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早日學會說話,但是影響寶寶語言發育能力特别遲緩。一歲多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這樣就特别麻煩,也讓很多父母感覺到特别擔心。其實如果寶寶沒有其他問題的話。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幫助孩子改善這種現象。

1、适度的語言刺激
語言刺激一定要及早的開始。千萬不要等到寶寶開始學說話的時候,我們再進行語言刺激,要給寶寶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寶寶在沒有出生之前,我們就要有意識地和寶寶進行交流。寶寶出生之後,大家每天要和寶寶說話,促進寶寶語言中樞神經的發育。媽媽說話語音一定要輕柔與松要放慢。
2、全語言的日常交流
在平常生活當中,當給寶寶喂飯的時候或者帶寶寶外出時,我們都和寶寶要進行一些口頭言語的交流,我們可以跟寶寶多說話,創造一些比較好的交流環境,可以讓寶寶明白自己的意思。還有就是大家也可以一邊說話一邊做出相應的面部表情,讓寶寶明白自己的感受,但是千萬不能戲弄寶寶。
3、學會怎樣說話
不管大家是在讨論什麼,都要讓寶寶看到自己的情感,這些提升話語都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力,讓寶寶試着了解自己在說些什麼,用聲調來了引起寶寶的注意,用降調來安慰或者是喚起積極情緒,然後再說一些寶寶喜歡聽的拟聲詞或者是疊詞。
4、訓練手勢
嬰兒學會用手指食物時間越早越好,就越早能表達自己的需要。寶寶在8到10個月已經學會用手指來表達自己的需要,他們會用手觸摸一個物體來引起人們的注意,希望能夠滿足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