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周試玉(276)|嘉賓【陳廷佑 陳志文 陳引奭 陳曦駿】

前言

周刊所載,玉耶石耶,評以試之,故名“每周試玉”。《詩經》有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潤光華,申發将利于欣賞;玉瑕微疵,點到或益于成器。詩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廣益,是所望也。評者公心,詩家平心,讀者賞心,編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豈不快哉!

本期小樓《每周試玉》欄目,邀請嘉賓在【小樓周刊(281):2022年第十一期】中,自選數首點評并刊出。(有自願參加小樓【每周試玉】欄目者,請先關注公衆号,由下期嘉賓從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後面留言,自選數首點評并在小樓所有平台刊出。小樓各類點評作品會選用在《中華詩教》紙刊上固定的【小樓薦詩】欄目組刊出。如有異議的詩友請留言跟小編聯系。)

每周試玉(276)|嘉賓【陳廷佑 陳志文 陳引奭 陳曦駿】

喜領農房不動産證

潘文良(江西)

欣看籬邊青杏肥,尤憐新契燙金徽。

春風初度農家院,不羨當年農轉非。

陳廷佑點評:典型場景,典型物件,典型角度,終成典型作品。

陳志文點評:文章合為時而著,真情實景易動人。現實與曆史的比較,從側面反映了農家心聲。

早春五首(其三)

董延慧(黑龍江)

清風漫柳堤,牽我去河西。

正待搜金句,春芽已破題。

陳廷佑點評:構思清奇,語言酣暢,充滿智慧,堪稱上品。惟首句漫字,略與牽違。改“過”或“上”,則敞亮通達。譽為上上品,鄙意不過也。

春 來

宋彩霞(北京)

春風如貴客,一到發蘭芽。

穩坐梢頭上,招來無數花。

陳廷佑點評:此詩雖無題,意象屬春風。從頭刮到尾,妥妥主人公。隻結句“無數”二字,缺乏形象感,“滿地”“滿樹”多萌,彩霞我求你改一下吧!

二月蘭

張桂興(北京)

春風掃去倒春寒,喚醒籬邊二月蘭。

景小情懷天地大,陽光給點自欣歡。

陳廷佑點評:彩霞桂興,蘭妹蘭兄。共此歌詠,都是春風。你們商量好的吧?此詩也讓春風開路,喚籬醒蘭,編織氣象,生發情懷。很好!竊以為情懷二字不必入詩,欣歡二字也覺生硬。比如改為“景小可容天地大,陽光給點就撒歡”如何?

入伍卅二年紀念日同城戰友聚會

姚泉名(武漢)

初逢兵站仲春時,意氣正如桃李枝。

三十二年工一技,冰霜磨細鍍青絲。

陳廷佑點評:一見軍人,頓感親切。好詩讀過,更覺昂然。屈指此技,餘工五十載,愚笨之極,青絲未細,慚愧慚愧。

校園春早(次韻崔德煌老師)

沈曉明(浙江)

明窗俯瞰一池幽,幸我高居在頂樓。

芳馥春秋皆可賞,潺湲早晚不停流。

看書難止沈郎瘦,聽鳥能消庾信愁。

競唱群禽如集會,聲長韻短是斑鸠。

陳廷佑點評:次韻不易佳,此作卻堪誇。明白曉暢,一氣呵成,用典無礙,用俗得雅。隻有颔聯之秋字,犯大韻,讀之不爽,易之為上。

壬寅驚蟄

陳為瑽(江蘇)

似覺龍蛇動,聞風柳眼開。

梅殘驚過雨,身老怕奔雷。

俗世容安枕,林丘遠辯才。

何期烽火盡,四海看春回。

陳志文點評:詩有一行新,足以加青眼。“身老怕奔雷”,隐含身世,也具情懷,引共鳴。

老伴掐野韭菜歸來(通韻)

何月香(湖南)

葉花相襯鳥相娛,挑擔碧絲山道迂。

進院不提饑與渴,忙分春色衆鄰居。

陳志文點評:言之有物,生活氣息濃厚,讀來親切。唯字句可再琢。喜結,“衆”改“與”更自然。

牽牛花

王惠維(山東)

