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了解,真正的自信來自你的内在狀态,你的内在狀态越積極,越有創造性,你就越有自信。
很多人都以為自信是天生的,其實自信是我們内心狀态的展現,如果我們能夠從心去調整好自己的狀态,自然你将所向披靡。
那麼我們要如何調整好自己的狀态,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努力。
第一個狀态,從抱怨到主動負責的轉變
和很多自卑的人聊天,你會發現,一個人越自卑,越容易抱怨。抱怨原生家庭不好,抱怨自己的長相,抱怨自己身邊的人等等。
自卑的人習慣抱怨,讓自己越來越輕看自己,這種抱怨思維除了讓我們緩解一些情緒的壓力外,但是對于我們個人成長方面來說是沒有多大幫助的。
真正自信的人深刻明白,即便我們現在沒有,并不代表我們以後沒有。我們最重要的不要一直活在過去,而是選擇主動負責的狀态去面對自己的生活。
當你願意主動積極去面對生活,你就會發現,生活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糟糕,我們通過主動負責,慢慢尋找到生活的主導權,你就會發現你對生活的信心就可以點燃。
心理學發現,一個人之是以會陷入到越糟糕的境地也是因為在抱怨或者是自責的情況下。
如果我們在挫折下,還繼續用負面情緒對抗我們自己,不僅不能幫助我們走出低谷,反而會讓我們持續低迷,隻有學會用積極的狀态去面對當下,我們才能逐漸走出低谷。
真正的強大來自我們内心的狀态,在我們看到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如别人好,長相不如别人好,我們不要持續生氣,而是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總有天會改善的。
帶着改善的狀态去面對自己的生活,我們就能逐漸告别自卑,而是通過努力和行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第二,學會自我關懷,告别宿命論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我們想要學會告别自卑,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是一種幫助我們從低迷狀态走出的有效方法。
事實上, 心理學發現,很多人之是以會出現抑郁和焦慮症,本質上是我們對自己的攻擊造成的。
當外在的生存壓力變得更大的時候,我們不是進行自我關懷,而是首先對自我進行攻擊。
我們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當你一直懷疑自己的時候,我們自身的能量也會變得很弱,不僅無法幫助我們自己,更無法讓自己持續成長。
學會自我關懷是從自我攻擊中跳出來的,而是用自我關懷的角度對待自己。我真的有那麼糟糕嗎,其實也不是的,我相信自己身上也是有很多優點的。
然後我們可以列出自己五到十條可以欣賞的理由,然後激勵自己,告訴自己,自己也是可以的。
事實上,真正的成長不是來自否定的力量,而是來自積極的力量,是發自内心來自我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這件事。
當你懂得自我關懷的時候,你就不會把别人對自己的否定當成真,而是會客觀對待。而你學會持續性的自我關懷,你的内在力量也會得到提升,自然你就會變得自信起來。
第三,學會找到生命的意義,成為生命的創造者
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生命的意義,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隻有一次。而找到生命的意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當你懂得生命的意義的時候,你的生命就猶如開挂一樣。好的生命是在生命意義的主導下。
而生命意義必須通過自己尋找,我們才能找到。心理學發現,每個人都可能會自卑,但是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否定自己的生命。
持續否定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命就會變得十分低能。隻有持續肯定自己的生命,持續相信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我們就能從自卑中走出來。
每個生命都渴望被需要,事實上很多生命陷入到抑郁自卑的狀态,往往是我們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在哪裡,也找不到自己被人需要,我們認為自己被全世界所抛棄了。
當你願意相信自己的生命價值,當你願意肯定自己的生命,當你持續懂得用自己的行動為他人帶來價值,你就會明白,生命的意義是在服務他人中找到的。
每個人都渴望被需要被認同,當你能夠為他人提供自己的幫助的時候,你的生命意義就會升華。
尼采曾用自己的生命喚醒很多人的生命,每個人的生命也是被人喚醒的。當我們持續幫助更多的人從低能的生命狀态中到更為高能的狀态,我們也會發現不知不覺你就會成為生命的主導者和創造者。
好的生命經由自我創造而來,也經由你服務他人的生命而來,你持續去做去升華的時候,你的自卑也會告别,而你通過持續的創造也會看到自我更多的能力和更好的狀态。
今日話題:你認為自信和内在狀态息息相關嗎,歡迎探讨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