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觀察|有一種文學 叫西海固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實習生 蔣瑞堯

看過電視劇《山海情》的人都對“西海固”這個名字不陌生。但或許有不少人并不知道,“西海固”這個名字背後的更多故事。首先,“西海固”早已不是某一個行政區劃的名字,而是一片宏闊地域的概括。但因其“苦瘠甲天下”的悠長曆史,西海固已成為人們對這個區域的習慣稱謂。

如今的“西海固”地域,位于六盤山腳下,涉及到甯夏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隆德縣、彭陽縣、泾源縣,以及中衛市海原縣和吳忠市同心縣、鹽池縣、紅寺堡區9個縣區。

“西海固”地處中國古代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沖撞融合地帶,是絲綢之路、蕭關古道的必經之地。六盤山地勢險峻,曆代兵家必争的軍事要塞,曆代王朝從未放棄對西海固的經營,戰國時期設烏氏、朝那縣,西漢置安定郡,北魏置高平鎮,北周置原州,明置固原衛,清升直隸州……古往今來,無盡的人事代謝、盛衰興亡在這裡輪番重演。戰國秦長城、蕭關、唐朝七關、安西王府、九邊重鎮……在這片土地上,城、堡、營、關,曆史遺迹遍地皆是。

豐富多彩的滄桑曆史另一面,卻是黎明百姓的苦楚生活。惡劣的自然生态(千山萬壑、十年九旱),閉塞的地理格局,生态滅絕式的開墾,加之戰争帶來的兵患匪禍,導緻在清末之季,這裡出現了“四望黃沙,不産五谷”、“赤地千裡,十室九空”的面貌。晚清左宗棠穿越西海固時,看到“赤地千裡,十室九空”的悲慘景象,發出“苦瘠甲于天下”的感歎。1972年,聯合國糧食開發署進入西海固考察,更是将其認定為世界上22個“最不适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文化觀察|有一種文學 叫西海固

▲ 曾經的西海固(攝影:季正)

1982年開始,國家實施“三西”扶貧開發計劃,西海固首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開發式”扶貧的先河。1997年4月,“閩甯對口扶貧協作”這一戰略決策問世。四十年來,西海固脫胎換骨,換了人間。2020年與全國各省地同步脫貧,邁入小康社會,結束了貧困數千年的曆史。

文化觀察|有一種文學 叫西海固

▲ 現在的西海固(攝影:季正)

脫貧帶來的不僅是經濟上的提升,還有精神面貌的改變,以及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故事,以及豐富的心靈世界。而這些,是文藝工作者最關注、也最易發揮表現的素材、對象。近幾年,除了“出圈”的影視劇《山海情》讓外界更多了解那塊土地上的故事,文學領域也開始出現不少實力作家、優秀作品。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卻成了一方滋養文學的熱土。

2018年,西海固土生土長的女作家馬金蓮,因短篇小說《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成為獲得魯迅文學獎的首位“80後”作家。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獎“駿馬獎”獲得者石舒清,其短篇小說散發出獨特的審美趣味,成為西海固文學中别緻的樣态。由石舒清擔任編劇的劇情電影《清水裡的刀子》曾入圍第八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編劇獎。以至于“西海固文學淺析”、“作為一種現象的西海固文學——兼論石舒清和馬金蓮的小說創作”等論文題目在網上可以輕易搜到。2011年,中華文學基金會授予西海固地域之西吉縣“中國文學之鄉”稱号,這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首個被命名為“文學之鄉”的縣。

60後季棟梁也是土生土長的“西海固之子”。他生長于“西海固”之同心縣馬高莊村,考上固原師專後,當過中學教師,在甯夏日報社工作多年,又被調往自治區政府參事室工作。季棟梁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大部分和甯夏西海固有關,比如《上莊記》《錦繡記》《海原書》《野麥垛的春好》等。2022年3月,非虛構作品《西海固筆記》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在文學圈有較好的反響。季棟梁說,《西海固筆記》是他付出最大耐心與敬意的一部,也是最溫情最慰藉鄉愁的一部。

