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着蘇轼去遊賞春天!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從綠意内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撲哧的一聲,将冷臉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雲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隻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春之序曲,令人向往。

啟程趁春早,恰花欲盈懷,

一同走進蘇轼的春日情懷,

花好,春在,便是人間好時節。

跟着蘇轼去遊賞春天!

戀花·春景

【宋】蘇轼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此詞上阕寫暮春景色與傷春情緒,然卻作曠達之語。

殘紅褪盡,青杏初生,反映了自然界的新陳代謝,花謝花飛,春去秋來,萬物自有其道。

下阕寫人,勾起詩人種種思緒,也許倍增華年不再的感慨,也許是對人生哲理的一種思索和領悟。

跟着蘇轼去遊賞春天!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桃花之盛開、春江之溶漾、桃枝之在竹外、鴨群之在水上、蒌蒿之密、蘆芽之短,詩人以這些想象和聯想點活了畫面,使畫中的景物變得生機勃發,情趣盎然。

這一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轼以其細緻、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

跟着蘇轼去遊賞春天!

新城道中·其一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挂銅钲。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饷春耕。

詩人在自富陽赴新城途中,飽覽了秀麗明媚的春光,見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輕松活潑的筆調寫下這首詩,抒寫自己的途中見聞和愉快的心情。

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鮮豔的桃花,矮矮的竹籬,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裡忙于春耕的農民,有物有人,有動有靜,有紅有綠,構成了一幅畫面生動、色調和諧的農家春景圖。

跟着蘇轼去遊賞春天!

浪淘沙·探春

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

牆頭紅杏暗如傾。

檻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斂香塵,雪霁前村。

東君用意不辭辛。

上片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寫初春杭州城東郊的景象和探春者的心态。

紅杏出牆頭,春色關不住。

雪止天晴後的前村,留下的便是那被栅欄内冰雪覆寫着,尚未露面吐芽的各種花草與此相映的紅樓與紅杏,可謂紅妝素裹,分外妖娆。

蘇轼将春心與春景水乳交融地成篇,實屬匠心獨運,自然天成。

跟着蘇轼去遊賞春天!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将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登上超然台遠眺,春色尚未褪盡,和風習習,吹起柳絲千條細,滿城内皆是春花燦爛。

下片寫觸景生情,春風、春柳,春水、春花尚未老去,仍然充滿春意,生機蓬勃。

是以何必沉溺在傷懷的情緒中不可自拔?

春日好時光,自然當用詩歌美酒陪襯。

可見詩人“超然”的人生境界。

春日情懷,或浪漫,或多愁,

春的幽情待人訴說。

去擁抱吧,去迷戀吧!

現在是春天,

一切的好事都應該有權利發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