曉風過處翠流霞,雜蔓中開茜色花。

身弱高樓攀不上,門前攀上竹籬笆。

陳志文點評:以花喻人,道出心聲,貧賤而不減其志、其樂,見情懷。第二個“攀”字不如改“牽”字。

蝶戀花

陳偉強(福建)

一樹嫣紅終化碧。為問殘花,燦爛開何益?細逐空香尋舊迹,心痕漸似苔痕濕。缭亂青藤纏繡壁,隔雨橫煙,望到春風寂。莫更倚欄聽夜笛,清輝滿處愁無敵。

陳志文點評:詞筆老練,詩線細密。愁春莫過愁人,稍覺過了些。

鹧鸪天·有寄

楊敏(陝西)

——疫中歲月,忽接藍天兄與莫妹妹雁書問詢平安。憶及當年春聚鹹陽,嘤鳴渭水,花開古道,而今風流雲散,各各傷懷。鹹陽别後,藍天兄返蘭州,少年兄赴海外,莫妹妹嫁漢中,吾今之江南,西安與渭城二兄莫知所蹤。花有他生,人複何求!此記。

雲在青霄星在河,十三年裡自消磨。鹹陽秋老音塵少,隴上經冬霜雪多。

花落後,月來過。江湖煙雨近如何。當時各挽春風去,非向空山種薜蘿。

陳志文點評:鹹陽道上送别,因曆史的襯托,更易感人。當今浮世,詩人間友誼,彌足珍貴,亦具共情。

早春郊行

孔梅(淮南)

寒微風暖日初斜,小徑疏籬未著花。

原上東君攔不住,一冬心事欲發芽。

陳引奭點評:欲詩,先有懷抱,且以文辭出古入新,應是不入俗套之關鍵。此“一冬心事欲發芽”,以物喻人,一語雙關,自然、别緻而又切意,的是佳句。

祝賀悠然閣揭牌開業

姚海甯(浙江)

城中陳迹疊新痕,文脈千年自有根。

朝日初升雞報曉,悠然小閣已開門。

陳引奭點評:詩忌套話,詩宜融情入景,詩宜有味、有趣、有深意。海甯兄此詩雖然應酬套話,但末兩句化景入詩,倒也有些煙火味。

賞桃花歸賦疊韻兩首(其一)

楚家沖(湖南)

落盡深紅剩碧枝,劉郎底事總來遲。

沾衣細雨真蘭客,撲眼青蔥似昔時。

怅失春風橋上我,徘徊泥絮樹間誰。

歸何卻憶桃花面,亂點朱砂一硯池。

陳引奭點評:工穩别緻,在規範中展現獨立且可接續古人的詩意,此律可作範式。

蝶戀花·臨海市機關幼稚園

池健(浙江)

恰遇申猴來拜月。幼稚園開,夢裡秋香折。從此鹿城飛彩蝶,載歌曼舞人關切。莫道經風經雨雪。日獻柔情,煖煖初心血。沃灑枝苗聲響浙,年年總是培新蘖。

陳引奭點評:池大人善作平實句,“年年總是培新蘖”當是詩外别調。唯幼稚園,“折”字還慎用。

八聲甘州·壬寅仲春憶登新昌穿岩十九峰

張奕(美國)

向危岩列嶂截天兵,千古峙如閑。歎雲根劈筍,參星嘯虎,絕磴森然。未藉玲珑謝屐,蹑足碧穹攀。不忍塵寰瞰,怕碎珠圓。

數拟黏峰蜥蜴,恨枉曾進化,此際心懸。乍泉幽石裂,文相劍功傳。染竹風、佳人綠袂,說浙東、藏有避秦仙。思量著、幻飛龍處,與水潺湲。

陳引奭點評:讀來如月上大江,燈中看劍,應是豪邁人作爽朗詞。

三月八日晨起見大好春色賦五律一首

陳仁德(重慶)

野闊春陰靜,天清曙色微。

穿簾風漸暖,沐雨燕新歸。

弟子頻相過,王孫已久違。

偶然吟秀句,心逐白雲飛。

陳曦駿點評:三對聯形式可見章學老杜,頸尾兩聯境似摩诘。

颔聯大愛,單看出句,似“春風不相識 何事入羅帏”之反用而無形;單吟對句,讀來眼前有“微雨燕雙飛”之景。合看更妙,穿簾除了春風,還有燕,馮正中“穿簾海燕雙飛去”,沐雨的豈能有燕無風,陶令“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可續田園一派。

