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白鵝墓地出土的貓爪型金飾被稱為最萌文物

漢字是音、義、形三位一體的文字。漢字音、義之間的關系有“音同義通”“音同而義不通”“音不同而義通”等數種。由于語音是有限的(受限于發音器官和聽力)而語義是無限的,是以不可能一種語音隻承擔一種語義。事實上一種語音往往承擔着多種語義,包括相近的語義和不同的語義,這種情況導緻漢語同時具有“音同義通”和“音同而義不通”的特點;又由于語音和語義的結合最初是偶然的,任意的,不可能一種語義(指同一概念)隻由一種語音去承擔。事實上一種語義往往是由多種語音承擔的,這種情況又導緻漢語具有“音不同而義通”的特點。

這裡重點探讨一下“音同義通”的問題。

“音同義通”的理論基礎是“聲義同源”,這是清代學者關于音義關系的一種觀點。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有義而後有聲,有聲而後有形,造字之本也。形在而聲在焉,形聲在而義在焉,六藝之學也。”“聲與義同源,故諧聲之偏旁多與字義相近。”聲義同源說是因聲求義方法的理論基礎。在這個原理指導下,清代學者擺脫了文字形體的束縛,直接從聲音研究詞義,在研究方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并為近代訓诂學家從語音和語義的結合上推導語源、研究語義開了先河。“因聲求義”方法又稱“聲訓”,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解釋詞義,通過分析音與義的互相關系及聲音變化的軌迹來探求詞義的方法,即運用音近義通的原理來研究訓诂,以明假借,溯語源,探義根,尋詞族。

“音同義通”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字根相同的同根詞往往音相近、義相通的現象。在語言發生的起點,音與義的聯系完全是偶然的。随着社會和人類認識的發展,詞彙不斷豐富,在原有語詞的基礎上産生出新詞。新詞産生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在舊詞引申到距離本義較遠之後,在一定條件下脫離原詞而獨立。這就是語詞的分化,即造成派生詞。同義語根的派生詞,即同根詞,往往音相近,義相通。前代訓诂學者對此已有認識。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鏓”下注:“囪者多孔,蔥者空中,聰者耳順,義皆相類。凡字之義必得諸字之聲者如此。”囪、蔥(繁體作蔥)、聰(繁體作聰)都是音近義通的同根詞。再如“京”“景”二字,古音同為見紐陽部,結構上有相同之處,“京”為象形字,原是指栅居而言,其象形字正是畫作栅居形象,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象宮觀厜 (zuīwēi,即崔嵬)之形。在古素樸之世非王者所居莫屬。王者所居高大,故京有大義,有高義。”由王者居住的高樓引申指人工築起的高丘,《爾雅·釋丘》:“絕高之為京。”郭璞注:“人力所作。”《說文·京部》:“京,人所為絕高丘也。”朱駿聲通訓定聲:“對文則人力所作者為京,地體自然者為丘;散文則亦通稱也。”古代戰争勝利者為顯示戰功,收集敵人的屍首,封土而成的高冢,稱“京觀”,《左傳·宣公十二年》:“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屍以為京觀。”古代谷倉出于防潮、防鼠的原因,需要架空的幹闌形制,《急就篇》:“門戶井竈庑囷京。”顔師古注:“京,方倉也。”《廣雅·釋宮》:“京,倉也。”王念孫疏證引《說文》:“圜謂之囷,方謂之京。”三國時代的高句麗,就是把高架谷倉稱作“桴京”的。又引申指高大,《爾雅·釋诂下》:“京,大也。”《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後,莫之與京。”杜預注:“京,大也。”“景”為會意字,字根為“京”,《說文》:“景,光也。從日,京聲。”段玉裁注:“光所在處,物皆有陰。”“後人名陽曰光,名光中之陰曰影,别制一字,異義異音。”京為聲符,亦兼表義,會日從高處照射之意。故“景”亦有“大”義,《爾雅·釋诂上》:“景,大也。”《詩經·小雅·小明》:“神之聽之,介爾景福。”毛傳:“介、景,皆大也。”鄭玄箋:“介,助也。神明聽之,則将助女以大福。”《詩經·小雅·車舝(xiá ,同“轄”,穿在車軸兩端孔内使車輪不脫落的鍵)》:“高山仰止,景行(háng)行(xíng)止。”朱熹集注:“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則可仰,景行則可行。”“景仰”一詞就是由此化用來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字根并不相同的字卻音相近、義相通的現象。例如“唐”“蕩”二字,古音同為定紐陽部,結構上完全不同,亦均含有“大”義。《說文》:“唐,大言也。”段玉裁注:“唐,引申為大也。”《莊子·天下》:“莊周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荒唐大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傥,不以觭見之也。”陸德明釋文:“荒唐謂廣大無域畔者也。”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十三》:“唐者,廣大之貌。”《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孔穎達疏:“蕩蕩,寬大之貌。”

