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我是西域老範,點選右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新疆奇趣曆史文化,中考曆史幹貨。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木俑泥俑

吐魯番泥木俑中國新疆吐魯番市阿斯塔那和哈和卓出土的俑雕塑。阿斯塔那和哈和卓位于吐魯番城東南約40公裡,火焰山南麓,高昌故城以北,是古高昌城裡的貴族和居民的墓群。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古墓群遭受俄、英、德、法、日人的多次盜掘,一些墓俑和文物散失國外1959~1975年,中國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對古墓群中的456座墓進行發掘清理,同文書、絹畫等一起出土了大量的成組的俑,時代為西晉至唐代,現藏新疆博物館、吐魯番文物保管所和新疆考古研究所。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高昌古國

吐魯番泥木俑的題材和風格可分為3個時期:第1期,為晉至南北朝(公元3~6世紀初葉),即西晉屯田複置戊己校尉到高昌郡階段。俑多木制,極少泥制。題材有人、豬、牛、牛車、馬、駝、怪獸、鳥等。木俑用榫鉚結構,手法樸拙粗犷,多不施彩,但能表現胡漢各族的容貌、服飾和身份等特征。第2期,為南北朝中期至初唐(公元6~7世紀中葉),即高昌王朝階段。木俑與泥俑并存,出現草俑。除第1期的題材外,普遍出現木鴨,木豬減少,出現各種儀仗俑。木俑施彩,制作趨于精整。第3期,為盛唐至中唐(公元7世紀中葉~8世紀中葉),即唐西州階段。彩繪木俑之外,彩繪泥塑俑大量出現,還有木骨彩塑絹衣俑和極少的面俑。題材有成組的儀仗、樂舞百戲、 打馬球、 勞動婦女以及高大的天王、武士、鎮墓獸、十二生肖、牽馬人牽駝人、馬、駝等。第2~3期之際是吐魯番泥木俑藝術的高峰,其中又以阿斯塔那張氏墓群出土者為最精美。俑的題材、安放位置,如儀仗俑放置于墓道南側的龛内,和内地基本相同。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彩繪泥塑人首鎮墓獸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彩繪泥塑鎮墓獸

俑是殉葬的人形,它可以為主人作奴隸,作守衛。雞豚可以供膳,狗馬可以狩獵服乘。俑不僅是主人死後的服務者,還有供主人死後娛樂的樂舞俑、俳優俑。古代優人多以侏儒充當,是以《淮南子》說:“侏儒人之困慰者,人主以備樂。”最早的俑是以活人活畜充任的,那是奴隸社會野蠻殘酷的一段曆史,後來才代以木、泥、陶等作俑。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彩繪天王踏鬼木俑 唐代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舞女俑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豬)雞首人身俑

吐魯番墓葬出土的俑塑,有人俑、代人木牌,牛、馬、駝、豬、鴨俑,人俑中有武士俑、騎馬俑、儀仗俑、駝夫馬夫俑、勞作俑、樂舞俑、侍仆戲弄俑等,動物俑還有鎮墓獸俑、生肖俑等。衆多的随葬俑塑品是大陸雕塑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廣闊的文化背景反映了當時吐魯番盆地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特别是出土俑塑中的戲弄俑所表演的雜技、獨舞、馬舞、獅子舞及歌舞戲、傀儡戲等豐富多樣的藝術品種,為我們再現了古代西域五彩缤紛、百戲陳雜的表演藝術舞台,也為我們研究西域古代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形象資料和生動的物質實證。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唐 木雕頂竿倒立俑

一、雜技

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的武周時期亦即唐代西州時期的頂竿倒立木俑,以頭頂木竿和竿上單臂倒立童子的高難動作,為我們展示了當時西域雜技藝術的風采。

頂竿載人之術曆史悠久,早于漢代就在中原流行。隋唐以來,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頻繁,特别是吐魯番地區曆來以漢人為主體,還建立過漢人統治的王國。在這裡的唐代墓葬出土頂竿倒立木俑和筋鬥俑等雜技表演實物,就很難說是中原和西域誰影響了誰,這種在中原盛行的雜技藝術,也同樣盛行于唐代西州的吐魯番盆地,這是兩地藝術互相交流、補充、融彙、創新,共同發展的最好的證明。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彩泥塑馬舞男俑

