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越特斯拉!新能源汽車新勢力零跑汽車為了沖刺IPO放了大衛星

超越特斯拉!新能源汽車新勢力零跑汽車為了沖刺IPO放了大衛星

“蔚小理”上市之後,第四個造車新勢力IPO終于來了。

近日,零跑向港交所送出了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花旗、摩根大通、建銀國際。

零跑作為第二梯隊IPO的首發成員,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三家車企要上市的消息早已傳了很久,沒想到最先申請上市的不是銷量靠前的哪吒或威馬。

定位中高端,卻靠低端價格走量

據零跑招股書顯示,2021年零跑售出電動汽車約4.39萬輛,按銷量計,零跑在全球純電動汽車公司中位居第五,在中國純電動汽車公司中位居第四。

這樣看上去,零跑确實是行業的領先企業。實際上,這撇除了理想這種增程式汽車車企。

按去年的傳遞情況,在國内新勢力的排行中,零跑也隻能排在第六名。相比小鵬、蔚來等近10萬的銷量,零跑的4萬輛似乎不足以稱道。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去年的銷量以T03車型為主,共傳遞39149輛,基本撐起了全年銷量。

T03 是零跑2020年5月開始傳遞的智能出電動微型車,補貼後的價格在6.9萬-8.5萬,靠低端市場走量。

這輛車長這樣:

超越特斯拉!新能源汽車新勢力零跑汽車為了沖刺IPO放了大衛星

可實際上,零跑的定位,是聚焦于價格介于人民币15萬元至30萬元的中國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車市場。

此外,另一款主要車型中型SUV C11,補貼後價格在15.9-19.9萬元。截至去年,訂單總數在2.25萬輛,傳遞不到4000輛。由于價格低于同級産品,零跑C11還被稱為“價格屠夫”。

在中高端市場的競争上,零跑目前似乎還沒有充足的經驗。

研發投入低,人數少

賣車還不是很擅長的情況下,零跑就沒有什麼亮點了嗎?

有。零跑是唯一一家布局“全域自研”的車企,目前市場上的造車新勢力主要都是做“全棧自研”。

所謂“全域自研”,就是什麼都要自己做,硬體結構從電阻開始打造,軟體從代碼開始寫起;而“全棧自研”,則是硬體更多依靠第三方,主要做應用和算法。

零跑選擇全域自研,或許跟其創始人朱江明有關。

朱江明是位技術大拿,由他創始的大華股份,已經是安防監控行業領域全球第二的企業。

有報道稱,零跑汽車的前身是大華汽車電子新業務部,甚至有說法是零跑汽車很多技術成員和管理人員都有IT的技術就職經曆。

看似擁有技術優勢,但選擇從零開始,無疑增加了零跑的研發成本和造車難度。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零跑的研發費用分别是3.58億元、2.89億元、7.40億元,3年累計研發投入為13.87億元。

超越特斯拉!新能源汽車新勢力零跑汽車為了沖刺IPO放了大衛星

但對比第一梯隊的三家車企,零跑的研發投入遠低于同行。僅2021年前三個季度,小鵬、理想、蔚來的研發投入分别達到了26.63億元、20.57億元、20.73億元。

同期,零跑的營收為1.17億元、6.15億元、30.59億元。研發投入分别占總收益的306.4%、45.8%及23.6%,也有縮小的趨勢。

不僅如此,在研發人數上,零跑也不及“蔚小理”。

截至去年末,零跑研發人員人數為1082名,占全職人員的33.9%。

同比第一梯隊,截至去年底,理想汽車研發人數達到5000以上,占比總體員工規模近50%。理想汽車研發人員也有為4809人。

而小鵬截至去年中期,研發人員已達到3091人,占總員工的39%。

在諸多地方不及它們的同時,零跑卻和它們一樣在虧損。

2019-2021年,零跑經營虧損分别為9.01億元、11億元、28.46億元,預期2022年将繼續産生淨虧損。

對追求全域自研的零跑來說,造車不是一般的燒錢。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零跑已完成7輪融資,披露的融資共計120.6億元。去年還完成了兩次40億元以上的融資。

超越特斯拉!新能源汽車新勢力零跑汽車為了沖刺IPO放了大衛星

來源:天眼查APP

但據招股書顯示,截至去年底,零跑還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3億元,照每年28億元的燒法,它連兩年都堅持不了。

2025年實作年銷售80萬輛

不過,對于零跑的銷量,朱江明卻很自信,甚至放了個“大衛星”:

即“零跑2.0時代戰略”,在2025年實作年銷售80萬輛。為實作這個大目标,零跑計劃在2025年底前推出8款車型,覆寫35萬元以内的價格區間,并在2022年進軍海外市場。同時,在智能化領域,三年内超越特斯拉。

80萬輛是什麼概念?

不補貼的話,按10萬元一輛計算,年銷80萬輛将達到800億元的收入。到時,零跑将統攬整個市場。

前面提到,小鵬去年的銷量才近10萬,80萬該是多麼大一個體量。

這個衛星,可以說僅次于許家印,畢竟許老闆的計劃是到2025年産銷100萬輛、2035年産銷500萬輛。但,比起蔚來承諾給合肥的數量,還是要高出不少。

據中汽協預測,至2025年,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零跑要想在2025年赢得13%的市占率,在現在競争如此激烈的環境中,無疑是非常艱難的。

朱江明作為一個無線電專業的工可男,竟造出了這麼大一個衛星。而上一個這麼想的許老闆,他的中國恒大、恒大汽車、恒大物業都已經停牌了。

如今,在今年前兩個月,零跑的傳遞量在國内造車新勢力中都排名第五。1月,零跑傳遞8085輛,創下曆史新高。2月,其傳遞量卻僅有3435輛。

雖然說是受到春節假期影響,各大車企傳遞量環比下滑很多,但零跑二月的傳遞量僅是第四名的一半。哪怕是一月份,也相差了近1600輛。

之前,零跑、威馬、愛馳都發出過登陸科創闆的信号。

不過由于監管原因,最終均未能上市,是以轉向了港股市場。

這次,零跑率先沖擊港交所,若不成功,朱老闆放的這個“大衛星”,又該怎麼圓呢?

END

作者丨FFH

僅供參考,以上轉載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公衆号的觀點立場。

提醒大家在關注後要将我們設為星标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