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媳,你的陪嫁房讓你弟結婚用”,兒媳:不好意思,房子沒有了

落花流水本無意,唯有真情存在心間

“兒媳,你的陪嫁房讓你弟結婚用”,兒媳:不好意思,房子沒有了

之是以現在有許多人越來越不願意結婚、越來越恐婚,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擔心無法在婚後可以處理好錯綜複雜的家庭關系,尤其是女人,突然離開生活二十幾年的家,去往别人的家裡,扮演起一個妻子與兒媳的角色,相信很多人一時無法适應。

當無法适應這種新的環境時,暫時無法找到與家庭成員相處相對平衡的點,此時,家庭成員之間的沖突會立馬顯露出來。

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在很多時候,家庭沖突的出現,尤其是在婆媳關系處理這件事上,一個不留神,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無法預計的後果。

“兒媳,你的陪嫁房讓你弟結婚用”,兒媳:不好意思,房子沒有了

01結婚時陪嫁一套房子

鄰居小艾在結婚的時候,娘家就陪送了一套房子。

小艾并不是家裡的獨女,她還有一個哥哥,隻不過哥哥大她許多歲,在小艾正值青春靓麗的時候,她哥哥便已經成家立業了。

也正是由于小艾的娘家将兒子的婚事順利完成,是以自此之後,一家人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小艾的身上。

當小艾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有一天父母突然神秘兮兮地帶着小艾去了市中心,一路上不管小艾怎麼詢問,父母一直說“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他們在一個小區門口下了車,然後在父母的帶領下,上了電梯,然後到了一戶門口,小艾本以為是被父母帶着走親戚,然而沒想到,父母從懷中拿出了一把鑰匙,熟練了開了門。

從這刻開始,小艾心中突然有了一種預感。

果不其然,在開門之後,父母驚喜地對小艾說道:看,閨女,這間房子就是你的嫁妝。

小艾确實被震撼到了,雖然自小以來,她并未覺得父母對自己有所偏心,然而根據老家的習俗,女孩出嫁即便是有嫁妝最多也就是一輛車而已,但自己的父母,卻為自己準備了一套房子。

想到這,小艾的眼睛不自覺濕潤了。

是以,在小艾嫁給丈夫之後,當婆婆知道小艾家陪送了一套房子之後,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兒媳,你的陪嫁房讓你弟結婚用”,兒媳:不好意思,房子沒有了

02小叔自結婚以來一直沒有婚房

小艾的丈夫兄弟兩人,丈夫大小叔子5歲,但兩人的脾氣性格完全是反過來的,丈夫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腳踏實地,為人也是誠誠懇懇,但是小叔子卻不是這樣,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而且總是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

這麼多年以來,丈夫一直在忙于自己的事業,是以,在小艾和丈夫結婚的時候,婆婆幾乎沒有出任何的力氣,都是丈夫将這麼多年的積蓄拿出來,買了房子和車子。

再加上小艾結婚的時候陪嫁的一套房,是以在夫妻二人的名下,已經有了兩套房子。

反觀小叔子,這麼多年一事無成,到了結婚的年紀,由于條件受限,是以一直沒有姑娘願意嫁給他。

而小艾也正是由于在婚後婆婆的諸多不作為,對婆婆意見頗深,然而婆婆卻不以為意,因而導緻婆媳關系沖突加劇,不得已之下,小艾的丈夫便帶着小艾搬去了城市裡,隻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回老家一趟。

有一天,婆婆突然打電話給小艾,電話中,婆婆的語氣有些扭捏,似乎有什麼事情不好意思開口。過了好一會子,婆婆才說明來意:兒媳啊,你看你現在有房子住,我聽說你陪嫁的還有一套房子,能不能先把那房子給你小叔子結婚用用?

“兒媳,你的陪嫁房讓你弟結婚用”,兒媳:不好意思,房子沒有了

03兒媳拒絕婆婆的要求

小艾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小叔子結婚,婆婆竟然要“征用”自己的陪嫁房子,要知道,當初父母把這套房子交給小艾的時候說的一番話仿佛曆曆在目:女兒,這是爸媽這一輩子全部的積蓄,隻為了你出嫁之後,在婆家有屬于自己的一份底氣。

而婆婆竟然要用自己父母一輩子的積蓄為她兒子娶媳婦,試問,小艾怎麼可能會答應。

然而深知婆婆脾氣的小艾明白,如果自己直接說不借,那麼肯定會得罪婆婆,說不準會引起更大的婆媳沖突,于是乎,她便找了一個借口:媽,真的很不巧,那套房子前幾日讓我給賣了。

婆婆一聽這話,頓時明白了小艾話裡的意思,畢竟都是一家人,賣房子這件事作為婆婆哪有不知情的道理。

然而婆婆卻不想就此放棄,因為兒子結婚是一件大事,婚房遲遲沒有着落,拖着也不是辦法。

婆婆見小艾不想幫忙,語氣便開始有些生硬起來:兒媳啊,畢竟是一家人,本應該互相幫助,各掃門前雪可不行啊。

小艾一聽這話,便生氣了:媽,自打我結婚以來,我可受過你半分恩惠? 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靠我們自己雙手拼搏來的,這房子是我爸媽全部的積蓄,你說借就借了?

說完這些後,小艾便挂斷了電話。

當丈夫聽說這件事後,他并不認為小艾做錯了,相反的,丈夫也認為,這是小艾的婚前房子,與自己乃至于自己家沒有任何的關系,該如何處置本是小艾的自由。

聽到這,小艾不禁感到很感到,雖然與婆婆關系不好,但是丈夫卻真心實意地為自己而着想。

“兒媳,你的陪嫁房讓你弟結婚用”,兒媳:不好意思,房子沒有了

結語:關于出嫁時娘家帶來的陪嫁,本身便是屬于媳婦自己的東西,該如何處置,以及是否借用本身便是自己說的算,如果要将“親情”與“憐憫”強加上去,一個不小心,便會引起家庭成員之間的沖突。

其實很多事都是如此,在一個家庭中,各個成員之間應該互相了解與寬容,這樣才會維持住家庭的和睦與幸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