二、馬舞

阿斯塔那336号基出土的馬舞泥俑,馬星白色,軀體中空,下露四肢如人足。騎者戴黑幞頭,穿綠短衣,雙手或作舞狀或一手牽缰一手揮鞭。

這種馬舞的表演,馬腹下四肢,應為兩位表演者的腿腳。據吳震在《阿斯塔那336号墓所出戲弄俑五例》一文推測,可能是兩人也可能是三人表演。若是三人,除一人騎在馬上,另二人藏匿于馬體内,如此俑所示。若由二人表演,則于馬背穿一洞,前一人上身外露,下身置于馬腹内,露出雙腿作馬的前腿。後一.個隐身馬腹,兩手臂附于前者腰際,這樣可以應節踴舞,跳躍自如。由此可以認為二人表演的可能性甚大。

西域盛産良馬,這種馬舞遊戲在民間是很盛行的。據記載,龜茲國每年元月都要進行鬥牛馬駝的表演,一連七天,觀其勝負。在唐代宮廷,也出現過馬舞表演,不過已不是由人妝扮表演,而是由訓練有素的馬進行表演。

吐魯番基葬出土之白馬舞泥俑,是由人妝扮表演,與中原之真馬高空表演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形式。但西域是“天馬”、“西極馬”的産地,西域名馬曆來為中原帝王所喜愛。這些“嘶青雲”、“騰昆侖”的天馬,在龜茲曾被用來“鬥馬”,在烏孫也早有馬舞表演,被運到中原王朝後,除了用于軍事,還被選出一些馴化為舞馬,就是很自然的了。西域“馬舞”與中原“馬舞”,有一定内在聯系,又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兩者在似與不似之間。中原典籍的記載與吐魯番出土馬舞俑的聯系與差異,是兩地文化互相影響、創新發展的又一實證。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彩泥塑獅舞俑

三、獅舞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獅舞泥俑,是由兩人裝扮而成。獅子的頭部與身體是一個完整的軀殼,外表用篦狀物壓劃出遍體披毛,獅頭高昂,體下露出四肢,顯然是兩個扮演人的腿足。這隻“綴毛為衣”的獅舞泥俑,是模拟民間演出的獅子舞,與流傳至今的大陸傳統獅子舞,其造型和表演方式大緻相同。

獅子舞盛行西域,傳入中原後,最初在唐都長安表演獅子舞的“獅子郎”都是龜茲人。獅子和獅子舞無疑是經由西域傳入中原的。曆史典籍對中原表演的獅子舞基本形态的描述與吐魯番出土的獅舞泥俑裝扮和表演方式基本一緻。中原盛行45是受西域十四五影響的結果,吐魯番出土獅舞泥俑是中原和西域兩地對一種藝術形式的認同并遙相呼應的一個腳注。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彩泥塑戴面具舞蹈俑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彩泥塑大面舞俑

四、大面

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大面”舞泥俑,胡人面貌,連腮胡須,隆鼻,怒目,張口呼嘯。穿窄袖白衣綠色戰裙,足蹬皮靴,左腿下蹲,右腿向右側斜伸作弓步。雙臂向兩側懸伸,右臂斜伸右側,左臂曲肘略向下傾,手中原握有物件現不存。從面貌和舞姿來看,此俑應是唐代伎樂中的“大面”。

“大面”又稱“代面”,即面具之伎,也有以面部化妝代替面具的,此“大面”舞俑即是塗畫臉譜不戴面具者。戴臉譜或畫臉譜,可使面目猙獰威嚴,主要為了表現角色的勇武,以增加威懾力,強化戲劇效果。

唐代“大面”戲如《教坊記》所描述的那樣:北齊蘭陵王長恭,作戰勇敢但貌美如婦人,自己感到不足以震懾敵人,就在作戰時戴上兇猛的木制面具迎敵,于是大破周軍。為了贊揚他的大智大勇,後人即以大面為舞。

“大面”是由西域傳人中原的。但就唐代西州這個漢人政權統治和漢族人口占絕對優勢的地方,也一定受到中原盛行“大面”影響,又結合本地濃厚的地方特色,而創制和表演“大面”舞,形成當地藝術品種,并留下了大面泥俑這一為後人讨論表演藝術時作為實證的寶貴遺存。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彩繪“踏搖娘”泥俑

五、合生

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一男一女兩個泥俑,男俑未見刊布,難見其貌狀。據吳震先生記述,男俑着肥厚的白色(色彩有脫落)對衿長袍,左手作扶杖狀,右臂自然前擺,步履蹒跚。此俑面部原塗為紅色,黑須連鬓,醉眼朦胧,面若浮腫,似長期酬酒所緻。女俑風帽較長,帽裙下垂緊圍脖頸,上身赤裸塗為肉色,下系綠色長裙,左臂外露,示此裙已破。她右足前趨,左臂後擺,右臂屈時前振,通體傳腰擺動狀。此俑雖着女裝,但臉部表情诙諧,唇上稍凸,隐約若有短髭而加以掩飾,顯示由男性扮演女角,即“弄假婦人”。吳震先生為這組泥俑是表演唐代“合生"戲“踏搖娘"。

