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漢服中有沒有像和服那樣,

用一整幅畫面來裝飾的衣服?

中國古代服飾中【有】,

但這個問題沒意義。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在某乎看到了這題,不過這其實是一個存在于漢服圈有些年頭的問題。

問題的根源是明代風格服飾在漢服圈剛剛開始流行的時候,一部分網紅商家推出了一批賣得賊好,但也惹來不少争議的設計。

反正也過去很多年了,商家該賺的錢也賺了,買家該沉沒的損失也撈不起來了,是以看着這些圖檔終于敢說(應該安全了吧)——你們搞得跟和服也太像了吧!很多花錢去拍和服寫真,都未必有這樣驚人的效果啊!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商家爆款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笃姬》劇照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和服體驗

當然,造成這種觀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模特的造型、手中的道具、擺出來的pose等。還有衣服本身的問題,這類頂着“明制披風”之名的商品,從袖子到下擺,到非得敞開着穿的方式,都跟“明代”沒有關系,跟“清代”也沒有關系。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明代容像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清代繪畫

總之,隻要看一眼明清時期的相關資料,就絕無可能會将兩者聯想在一起。但在當時熱捧的氛圍下,是根本容不下任何理性的思考,哦不,這些可能還算不上思考,隻是多一點點用眼的觀察而已。擁趸們紛紛表示,不都是有袖子、做對襟、還開衩,哪裡不一樣了呢?

然而,對于普通人而言,像和服就是像和服,即便他們說不出緣由。于是,就隻剩下一個地方可以歸因了——莫非是圖案惹的禍?畢竟對于大多數國人而言,和服就隻有花裡胡哨的一種,琢磨來,琢磨去,難道是因為這種“一整幅畫面”來裝飾服飾的原因?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和服

畢竟,“像和服”對于任何一個時期的漢服愛好者而言,都如同夢魇。是以不管喜不喜歡這類爆款的漢服愛好者,都很迫切地想找到一些漢服中也有“一整幅畫面”的相關案例來進行反駁,以證明商家的設計是合理且正當的(盡管,錢是商家掙走,但質疑聲卻是大家要一起壓下去的,有粉圈那味了)。

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例證,本文開頭已經“劇透”過了,先不忙着擺出來。先說說這類行為模式的問題——

商家先有了商品,并且賣成爆款,也是這個原因惹來了大量的争議。等于是,先出結果,再滿天下找論據,這個所謂的論據如果找到,能說明什麼問題?哦,說明運氣好!

前面已經說了,因相像而惹争議的原因并不單單因為圖案設計的原因。有一些模特照中,并不能十分明确地看出“一整幅畫面”,但依然會給人一種“像和服”的觀感。其中緣由,跟圖案為何會設計成那樣是一樣,商家、設計師難道沒有心知肚明嗎?唉,自欺欺人的另有其人啊!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一整幅畫面”的設計顯然是與循環圖案相對,而循環圖案設計的面料滿天下都是,這樣就能和這些面料做出來的衣服有關系麼?不能!那為什麼,這個問題假定目标卻是尋找漢服中的“一整幅畫面”設計的例證呢?你丢的是自己的孩子,找回來的是亞裔臉,它就跟你有親子關系嘛?底層邏輯就錯了呀!

接下來就是“劇透”過的例證環節,我還特意找了找了主題和構圖比較相似的(友善度拉滿)——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清代戲服(上)、日本服飾(中)、現代漢服(下)

我把例證貼出來了,可以直接拿去用了,問題是,拿着這些圖檔又能說明什麼呢?把圖檔糊在發表異議的人的評論區裡,然後呢,下一個覺得相似的還是會覺得相似。總不能買一下《新聞聯播》後的廣告時段,向全國人民都貼一遍吧!

是以說,即便在中國古代服飾中可以找出所謂的“證據”,也依然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我才在開頭說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沒有意義——問題裡想證明的東西,靠這個【有/無】的答案是證明不了!

而且,留意到了嗎?回答裡我從頭到尾說的都是“中國古代服飾”裡【有】,而不是漢服,因為從漢服的理論出發,我恐怕就找不到例證了。上面貼的那個圖,是《乾隆真香!将戲衣搬入生活就是最美的中國風》裡安利給大家過的乾隆戲衣,一件老旦帔,它算漢服麼?恐怕提問的人們需要先内部唇槍舌劍一番,我就不參與貴圈戰局了。當然,為了得到這個【有】也可以勉強算它是漢服,用完再踹出去也行,十幾年間漢服标準遊移不定的毛病帶來的好處就是想用則用、用完則棄。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清代戲衣(上),現代漢服(下)

一般來說,問題解答到這裡,就該結束了,這也是很多漢服愛好者“求知”的終點。但擺在我們這裡肯定不能夠,而且要讓這個問題更有意義,比如問問——為什麼會出現“一整幅畫面”裝飾服裝的情況呢?這才是我們所要求的“知”,不是為了和别人争赢什麼(當然,赢了更好),也不是為了欺騙安慰自己,而是獲得真正有意思的知識。

之前在《可能這輩子都用不到的……複原古畫“翻車”姿勢》裡已經提到過,我們是可以透過古畫推測出人物服飾圖案的面料和工藝的。這裡依靠的知識儲備就是,古代的紡織工藝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了解這個曆史過程,也就可以判斷出不同尺寸、線條、色彩的圖案在當時分别是如何實作的。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江陵馬山楚墓的織(上)與繡(下)

