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守住一抹墨香 雕出時代新記憶

在京郊有這樣一個小廠,他樸實無華,卻默默無聞地守護着中華文明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雕版印刷。

雕版刷印是中國曆史上書籍的主要印刷方式之一,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如今,在大興區采育鎮韓營村,有一座名叫“華藝齋”的小廠依舊守護着大陸長江以北僅存的雕版印刷記憶,古老的雕版刷印及線裝書裝幀技藝,從曆史中走來,傳承至今。

“華藝齋”全稱北京華藝齋古籍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其廠區是一個大院,簡樸寬敞的工廠中的房間,沒有現代印刷廠裡大型的印刷機和裝訂機,見到的是一塊塊銘刻着曆史印記的木制雕版,一摞摞素白細密的宣紙,書架上成冊、成套的線裝書……在這裡,仿佛乘着時光機回到曆史中的古籍印制工坊。

探墨寶于鄉村

雕版刷印技術發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在曆史上曾經有過引以為傲的輝煌階段,宋版書曾經被史學家稱為“一頁千金”。大陸雕版刷印的《陀羅尼經》刻印于704至751年之間,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刷印品。現收藏在大英博物館的唐鹹通九年(868年)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的《金剛經》,是大陸最完整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刷印品,此件印品雕版刻制精美、刀法純熟,墨色濃厚勻稱,圖文渾樸凝重、清晰鮮明,表明大陸雕版刷印技術已達到較高水準。

進入9世紀後,大陸雕版刷印技術得到普遍使用。五代時期,不僅民間盛行刻書,政府也大規模刻印儒家書籍。有記載表明,唐明宗長興三年(932年)至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刻印了《九經》《五經文字》《九經字樣》各二部,130冊。

在宋代,雕版刷印技術的發展達到了新高度,技術臻于完善,發明了活字印刷,但雕版印刷并沒有被活字印刷完全替代,在古代中國印刷業中仍占據重要的地位,尤以浙江省杭州、福建省建陽、四川省成都刻印品質都很高。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張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經》,費時22年,計1076部、5048卷,有雕版達13萬塊之多,是早期刷印史上最大的一部書。元、明、清三代基本傳承了宋代雕版刷印技術,從事刻印書籍的不僅有各級官府,還有書院、書坊和個人,刻印書籍遍及經、史、子、集四部。

韓營村地處大興最南端,站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七環上進京的車輛。然而又有誰能想得到,就在這高速旁的小村裡竟藏着大陸傳承千年的古老記憶。

走進北京古籍印務有限責任公司(華藝齋)的大門,是一個廠區大院兒,簡樸寬敞的工廠中的房間,一塊塊銘刻着曆史印記的木制雕版,一摞摞素白細密的宣紙,成冊、成套的線裝書映入眼簾。看着勞工們的手在娴熟的雕刻與印刷,一張張宣紙被裝訂成冊,仿佛置身于與百年前,而渾然不知這裡是21世紀的北京。

據“華藝齋”老闆任寶全介紹,2016年時他的年度銷售額達到了920萬,企業純利潤卻僅僅隻有85萬。這還是他們廠幾代傳承并深耕市場的辛勤所得。目前作為中國北方雕版印刷所有工序技藝的唯一傳承人,他地理想就是将這門技術傳承下去。

傳承記憶

華藝齋的曆史淵源可以上溯到福潤堂。福潤堂開設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掌櫃王福田是河北束鹿人,開業之初業務大多隻為清宮大内做相關書籍事務,1907年,董金榜到北京進福潤堂舊書鋪做學徒,被認定為這一技藝的第一代主要傳承人。1925年,董金榜與劉英豪、郭景新合夥開設的“邃雅齋”書店在琉璃廠東街開業。當時14歲的學徒王志鵬是第二代傳承人。

1980年,中國書店決定重印一批古籍,由王志鵬擔任總監制。承接制作的機關正是北京市大興縣采育鄉韓營村印刷廠,當時的印刷廠廠長任志,是任寶全的父親。任寶全87年進廠後,便在王志鵬和父親任志的悉心傳授下,成為了現在中國北方該項技藝唯一傳人。

守住一抹墨香 雕出時代新記憶

古籍,不僅是供人們閱讀的書籍,也是可以收藏的藝術品和贈送友人的禮品,是以各項工藝十分講究。雕版刷印及線裝書裝幀技藝,凝聚着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優秀的中國傳統工藝,最終形成了這種獨特的中國文化工藝。至少要經過書寫、雕刻、印刷、折頁、配頁、齊欄、裁切、包角、釘線、上皮、上簽等20道多道工序。雕版刷印及線裝新印古籍裝訂技藝需要的工具有毛筆、鬃刷、硯台、墨汁、氈闆、雕版、紙撚、剪刀、折闆等工具,雕版刷印刻本的樣式主要采用卷子式、精折式、蝴蝶裝、金鑲玉和方冊本等樣式。

守住一抹墨香 雕出時代新記憶

當今,雕版刷印和線裝古籍裝訂除了第一道書寫的工序能夠被電腦印刷等現代技術替代外,其他的工序都需要人手工進行,這個手工活看上去簡單,實則在工藝技術上卻很複雜。在紙上寫出版樣行話叫寫版,寫版之後要校正,核對書寫中有沒有錯誤,确認沒有問題後就要進行反拓了。

留墨新時代

1991年,華藝齋承接國家圖書館項目刷印制作的乾隆版《大藏經》,作為外交出訪泰國的國禮。

2001年,由華藝齋制作的《趙氏孤兒》中法語譯本禮品書,作為外交出訪法國時,贈送給了法國總理希拉克。

2004年,華藝齋曆時3年為故宮博物院整理并刷印了乾隆版《滿文大藏經》,印書成冊後,被故宮博物院所收藏。

2015年,贈送澳門大學的《永樂大典》重印本和《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由華藝齋承接國家圖書項目館制作。

2021年9月18日,“華藝齋”獲批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

至今,華藝齋還承接着全國許多大型圖書館、博物館的線裝古籍刷印、裝訂業務。《永樂大典》《乾隆版大藏經》《敦煌遺書》《四庫全書目錄》《十竹齋箋譜》《中華再造善本》《鴻雪因緣圖記》……一本本古籍界響當當的名字都曾經在這裡得到“重生”。用任寶全的話說,全國60%至70%的古籍雕版都來過這兒。

守住一抹墨香 雕出時代新記憶

如今,雕版刷印已經走進學校課堂,2014年被評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後,任寶全和老工匠們開始走進特色學校北印附小,為學生講解這項古老的技藝。“雕版的價值在于它的文化傳播功能,如果不能傳播文化,那隻是一堆刻字的木闆,雖得到精心保護,終究會腐化消失。隻有把它們使用起來,印出書籍,才能展現其價值。”

接下來,任寶全正在謀劃着建設自己的雕版印刷博物館——華藝齋中華愛印書院。“我自己有2萬多塊雕版,雕版的價值在于它的文化傳播功能,如果不能傳播文化,那隻是一堆刻字的木闆,雖得到精心保護,終究會腐化消失。隻有把它們使用起來,刷印出書籍,才能展現其價值。”

當下,任寶全正在收集雕版印刷要用到的梨木闆,并計劃把老匠人請回來,将雕版印刷變成一種文化創意産業,讓人們真實的體驗雕版印刷技藝,将這份中國的文化瑰寶傳播開來,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攝影/符振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