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向故鄉的土地緻以莊重的敬意

向故鄉的土地緻以莊重的敬意

——在《西海固筆記》中感受社會變遷

陳玉成(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副總經理,《西海固筆記》責任編輯)

西海固,地處甯夏南部山區,因曆史上轄西吉、海原、固原三縣而得名。作為行政區劃名,其在曆史上僅存在兩年時間,且距今已過去近70年之久,但“西海固”在漫長的曆史中衍生的精神與文明卻從未湮沒。

千丘萬壑,山高坡陡,是刀劈斧削的天地造化。天幹地枯,苦難深重,則是這片土地揮之不去的地域文化标簽。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西海固,那便是“貧困”。

作家季棟梁生于茲地,他決意為故鄉2000年來的滄桑巨變立傳,為100年來凋敝的土地與人心悲憫苦吟,更向40年來脫貧攻堅偉業的地覆天翻緻以莊重的敬意。是以,便有了這部長篇報告文學《西海固筆記》。

向故鄉的土地緻以莊重的敬意

甯夏固原市彭陽縣青雲灣旱作梯田公園。新華社發

這并非季棟梁第一次近距離書寫故鄉人事,卻是對故鄉曆史最為完整的一次記錄,感情最為豐沛的一次詠懷。西海固如何貧困,因何貧困?地處中國古代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沖撞融合地帶,古往今來,無盡的人事更疊、盛衰興亡在這裡輪番重演。悲涼的背後,是當地惡劣的自然生态,閉塞的地理格局,加之戰争帶來的兵患匪禍,持續的社會動蕩之下,人與土地的沖突不斷加劇,到清末之際已是“赤地千裡,十室九空”,左宗棠在給皇帝的奏折中歎曰西海固“苦瘠甲于天下”。在被稱為“火星地貌”的西海固,“四望黃沙,不産五谷”,貧窮深深地刻入了西海固的肌理,植入人們的記憶,苦難叙事也是以成為“西海固文學”揮之不去的母題。作者在方志荒碑之間探赜鈎沉,披沙瀝金,寫下了西海固的2000年前史;以悲天憫人之心記錄苦難,卻毫無頹敗之氣;揭開貧困千年的根由,彰顯的卻是西海固人不屈的精神意志,以及對于一段偉大文明的敬惜;同時以自己少年時的生活記憶,再現了一個時代普通西海固人家穿衣吃飯的生存圖景。西海固人窮志不窮,“曹們(我們)西海固是個大地方”。

西海固真正的命運轉折始于1982年。這一年,國家啟動實施“三西”農業建設扶貧工程,開了中國區域性整體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開發式”扶貧先河。1996年,中央作出推進東西部對口協作的戰略部署。1997年4月,“閩甯對口扶貧協作”這一重要戰略決策的作出,使甯夏從此脫胎換骨。在曆經無盡的貧困與苦難之後,40年來西海固換了人間。季棟梁是土生土長的“西海固之子”,是這段曆史的見證者與親曆者。對于這裡的曆史和現實,這裡的風土和人情,已是熟稔于心。但在這次寫作中,他并未簡單依賴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記憶儲備,依然選擇了走進田舍人家、壟間地頭。自2018年開始,他深入西吉、海原、原州、隆德、彭陽、泾源、同心、鹽池、紅寺堡等縣區、鄉鎮、村莊,集中采訪調研40次,儲備了大量翔實的資料和資料。因其紮根于深厚的西海固大地,深入最基層的社會組織,捕捉最細微的社會細胞,才能在作品中保持泥土的氣息與活力、詩意的厚重與提升。

向故鄉的土地緻以莊重的敬意

甯夏中甯縣玺贊生态枸杞莊園喜獲豐收。新華社發

作品全景式再現了國家扶貧戰略下西海固地區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遷,以及巨變背後的時代縮影和精神嬗變,從農村改革、環境治理、經濟創新,到旅遊服務、教育扶貧、女性成長等多個層面,細部豐盈到各個縣區甚至是各家經營機關的扶貧模式,寫出了一部新時代的“創業史”。甯夏西海固移民123萬人,是新中國西部地區集中遷徙人數最多、組織程度最高的一次農村人口大遷移。揚黃灌溉工程移民100萬人、灌區200萬畝,創造四項亞洲之最,曾經的赤地千裡變為沃野良田,“幹沙灘變成了金沙灘”。古老的西海固在新的時代煥發了新的生命,隐藏在曆史背後的,正是這樣一群高昂着頭顱的西海固人。書中《志遠彌堅》一篇裡,失去了雙腿的李志遠,24年義務植樹10萬餘株,綠化荒山350畝,隻為了找到活着的意義,“這輩子就活了個栽樹”。《一棵樹,一個人》裡的白春蘭,為了從沙漠裡挖出土地,數十年堅守治沙一線,再造一片綠水青山,被聯合國譽為人類征服自然的典範。《第一書記日記》裡的扶貧書記,更是一代代西海固扶貧幹部的縮影,一如《上莊記》裡的“我”守護農村“空巢”的留守兒童。西海固人這樣說駐村幹部:“剛下來的時候臉白得像個蛋皮皮,現在也黑紅黑紅的了。”“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這樣的故事耀眼如星辰,散落在《西海固筆記》一書中,作者幾乎不用任何修辭,完全采用原生态的手法,娓娓述說着這些身邊的凡人英雄,平靜克制的筆觸,難掩他們身上閃耀着的人的高貴與時代精神的光芒。

向故鄉的土地緻以莊重的敬意

《西海固筆記》 季棟梁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本書尤以濃墨重彩的篇幅,寫下了“閩甯對口扶貧協作”下的這一段“山盟海誓”。20多年來,“閩甯對口扶貧協作援甯群體”主動扛起對口幫扶甯夏脫貧攻堅的曆史使命,與甯夏人民一起創造了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幫扶的“閩甯模式”。數千名福建挂職幹部、支教支醫支農工作隊員、專家院士、西部計劃志願者走進大山深處。“甯夏所需,福建所能”,隔山隔海,此心不移。在《西海固筆記》中,我們看到了被甯夏人親切稱作“林媽媽”的福建省扶貧辦主任林月婵,任職10年40多次奔赴甯夏,把真情和西海固緊緊綁在了一起;世界菌草之父、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林占熺,隻為滿足于“今生今世能做一件對人民有益的事”……“這是他們的第二故鄉,他們有了‘閩甯人’這一新的身份”。在西海固,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閩甯人”。正是他們的壯志犧牲,久久為功,讓當年的飛沙走石化作今日的“塞上江南”,讓一代代的西海固子弟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重新找尋到了生存與活着的自信。從此,“山盟海誓”在中國故事裡有了新的注腳和意義。

作者說:“故鄉是用來回的。回歸與離開一樣,都湧動着一種激情。然而,要在還鄉的過程中寫出東西來,那就需要保持一種冷靜而清醒的狀态,這樣才能讓你的講述更加準确,情感更加深厚。”這是一次真正在場的寫作,一次精神意義上的文學還鄉。也正是懷着這樣的鄉愁,作品忠實地感受、記錄着故鄉這片土地上的千年之變,從廣袤鄉村的社會變革,到人的變化和成長。從頭收拾舊山河,擊壤而歌,這是一部獨屬于西海固大地的中國史詩,一部新時代大曆史裡的英雄列傳。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9日 1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