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讓你媳婦交出婚前财産,是為你好”:自私,會讓你的人設崩塌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我讓你媳婦交出婚前财産,是為你好”:自私,會讓你的人設崩塌

卡夫卡《審判》:“努力想得到什麼東西,其實隻要沉着鎮靜、實事求是,就可以輕易地、神不知鬼不覺地達到目的。”

人心浮躁,或者認知有限,會使得有些人總想着走捷徑、抄近道,想要得到某個東西,一刻都不能等,否則就會心煩意亂。

這種沉不住氣的人,往往會不擇手段,一心隻想着盡快得到,不考慮自己所采用的方式是否合理,是否會傷害别人,是否會造成不良後果。

事實上,這樣的人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得到的東西遠沒有蒙受的損失多,因為他們的行為總是會弄巧成拙,總是會因為眼前利益而損害長遠利益。

婚姻世界中不乏這樣的問題,有的人隻想通過結婚大撈一筆,有的婆婆隻想趁着兒子結婚算計兒媳,這些行為都會損害他們的長遠利益。如果沒有及時認清自己的錯誤并做出改變,極有可能讓自己因為一次算計而一敗塗地。

下面這位婆婆從兒子的婚姻中吸取的教訓,就跟上面提到的那種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是怎麼回事。

“我讓你媳婦交出婚前财産,是為你好”:自私,會讓你的人設崩塌

東林老師,您好:

每個人都是一個發展中的人,沒有人敢說自己發展到了完美的地步,活着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

曾經我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差點毀了兒子的婚姻。現在回想起來,多虧了我的兒子兒媳深明大義,及時指出了我的問題。

第一次做婆婆,我很緊張,因為這是一個陌生的身份,我怕自己扮演不好這個角色。于是就去找已經做了婆婆的人商量,想知道我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好婆婆。

或許是因為我問錯了人,也或許是因為我誤會了别人的意思,最終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我應該給兒媳一個下馬威,應該制造一些制約她的因素,等到我能确定她是好妻子和好兒媳了,我再對她好。”

我自作聰明,在兒子兒媳即将結婚的時候,對兒媳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你嫁到婆家之前,必須先上交婚前财産!”

在此之前,我私下裡對着鏡子排練過,自己很滿意,覺得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肯定可以高兒媳一頭,讓她臣服于我,然後我就可以繼續執行下一步計劃了。

可當我實地說出口時,兒媳的回答直接打亂了我的節奏:“你想錢想瘋了吧?”

不光是她,我兒子也這樣說我:“好端端的,為什麼突然問我媳婦要錢?是不是有人慫恿你這樣做?”

我很緊張,因為他的話接近真相。為了掩蓋真相,我狡辯說:“我讓你媳婦交出婚前财産,是為你好!”

接着,我就成了他們兩口子的批鬥對象,主要是我兒子在說,兒媳隻是偶爾幫腔:“你隻要真的為我好,你的手就别伸那麼長。你問她要錢,等于是打我的臉,因為她會對我失望。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她一氣之下不嫁了,我怎麼辦?你能承擔這個後果嗎?你如果缺錢花,可以明說,我們會毫不猶豫給你錢。但如果你不缺錢,我勸你還是安分一點,做一個安靜一點的好婆婆,勝過做一個貪心不足的惡婆婆。”

我當時既感覺挫敗,又感覺輕松。

感覺挫敗是因為我的計劃失敗了,而且被否定了。

感覺輕松,是因為他們給我指明了方向,不需要我盲目摸索了。

說實話,雖然我按他們的要求做了,但心裡多少還有點放不下,我擔心他們給我指定的路會出錯。

而事實證明,他們比我要清醒,對婚姻的認知比我要深刻。我順着他們的意思去做,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此時再回想我曾經的計劃,就顯得很愚蠢了。好在我沒有執迷不悟,否則我可能會一敗塗地。

“我讓你媳婦交出婚前财産,是為你好”:自私,會讓你的人設崩塌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婚姻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好壞之分。想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應該讓自己的人設和實際行動相符。

如果你想做一個好婆婆,你需要提前打造好自己的人設。提前打造人設,不等于随随便便打造人設,你需要考慮很多問題,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見,尤其需要征求兒子和兒媳的意見,因為“婆婆”這個角色是針對他們二人的。

而如果你不花這些心思,隻是幻想成為好婆婆,隻是用自己認為正确的标準打造人設,隻是征求了外人的意見,沒有征求兒子和兒媳的意見,你就會犯“自作聰明”和“自以為是”的錯誤。你的自私,會讓你的人設崩塌。

上面那位婆婆犯的就是這種錯誤,雖然她的出發點是好的,雖然她的自私是為兒子着想,但因為是自作主張,而且沒有考慮到兒媳的感受,沒有結合“婆媳關系的雙邊性”去考慮問題,直接提出了無理要求,當然會導緻自己的人設崩塌。

哪怕做一個真實的惡婆婆,也比做一個虛僞的好婆婆要好,因為虛僞被拆穿的時候,你會很尴尬,鬧出的沖突可能沒那麼容易收場。

當然,能做一個好婆婆,就盡量做一個好婆婆。做好婆婆不僅僅對兒子和兒媳有好處,對你自己也有好處。你不僅可以用善待晚輩的方式兌換晚輩對自己的善待,同時,你還會赢得身邊人的認可,得到一個好名聲,将來成為孫子輩眼中的好榜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