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如今網絡上有些人對于二、三十萬的入門級豪華車不屑一顧,認為它們根本不配被稱作豪華車,但現實中大部分人在第一次買車的時候,預算都隻有十萬塊左右,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年底手頭有了一些積蓄,和老婆商量打算買一台代步車,不要求有多麼進階,省油省心就行,一開始想買合資車,看好大衆寶來,但是在經過一番對比之後,最終我選擇了長安逸動PLUS,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選車經曆!

我的預算是落地12萬以内,老婆比較喜歡大衆,是以就把寶來當成了首選目标。在看到實車之後,我發現這台車的确是挺漂亮的,大衆的設計一直都很符合國人審美,外觀線條硬朗,内飾看着有進階感,如果是對車不怎麼了解的人可能會以為是一台十五六萬的車。不過在試完之後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是我的預算隻夠買到1.5L的版本,動力不怎麼強,其次自動擋低配車型配置太寒酸,連倒車影像、電動天窗都沒有。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關于配置低這一點其實還能夠忍受,有些配置可以後期加裝,但是動力卻是改變不了的,如果是1.4T+7DCT的那套組合就好了,可惜實在超預算,沒辦法隻好和老婆商量看看别的車型,至于日系車我壓根就沒考慮,軒逸和卡羅拉賣得雖然好,但是在我看來不怎麼适合年輕人開,是以就打算看看國産車。這個價位裡的國産車可選擇性還是挺多的,像吉利帝豪、長安逸動、榮威i5、比亞迪秦Pro、傳祺影豹等等,銷量也都不錯。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在看了一圈之後,我和老婆一緻認為長安逸動PLUS最符合我們的需求,首先是外觀漂亮,大嘴前臉搭配全黑中網看着很霸氣,整台車看着也比較有運動感,風格很适合年輕人。内飾采用雙聯屏設計,全液晶儀表盤和中控屏的大小都是10.25英寸,看着很有科技感,藍灰相間的座椅配色也顯得非常時尚,而且車内使用了不少軟性材料,相比之下大衆寶來的内飾都是以硬塑膠居多,國産車明顯更厚道一些。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關于配置,我看好的是頂配車型,像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刹車、倒車雷達、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适應巡航這些駕駛輔助功能都有,并且還有全景天窗、感應後備箱、無鑰匙啟動、無鑰匙進入、遠端啟動、真皮多功能方向盤、主駕駛座椅電動調節、全車車窗一鍵升降、後視鏡加熱、自動空調以及後座出風口,車機支援原廠手機互聯、衛星導航、車聯網和OTA更新,平時使用起來也是足夠友善的。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在空間上,逸動PLUS的軸距是2700mm,空間在主流A級家轎當中屬于中等偏上的水準,我本人身高1米75,把駕駛位調整到合适的位置,去到後排腿部空間兩拳,老婆坐進去就更寬敞了,另外這台車的後備廂也很規整,裡面特别深,座椅還支援比例放倒,偶爾拉一些大件也是沒問題的。其實我對空間的要求不是很高,畢竟大部分時間都是兩個人用車,但空間大一些心裡還是比較舒服的。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動力方面,逸動PLUS搭載的是1.4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160匹,比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在試駕的時候我特意深踩了幾次油門,感覺這台車的提速還是比較快的,而且換擋沒有明顯的頓挫感,方向盤也很靈活,開起來得心應手,至于油耗嘛,試駕車上表顯的綜合油耗是7.8L/百公裡,但如果是自己開的話相信這個油耗還能更低一些,因為很多人試駕的時候都會狠踩油門,油耗肯定略微高一些。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以上都是逸動PLUS的優點,下面來說說兩點讓我不是特别滿意的地方,一是覺得開起來之後胎噪有些明顯,整體的隔音水準還有待提高,二是懸架對于震動的過濾還不夠徹底,尤其是遇到減速帶的時候,能感覺到明顯的颠簸,這或許也是與這台車的運動風格設定有關,不過想想一台十萬左右的車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便是合資車也有缺點,國産車能做到這樣已經相當不錯了,于是和老婆商量了一下就訂車了。

試完大衆寶來,再試長安逸動PLUS,感歎合資、國産差别真不小

以上就是我的選車經曆,總的來說在開完了大衆寶來之後再開長安逸動PLUS,感覺差别還是挺大的,寶來的品牌好一些,後期保值率也更高,但相同價格下配置、用料、動力都不如逸動PLUS,現在國産車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技術、品質都很過關了,是以對品質不怎麼擔心,至于保值率,我覺得這台車可能開個五六年之後才會考慮換車,不差那點保值率,自己用着舒服才最重要,您說是不是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