關于“踏搖娘”,根據崔令欽《教坊記》如下記載而來:“踏搖娘,北齊有人姓蘇,鮑鼻,實不仕,而自号為郎中。嗜酒酗酒,每醉辄毆其妻,妻銜悲訴于鄰裡。時人弄之:丈夫着婦人衣,徐步入場,行歌。每一疊,旁人齊聲和之雲:‘踏搖和來,踏搖娘苦,和來。”以其且步且歌,故為之踏搖;以其稱冤,故言苦;其夫至,則作毆鬥之狀,以為笑樂。”

中原男扮女裝由來已久,早在漢代就有“婦人相對作優”,魏陳留王使小優作“江東妖婦”,南齊東昏侯“吹笙歌,作女兒子”,唐代更流行“弄假婦人"之形式,都是男扮女裝。唐高祖時使五百餘人皆衣婦人裙襦充散樂舞隊,更是大規模的“男扮女裝”。吐魯番地區曆來是漢人聚居地區,到唐代西州時期更是漢文化隆盛的時候,在墓葬中殉葬男扮女裝之歌舞戲俑,是隋唐時代中原漢俗,完全符合當時西州的社會實際情況。

在中原都城,西城人唱合生是女扮旦、男扮生,把西域原本的表演形式再現于中原舞台;在西域吐魯番地方,卻是男扮女裝演漢地合生“踏播娘”,把中原演此戲時“丈夫著夫人衣”、男女不同台的一種形式傳到邊疆西州。這種互相交流、互相滲透的文化現象源遠流長,至今仍具現實意義。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彩泥木胎宦官俑

六、木偶

阿斯塔那張雄夫婦合葬墓,出土一批木俑,都是絹衣彩繪的偶,即唐代傀儡戲的各色木制人物形象。

這些“雕木為戲”的木偶,無論男女的頭部全用木雕,彩繪面目,胸部用木條在頸下膠合,用紙撚成臂膀,外着錦絹衫裙。其中有男木偶頭戴黑冠,穿黃色絹衣,系軒色腰帶,白褲黑皮靴,表情有“滑稽戲調”,口歪目斜,眉飛色舞,逗笑嘲弄,醜角形象活靈活現顯然,他們是正在表演歌舞戲的傀儡。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黑人戲弄俑

老範漫談西域:高昌故國唐俑情

家務勞動俑

上述出土俑塑品,都具有鮮明的漢文化特色。這是因為,自西漢在高昌璧設戊已校尉以後,經高昌郡、高昌國和唐代西州時期的八百多年間,吐魯番盆地基本上是在漢族政權的控制之下,漢族人口占絕對多數,是以漢文化觀念和文化藝術及禮儀習俗必然成為這個地區的文化主流。吐魯番出土俑塑品如頂竿倒立木俑、白馬舞泥俑、獅子舞泥俑、大面舞泥俑、踏搖娘泥俑及絹衣木偶等題材,都能在唐代文獻中找到根據,并有相應的中原藝術形式與這些俑塑品相比照,進而梳理出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的線索。這些大量出土的唐墓俑塑品,以及這些俑塑品的中原漢文化特征,為研究大陸雕塑史喪葬史、藝術史、文化史乃至對曆史學、考古學、社會學、邊疆學的研究,都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資料和素材。

參考資料: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王嵘著《西域文化的回聲》

新疆教育出版社《簡明新疆地方史讀本》

百度百科

百度圖檔

往期奇趣文章:

老範漫談西域:伏羲女娲像—古高昌國驚現人類遺傳密碼

老範漫談西域: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傳播

1300年前唐西域國小生蔔天壽開學的打油詩

新疆圖瓦人的毛皮滑雪闆,為什麼阿勒泰是人類滑雪起源地?

盒子還是餃子?谷愛淩的最愛,從冬奧賽場到絲路高昌

“爐院街”、“車市巷”、“碾子溝”、“水磨溝”,烏魯木齊那些具有行業色彩的地名

正月初七開工了,話說80年前烏魯木齊的“工夫市”

正月初五迎财神,話說烏魯木齊當年的“财神樓子”

文化潤疆大烏市,二宮還是二工?

文化潤疆大烏市,從烏魯木齊地名看屯田曆史

文化潤疆大烏市,旅遊勝地——烏魯木齊那些溝

作者介紹:西域老範,80後西域文化愛好者,資深中考曆史研究者,專注新疆曆史文化寫作與中考曆史教育幹貨,相信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