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人熱愛農村生活,女人熱衷城裡買房,男女差別為啥這麼大

男人熱愛農村生活,女人熱衷城裡買房,男女差別為啥這麼大

題:男人熱愛農村生活,女人熱衷城裡買房,男女差別為啥這麼大?

文/姜子說書

中國這幾年有一句流行語,是這樣說的:“男人努力賺錢買房,是為了有底氣結婚;女人努力賺錢買房,是為了有底氣不結婚”。

都說中國的房價,不是各地的炒房團炒起來的,而是全國的丈母娘炒起來的,隻有男人城裡沒房,勢利眼的丈母娘就會棒打鴛鴦,不許女兒結婚。

與女方相反,男方對城裡買房這件事絲毫沒有執念,農村出生的男人,普遍都覺得農村的空氣好,生活沒有壓力,花幾年時間蓋一棟房子,自家再種點菜,就是一年到頭賴在家裡不賺錢,也餓不死,天天都是養老生活。

男人熱愛農村生活,女人熱衷城裡買房,男女差別為啥這麼大

為啥男女雙方在這件事上差別會這麼大呢?為啥女性普遍喜歡住在城裡,男性普遍喜歡住在農村,跟父母兄弟姐妹同住呢?

大部分男人覺得,那是因為現在的女人都太物質、太敗金、太虛榮,不像他們男人那樣淳樸善良,重感情。

事實上,中國的婚姻狀态,大體上來說,還停留在守舊的傳統婚姻的層面,婚姻裡的男女雙方所處的境遇是完全不對等的。

舉個例子,沒有一個男人,能容忍一個女人當“扶弟魔”,但是,男人個個都是貨真價實的“扶弟魔”!

所謂的“扶弟魔”,指的是婚姻中的女人沒有小家觀念,把自己的父母和弟弟放在第一位,總是出錢出力去貼補娘家,最後貼吧到弟弟身上,對于這樣的女人,現在的男人幾乎都是咬牙切齒、深惡痛絕的。

男人熱愛農村生活,女人熱衷城裡買房,男女差別為啥這麼大

然而,傳統婚嫁本質上确實女人嫁入婆家,而非男女雙方組成小家庭,在大部分的中國男人心裡,他們的父母都是排在第一位的,甚至于他們結婚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孝順父母,他們的兄弟姐妹及各種相關親戚則是排在第二位的,妻子絕對是墊底的那位。

在農村地區,即便是一個衆人眼中的好丈夫,對妻子一心一意,從不沾花惹草,在自己父母及兄弟姐妹等人的利益與妻子産生沖突的時候,男人一定都是本能地犧牲妻子,維護他們家裡人的利益。

對此,男人們個個都理直氣壯,覺得百善孝為先,這不都是應該的嗎?女人若像他們那樣想,他們一定會跳腳,覺得女人那是胳膊肘往外拐,自己又不是上門女婿。

原生态家庭團得太緊,不分内外,是大部分男人的通病,大部分農村地區乃至于小鎮地區,夫妻一起出錢出力的自蓋房,土地證在公公名下,都是習以為常的事情,甚至于男人把自己的房子、車子歸到兄弟姐妹名下,或者送給兄弟姐妹用,他們都覺得再正常不過。

男人熱愛農村生活,女人熱衷城裡買房,男女差別為啥這麼大

以上種種,才是大多數女人排斥農村生活,渴望城裡買房的真正原因,女人真正渴望的不過是能夠獨立做主的小天地,而不是被男人七大姑八大姨包圍着,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生活。

女人不願意住在農村,和男人家有沒有錢、能不能吃苦,真的關系不大。事實上,從古至今,中國女人吃苦耐勞的能力,都是男人的百倍,怕窮的女人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男人作為既得利益者,自然覺得農村擠在一起的氛圍是“互相照料”、“母慈子孝”,男人的父母及兄弟姐妹,永遠會習慣性地替男人剝削女人,男人也自然會習慣性地替自己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壓榨自己的女人,以孝之名即可,永遠沒有人會考慮女人的利益。

男人熱愛農村生活,女人熱衷城裡買房,男女差別為啥這麼大

甚至于能夠替女兒打算,不惜當惡人的丈母娘,在農村都是極少數,大部分傳統的丈母娘,都是向着男人說話,不擇手段威逼利誘,積極把女兒按倒在地,任由婆家人拳打腳踢,以求能夠換來男方家能夠在她兒子結婚的時候有所幫襯。你看,這就是農村非獨女的命運。

姜子以為,傳統婚姻,是男權社會把女人培養成附庸的絕妙工具,不許女人抛頭露面獲得獨自生存能力是其輔助措施。是以,傳統教育總是惡毒地教導女孩子們如何當牛做馬,伺候好家裡的男人們、大人們。

就比如《雙面膠》裡面的男人,唯有麗娟爸爸那樣的小市民,有可能成為一個善待妻子的好男人,樂意把自己的妻子,寵成一輩子的小公主,換取雙赢的婚姻。

男人熱愛農村生活,女人熱衷城裡買房,男女差別為啥這麼大

無論是《都挺好》裡的蘇大強,還是《雙面膠》裡麗娟她公公那樣的小地方式傳統村夫,必然會是婚姻裡女性的悲劇。

既然男女雙方的沖突如此激烈,未來會如何呢?姜子認為,婚姻不會消亡,隻是依附在傳統婚姻上的寄生蟲們正在被淘汰。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雙面膠》、《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