前幾天看一部關于2021年考古的紀錄片,也發現了一對結構不同卻音同義近的字,很有意思。

北白鵝墓地出土的貓爪型金飾被稱為最萌文物

爪形金飾

山西省垣曲縣北白鵝西周墓地出土了五隻爪形金飾品,胖胖的腳丫,厚厚的肉墊,酷似“小貓爪子”,立刻“萌”化了無數人的心,被人稱作“最萌文物”,

北白鵝墓地出土的貓爪型金飾被稱為最萌文物

豹貓

實際上中國古代原生種的貓是豹貓(黃縣話稱為“山狸兒”),性情兇悍,難以馴養,而家貓是漢唐時期傳入中國(這也是十二生肖裡沒有貓的原因,家貓的傳入晚于十二生肖的形成),是以這幾件爪形飾品應該是模拟的虎豹之類的腳爪,做男人腰帶的串飾,本來想搞得很威猛的,結果一不小心成賣萌了。

北白鵝墓地出土的貓爪型金飾被稱為最萌文物

匽姬甗及銘文

讓我更感興趣是一件“匽姬甗(yǎn)”,“甗”是古代常用的蒸煮器,上為甑(zèng),用以盛物,下部為鬲,用以盛水,中間有箅子。這件青銅甗上有十一字銘文“虢季為匽姬媵甗 永寶用享”,“虢季”是虢國的貴族,“媵甗”是陪嫁的甗。古代“匽”通“燕”,周文王封召公奭于燕。這是一位嫁到燕國的虢國女子帶來的陪嫁器物。

那麼為什麼會“匽”通“燕”呢?

“匽(yǎn)”是會意兼形聲字,金文從匸(xì,掩藏),從妟(安也),妟亦聲。《說文·匸部》:“匽,匿也。從匸,妟聲。”段玉裁注:“匽之言隐也。“《廣韻》:“匽,隐也。”揚州話“匽”指隐蔽地進入,比如:門要關好了,當心小偷匽進來。蘇州話稱藏在門背後乘人不備時溜進來作案的小偷為“匽門賊”。“匽”也指藏在隐蔽的地方,比如:小赤佬匽勒啥地方,人匣(副詞,也)看不見。黃縣話讀作yàn,是匿和藏的意思,比如:你把糖匽兒哪去喽?小松鼠把橡果匽兒這匽兒乜,最後自己都找不着喽。布或衣裳等髒了不容易看出來稱為“匽灰”,比如:小白褂最不匽灰。古時“匽”通“燕”,鐘鼎彜器有《匽侯旨鼎》《匽侯盂》《匽公匜》等,容庚《金文編》卷十二:“匽,經典通作燕。匽,召伯所封國。”

北白鵝墓地出土的貓爪型金飾被稱為最萌文物

燕子

“燕”為鳥綱燕科各種類的通稱,《說文》:“燕,玄鳥也。籋(niè)口,布翅,枝尾,象形。凡燕之屬皆從燕。”段玉裁注:“籋口,故以廿象之;布翅,故以北象之;枝尾,與魚尾同,故以火象之。”燕子體型小,翼尖長,尾分叉呈剪狀,喙扁短,口裂深,飛行時捕食昆蟲,對農作物有益。燕子也是與人最親近的候鳥,就築巢在人屋檐下,平時低頭不見擡頭見的,突然有一天,燕子就消失不見了,遷徙了,在古人看來,就像是“匽”起來一樣。在隐藏一義上,“匽”“燕”是相通的,故古時二字可為通假。

一般所說的義通,實際上多指一些字在部分義項上相通,并非所有的義項都相通。并且“音近義通”現象是以同根詞為前提的(非同根詞的音近義通現象較為少見),離開這個前提,把這種現象的範圍任意擴大,以至把一切語詞的音義都看成是有機的聯系,就必然否定語言的社會約定性而成謬誤,走向臆斷與附會。

部分圖檔引自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