老家石碾

李永實(山東)

幾度星移物換新,守家石碾暗傷神。

或因時過容顔老,再沒兜圈不舍人。

陳曦駿點評:前兩句有大開合。

江右詩社壬寅泰和年會奉和青衫兄迎客詩

黃勇輝(江西)

賞心直待看花頻,柳絮飛時觸處新。

風月清明聊自适,燕鷗爾汝解相親。

欲詩暫忘公家事,要醉先呼社裡人。

想望東南登快閣,放歌當撷十分春。

陳曦駿點評:自然流暢,所用句典貼切,全詩可用一個快字來總結。颔聯私認為最佳,可以獨樂樂的風景時節,卻能與詩友衆樂樂。“燕鷗”知詩社多素心人,“爾汝”可知情深交笃。詩社或是作者心中南山田園和瓦爾登湖。

詠春雨

楊子怡(惠州)

默默曾赢潤物名,沛然夜潑夢魂驚。

已封芳冢留幽徑,枉借梨花訴矯情。

底是朝雲才暮孕,應知春響異秋鳴。

随車美政徒稱澍,湮沒人間疾苦聲。

陳曦駿點評:有新意,一反春雨常用意象,辭句雅正。首聯與義山“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蔔此生休”異曲同工,從聞到見,幻想盡滅。蘇小小“西陵下,風吹雨”,楊玉環“梨花一枝春帶雨”,神女事熟典曲用,鄭弘随車緻雨生典直用,足見功夫。

本期嘉賓簡介

嘉賓排名 論齒為序

每周試玉(276)|嘉賓【陳廷佑 陳志文 陳引奭 陳曦駿】

陳廷佑,1954年生,河北深州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原常務理事。長期供職于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曾任辦公室副主任兼機關服務中心主任,巡視員,中國國學中心籌建辦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刊《中華書畫家》雜志第一副總編。出版詩文專著《西抹東塗集》《詩文骈翼》,長篇小說《龍脈》《桲椤山》。多次舉辦個人詩文書法展覽。應邀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四中、全軍書法骨幹詩詞教育訓練班等講授詩詞書法。

每周試玉(276)|嘉賓【陳廷佑 陳志文 陳引奭 陳曦駿】

陳志文筆名過往雲煙,就職于浙江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浙江省詩詞學會理事,金華市詩詞與楹聯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文詩歌網站站長,中國網絡詩歌學會副會長,《小樓聽雨》詩詞平台評論委員。作品散見于多家雜志。

每周試玉(276)|嘉賓【陳廷佑 陳志文 陳引奭 陳曦駿】

陳引奭現供職臨海市博物館。《小樓聽雨》詩詞平台評論委員。近年出版有個人文集《簏中的散葉》《問邊集》,編撰出版《錢王鐵券摹冊》,策劃并主持編輯《筆底湖山——臨海》《阿拉爾叢書》(5卷本),參編《臨海攬要》與《臨海叢書》,策劃編輯《中華經典詩文讀本》。

每周試玉(276)|嘉賓【陳廷佑 陳志文 陳引奭 陳曦駿】

陳曦駿供職于上海市警察局,上海公安文聯會員,上海詩詞學會會員,著有《晚唐五代詩史》,詩詞作品及鑒賞類作品散見于《中華詩詞》《中華詩學》《晶報》等報刊雜志,曾獲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總冠軍,七夕特别節目冠軍,多次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吉林衛視等電視節目及央視訊、新浪微網誌、騰訊新聞、抖音、雲聽fm等新媒體平台文化欄目擔任文化嘉賓。

編輯/章雪芳校對/馮 曉

點選回顧

書 訊

小樓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遊蓋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蓋青青竹,風描水墨圖。

孤身随細雨,踩痛落花無。

聲明:部分圖檔僅為欣賞、交流、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删除。

在《小樓聽雨詩刊》公衆号釋出的作品,同時會在【百度】【今日頭條】【華人号】【都市頭條】【搜狐網】【鳳凰新聞網】【UC浏覽器】【天天快報】【騰訊新聞】【QQ浏覽器】【QQ看點】【360圖書館】等主流平台網頁版同步刊出。敬請作者自行關注并查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