與“一整幅畫面”相對的循環圖案之是以在古代更加普遍,當然也是因為對于批量生産來說,“循環”是一個最優解,它不僅工整,而且美觀,并且也是可以發展出許多變化的。

織造所需要的圖案,投射到織機上其實是一組組經線提升的程式。儲存這個程式,并且重複執行,也就得到了循環圖案。循環的尺寸越大,這個程式包也就越大,運作起來也就越麻煩,比如《聊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成功複制背後的曆史與科技》裡提到漢錦的織機所等達到的是有一個極限的。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絲博複原的漢錦織機(上)與“五星”錦(下)

在大陸曆史上,束綜織機是一個巅峰方案(這篇放在某篇已經寫完的之前趕出來發,其實就跟這裡有關系,可以留意一下)。束綜織機裡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有雲錦、宋錦、蜀錦的織機。之前在《買得到,學不到?古裝劇興起的“非遺”風潮裡犯過哪些錯》裡強調,影視劇在使用這些織機的時候,千萬不要落下織機上面還有一個人,就是因為這個人負責執行這個程式。

下面這台雲錦織機裡,紅圈裡的白色長條一長串,就相當于程式了。它需要事先通過設計圖案,然後将圖案打成格子(也有不打直接搞的),倒到這個線團子上。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雲錦織機(紅圈内的項圈)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正在制作這個“程式”,@江甯織造博物館

為了高效地利用程式包,會想出很多辦法,比如分段儲存,一些有花邊的圖案,花邊和内部的圖案就會分開。有的做對稱,然後給不同的圖案做不同的色彩填充,宋錦就比較擅長這種。

是以明白了嗎?織造“一整幅畫面”在過去是非常不經濟的,辛辛苦苦搞出一個碩大的圖案,結果隻用一次?

再一次強調大家,存圖一定要存博物館給它們标注的資訊,直接另存為圖檔的意義不大。如果看過這些資訊,就不難發現,中國服飾裡那些“一整幅畫面”的例證常用的是刺繡、缂絲,或手繪的工藝進行制作。(這裡可以補一個坑,之前說過缂絲雖然是織,但它很像另一種形式的繡,且缂繡經常并提,其實也在于缂絲在實際應用層面真的很像一種繡。缂絲和刺繡一樣,可以直接設計出圖案以後就可以操作了,且制作者的個人發揮成分也很大。)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刺繡坎肩,@暖玉生煙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缂絲襯衣

不過刺繡和缂絲都不是清代才出現的工藝,清宮之是以會有那麼多“一整幅畫面”,更因為流行“一枝花/一枝梅”的圖案布局。

現在試着回憶一下,日本的“一整幅畫面”其實元素比較雜亂,它隻是不呈現規整循環而已。早期的日本服飾,這種現象還比較好,越接近現代這種雜亂堆砌(中性詞)的現象就越突出。還記得《東京奧運的國家主題和服?裝盤精美的各國菜肴下的思考題》裡那些不同國家的和服麼,基本就是這個現象的典型代表了。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日本京友禅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給各個國家設計和服的KIMONO PROJECT

中國服飾中的“一整幅畫面”往往是真的可以獨立了解為一幅有完整性的畫。尤其是在“一枝花/一枝梅”的流行風格下,中國服飾的案例和類似主題的中國畫是很相似的,有時還會考慮到生長态勢與服飾本身作為“畫作紙張”的形狀,将一些枝條也分布到袖子上去。

這不是說和服裡就沒有可以獨立成畫的設計,年代略早的裡并不少。但是即便如此,找幾個案例對比一下,也能感受出這種構圖與服飾相結合以後的差別(這期的工作量全在找圖上了)。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清代坎肩(上),清末民初女袍(下)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和服,加賀友禅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清代戲服衣料(上),清代坎肩(下)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日本服飾,大都會藏品

為什麼越早越像,可能也是越早期就受到了中國的影響越深,越後期就越受到他們本土文化的改造。但這個結論還需要更多的例證去支援,但在很多一杆子糊塗賬的中日混沌裡,大多都呈現出了這個趨勢。

總的來說,不論是從工藝還是從審美,中國服飾裡的“一整幅畫面”與和服都能找出很多差別!但每次到了這種環節,就會有人強調說,竹子是中國元素、仙鶴是中國元素,諸如此類的。這并不改變結果,黃皮的都不一定跟你站在一起,更何況隻是誰都可以畫的竹子和仙鶴呢!

比如下面這樣的,都用了所謂的“中國元素”,能改變它像和服的結果麼?不能啊!因為整體的構圖、元素的取用,還是日本式的。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現代漢服

現代漢服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類似和服的“一整幅畫面”設計?

随着工業發展,制作“一整幅畫面”的成本下降了(其實是紡織整體成本都下降了),印花、機繡反而變得簡便。不論商家是不是在自己的商品描述裡标注“重工”,這些“一整幅畫面”基本都使用機繡的原因就是在于相對便宜和易于定制。

沒有任何好避諱的,真的就是學和服的好賣、好營銷,不論是曾經的漢服爆款,還是曾經的影視劇服化道。

同樣是紫藤這個元素,中國沒有那麼日本那麼偏愛,但依然還是有差別的,不論是循環還是不循環。那為什麼擺着中式的使用方式不用,而采用日式的呢?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清代紫藤襯衣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 紫藤和服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而且,喜歡和服也好,喜歡漢服也罷,這些喜好本身是沒有錯的,錯的是你用喜歡漢服的表皮去包裹了喜歡和服的心,還要表現出對和服嗤之以鼻。

還是那句話,敢愛卻不敢認,最可悲!對于愛與被愛的雙方,都可悲,不僅僅是對物,也對人。

漁來了!“漢服”裡像“和服”那樣裝飾的設計,是如何惹起争議?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标注,文章為 春梅狐狸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并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檔、視訊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随時與我們聯系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着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

如果喜歡 記得關注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