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來越多男人被“剩下”,90、00後婚戀觀:不婚不育保平安

越來越多男人被“剩下”,90、00後婚戀觀:不婚不育保平安

在這個随處都能聽見抱怨婚姻的時代,很多人都選擇從源頭截除之後會遇到的問題:不婚不育。

這也是很多新時代女性的想法,當然其中也不可避免部分人出于調侃。但其實過得好、保平安并不是避免一場戀愛或是婚姻,就可以直接幸免的。

就像蕭伯納說的:想結婚的就結婚,想單身的就單身,反正到最後你們都會後悔。因為體驗過,是以才會發現不美好,也因未曾走過,才覺得另一條路會更順暢。

結不結婚都隻是選擇而已

結婚并非是人生的必需項,它不過是一道選擇題,隻不過古往今來,大多數人都把婚姻當作人生必須打勾的選擇。

其中當然會有很多原因:父母、社會眼光、愛情、傳宗接代、抵禦風險等等。

而這些也是極大一部分人不能抛棄婚姻的原因。

但結不結婚也隻是選擇而已,隻不過,這個選擇後續帶來的影響過于強大。當一個好妻子,好媽媽,就必然需要失去部分“自由”,甚至逐漸失去“自我”。

而在選擇不結婚的時候,你所需要承受可能是不能接受此決定的父母,以及到了一定年紀的老無所依。

越來越多男人被“剩下”,90、00後婚戀觀:不婚不育保平安

很久之前看到過一個文章,女兒問父親:我不結婚可以嗎?而父親隻說了一句話:如果你看到外面的萬家燈火,鄰居家的飯香四溢,一家人飯後一起牽手散步,你能忍住不哭就可以,我不希望你孤獨,但我更希望你幸福快樂。

不論是結不結婚,其實身後背負的都有很多。婚姻你背負的是家庭,單身你背負的是“孤獨”.

自然,如果你享受這樣的孤獨,倒也不必接受“世俗”,畢竟不好的婚姻,不孤獨卻勝似孤獨。

但不管作出何選擇,都不要抱有:“想結婚,卻又隻想享受婚姻的美好;想單身,卻又想身邊一直有個知冷知熱的人。”這樣兩全其美的想法。

越來越多男人被“剩下”,90、00後婚戀觀:不婚不育保平安

沒有人可以架着你走進民政局,除非你自我妥協。也沒有人逼着你單身,除非自己不想找。這不是二選一,不要聽從别人的想法,我們要對自己的人生以及選擇負責。

一輛車不能一次性開兩條道,人生本就是在不同的路上披荊斬棘,沒有誰是一帆風順的。如果已經處在婚姻或是不婚的局中,那就把自己選擇的路走好。

保持清醒的頭腦,選擇自己能承擔的,承擔自己所選擇的。

婚姻有風險,入“城”需謹慎

其實比起不婚所帶來的風險,婚姻的風險可能更為不可控。站在男性的角度,很少的人能知道為妻難。

男人想要什麼樣的妻子呢?既要貌美如花又要勤儉持家、既要上得廳堂又要下得廚房;既要經濟獨立又要溫柔可人。

秉持着這樣想法的男性,不如想想自己是否做到了在外是強者,在家是“英雄”。更多的恐怕是,在外“慫人”,在家卻耀武揚威。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有本事的男人,在外是強者;沒本事的男人,在家是強者。

步入婚姻,從女友變成了妻子,離開娘家來到夫家,如果有了兒子也大多被冠上夫姓。

而那些嫁得遠的,還需要重新适應生活環境和習慣。

這一選擇之後的蝴蝶效應可能就是,婆媳沖突、夫妻沖突、成為家庭主婦後自我價值感的降低、為了家庭不再精緻、有了孩子之後失去“自由”……

越來越多男人被“剩下”,90、00後婚戀觀:不婚不育保平安

小君在結婚直至蜜月期的時候都一直以為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但等到真正生了之後,才發現這是自己一個人的事。

有了孩子之後,她不得不辭去工作,歸于家庭。孩子醒,她醒着,孩子睡着了,她也醒着。

丈夫起初也會幫幫忙,但孩子鬧得次數太多,久而久之就開始厭煩,撒手不管。

有一年過年,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但沒多久,孩子就開始哭鬧。小君連忙跑到孩子旁邊。

一個親戚聽到了轉頭對她丈夫說:孩子哭了,你不去哄哄。本以為丈夫會過來幫忙的小君卻聽見丈夫說:他媽在,不用管,我們繼續。

那一刻小君突然發現,即便嫁給了愛情,過得可能依舊是搭夥的餘生。

越來越多男人被“剩下”,90、00後婚戀觀:不婚不育保平安

人也許能堅強地抵抗外界的打擊,但對于核心内部的打擊卻顯得那麼束手無策,因為太過相信和依賴,才給别人輕易就能傷害自己的可能。

記住,婚姻能幫你承擔風險的同時,也随之帶來了其他的風險。不要因為愛,不去權衡婚姻的利弊。相信别人永遠愛自己,不如相信自己。

做自己的擺渡人

結婚和不婚帶來的挑戰雖說明面上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家庭幸福,一個是自我幸福,但這兩者本質并沒有什麼差別——幸福。

輕易的兩個詞,卻是一生最難實作的。因為負面情緒有時比正面情緒帶給人更為長期的感受,開心太容易被不開心掩蓋。

有人會因為一點不順心,難過一整天,卻很少有人會因為一點順心,開心一整天。

就像人太容易把幸運縮小,把“黴運”放大。而這些人有這樣一個特點,容易被情緒牽動。在感情裡,這個是最不“吃香”的。

越來越多男人被“剩下”,90、00後婚戀觀:不婚不育保平安

曾經有位作家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并不期待人生可以一直過得很順利,但我希望碰到人生難關的時候,自己可以是它的對手。”

把牽動情緒的這根線握在自己手裡,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比如,結婚時,不管對方到底有多愛你,如果不想有太直接的婆媳關系,那麼婚前就應該提出分居;不想因為婚姻因外界因素産生不必要的麻煩,那麼就在婚前提前和對方拟訂婚前協定。

又如持有不婚主義的你,需要有足夠的金錢和實力,在未來自己給自己“養老”,甚至做好,父母不在後,沒人“扶持”的心理準備。

誰都不是先知,不可能預測未來。不知道在未來的某一天,躺在病床上的你,看着旁邊家人簇擁照顧的旁人時,會不會産生重來一次的想法。

越來越多男人被“剩下”,90、00後婚戀觀:不婚不育保平安

不論你的選擇是什麼,都要學會給自己鋪路。被愛遮蓋後放棄的利益,也許會在之後的某一天裡,對你造成很大的影響。而那時候隻能悔之晚矣。

在任何的選擇和關系裡,在不對别人作出什麼實質性傷害的前提下,自私一點是對未來最好的保障。

想掌舵自己的人生,就不能隻做指揮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