小區跳完廣場舞的奶奶回家,鄰居一看就知道他們家又要聚會了,公公眉開眼笑,稱“老娘喜歡”。鄰居對他豎起了大拇指,大贊他是“大孝子”。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雷打不動兩周一次大家庭聚會,是以奶奶喜歡為名舉辦的,實際的名聲卻落在了公公身上。畢竟,聚餐聚會嘈雜又費時費事,誰家做子女的,能如此高頻率且如此穩定地成全老人家盼團圓的心思呢?放眼整個小區,大概也隻有他這個“大孝子”做得到。

然而,公公獲得的所有贊譽,實際擔事的都落到了馮曉琴身上。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打官司是馮曉琴強硬堅持且和大姑子撕破臉才沒妥協;公公上有難伺候的老人、下有不成器的兒子、再往下還有剛上國小的孫子,若不是馮曉琴大包大攬,他豈能當甩手掌櫃安心去為小區各種雜事奔忙;随着公公年紀大了,其他所有人又從來岀嘴不出力地等吃等喝,如果不是馮曉琴裡裡外外任勞任怨,這種家庭聚會也沒法常年持續2周舉行一次。

可以說,公公最看重的孝心、面子、名聲,通通有賴馮曉琴成全。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三、自己當好人,借女兒敲打兒媳

一邊是依賴着兒媳婦,一邊又想壓着兒媳婦,好面子的公公又不肯自己當壞人,怎麼辦呢?他慣用的招數,就是讓女兒來當壞人,借女兒孝順長輩和護短的心理,時刻敲打馮曉琴。

1、家裡但凡有點破事,就把女兒喊回家

總喊女兒回家,一方面是她有能力,讓她回來主持家務,一方面是她有出息,時常拉回來遛遛,能在鄰居圈裡給他長面兒。

是以在公公的邀請下,這個已經出去獨住的大姑子,總是三天兩頭出現在老屋,參與着家裡大大小小各種事情。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2、兒子兒媳吵架,讓女兒擺平

顧磊和馮曉琴結婚八年,每年都要因财會考試大吵兩次,平時更是三天兩頭小吵。本來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都不是什麼大事。但每次夫妻倆一吵,馮曉琴鬧着要走,公公就比誰都急,他一急就找女兒回來當“救兵”。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其實好幾次都可以看出,顧清俞并不是時刻閑着且熱衷于管他們的事情。馮曉琴要打官司,她是臨時請2小時的假趕回來的,家裡忙完了還得匆匆回到工作崗位;夫妻倆吵架當晚,公公就給女兒發了短信,顧清俞得了重感冒,并不想理,第二天才一推再推姗姗來遲。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可是公公早依賴慣了女兒為家裡擺平所有事,不管是給兒子找工作,還是姐姐夫妻倆沖突,可以說長期以來,是公公利用女兒護短的心理,強行拉着她介入人家的情感生活。

3、事發之前,從不主持公道

其實每次顧清俞回來,對顧磊說了什麼,公公都在旁。有些話或許傻顧磊聽不懂,但公公卻是門清的。

作為生活的長者,他本就知道過日子沒法算計得那麼清楚,女兒說的那些話雖然在理,但落在兒媳婦耳朵裡,會是多麼難堪。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但在顧磊發生意外之前,公公從未阻攔,因為他對兒媳婦也有看不順眼之處,但他有賴于人家,得當好人。是以一再組織三人在家裡開小會,由着女兒把話說得直白,似乎有意無意地要讓兒媳婦聽到女兒的話,好收斂收斂。

直到大事發生,兒媳盛怒,兒子沒了,他終于直面這種模式的問題。隻是他白發人送黑發人,他是這個事件裡最受傷的人,仗着悲傷,他由着衆人責怪馮曉琴,讓馮曉琴當了衆怒的焦點。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當在馮曉琴有意無意為自己反抗和宣洩時,他又記起馮曉琴在這個家的重要性,再次站到現實利益角度出發,認同兒媳婦,怪起了女兒,把兒子的意外怪在顧清俞理性分析上,卻不曾真正檢討,那天女兒進門之前夫妻倆就已經和好,如果不是他催着女兒回來,後面的事兒壓根不會發生。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結語:

一段無法調和的姑媳關系,表面上看,是夾在中間的顧磊軟弱無能,但事實上,總把她們扯在一起的,卻是公公。

是公公預設了有出息的女兒當“扶弟魔”,也預設了女兒在小會裡總是高高在上地說大實話。他享受這種自己當好人、女兒和兒媳婦暗地裡互掐、但表面上平和融洽的家庭平衡關系。

心居:雞飛狗跳的姑媳關系背後,藏着個好公公,他才是最大受益者

在這種平衡裡,最大的受益者從來不是三天兩頭挨媳婦罵的顧磊,也不是明明自己有好人生卻被扯着管别人夫妻污糟事的顧清俞,更不是日複一日當牛做馬卻被當外人處處防備的馮曉琴。最大的受益者,從來都是他這個當公公的,卸下了肩上所有的擔子,當個連彈幕都一邊倒誇贊的拎得清的大孝子、好父親、好公公、好爺爺。

這才是《心居》這個複雜家庭關系背後,隐藏得最深的人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