西海固曾經“貧窮”到什麼地步?西海固為何如此貧困?在《西海固筆記》裡,季棟梁用拉家常、講故事的語氣,帶領讀者走入曆史深處,以豐富的生活細節,敞露了西海固令人震驚的貧窮與苦難。其中有不少是季棟梁自己的童年記憶。在回憶中,隻要花錢買的,西海固人都嫌貴,一盒兩分錢的火柴都不用,靠火草續火。有的家庭裡隻有一個碗;能兩人蓋一條被子就算享福了,多的是隻有一件老羊皮襖,白天穿,晚上蓋……;梳理完曆史,季棟梁從曆史轉入文化,從長城博物館到絲路古道,從安西王府到九邊重鎮,從紅軍長征登臨六盤山到将台堡勝利會師,告訴大家,在西海固貧瘠的土地上,沉積着悠久而豐富的文化底蘊。在“百萬大移民”、“脫胎換骨”等篇章,季棟梁則選取代表性的重大事件,描述了西海固農民在經濟上擺脫貧困之後,各方面的巨大變化。

在《西海固筆記》中,季棟梁用了不少篇幅,将自己記憶中的過往記錄下來,那裡有他對西海固最深的感情,也正是因為抹不去的印記。在西海固的苦,是無論多勤勞,都不一定能吃上飽飯的苦,而且總感覺這種苦日子沒有盡頭。孩子年幼時每天都要放羊、找草、拾糞、喂驢、馱水、推磨,有些粗重的活甚至和年齡都不比對,可也要幹,就是為了活着。

文化觀察|有一種文學 叫西海固

▲ 現在的西海固(攝影:季正)

也正是因為,曾經的貧窮刻骨銘心,也讓季棟梁對脫貧後發生巨變的西海固感到由衷的欣喜和自豪,“走到六盤山深處,它的美不亞于九寨溝。”改變的細節更展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上。為了在《西海固筆記》中寫出這些細節,從2018年4月開始,季棟梁讓兒子開車載着他重走西海固,從銀川到西海固各縣有400多公裡,往返三四十趟,慢慢走,細細看。一個人、一個房子、一段故事,甚至是探訪途中和朋友的對話,也被真實記錄了下來。

在西海固,曾經最大的問題就是缺水。以至于出現了“喊叫水”這樣的地名。在以往年代,季棟梁作為客人到農家串門,各家的熱情問候都是“喝水嗎”。有山村喝的是“雞叫水”,即每晨雞一叫人們就要和牲口們一起到山溝裡搶水。如今,水庫的建設解決了西海固的吃水問題。在中莊水庫,季棟梁遇到一位老人,他眯着眼睛蹴在水庫邊,他家離這二十多裡,一直順着水走來,“專門看水來的,”老漢感歎道:“哎呀,以前啊死水怕個勺勺舀,給水拉長工哩,沒見過這麼多的水,沒見過這麼清亮的水,看得久了,眼睛都清亮了。”

文化觀察|有一種文學 叫西海固

▲ 現在的西海固(攝影:季正)

對話季棟梁:《山海情》裡沒有的細節 《西海固筆記》裡可看到

封面新聞:西海固曾經那麼窮,在你看來,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季棟梁:這裡是黃土高原的丘陵地帶,山大溝深。十年九旱。貧困主要是缺水造成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這裡的六七八三個月是雨季,全是下暴雨,強對流天氣,水不但留不住,而且會造成水土流失,那些溝壑就是這樣形成的。隻要一下暴雨,山就開始滑坡。溝就變大變寬。每年降雨量就是在這個雨季,然後就沒有雨了。蒸發量很大。是以這裡曾長年非常幹旱。冬天有的地方會下雪,但是人吃水,地上全是苦鹹水就吃不成,而且地下幾乎沒水。

封面新聞:針對這個問題,國家相關的扶貧工程是如何具體針對解決的?

季棟梁:恢複生态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退耕還林、還草,引黃灌溉,封山禁牧,生态移民,以及小流域治水等。小流域治水就是對溝壑進行治理。比方說這個溝壑一下雨就水土流失,溝就越寬,路就斷了。現在就硬化水管道,做排水,建水庫、水壩,把水流到書庫裡,把水也儲存下來。這樣以來,西海固的自然生态大為改善,對氣候也産生了良性影響,降雨量由年均二三百毫米增加到七八百毫米。

封面新聞:西海固現在情況是怎樣的?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呢。

季棟梁:以前西海固的人都出去打工,現在西海固人基本都回去了,因為西海固這個地方有各式各樣的優惠政策。土地通過修梯田把坡地改為平地,現在産量非常高,再加上水也通上了,引黃灌溉,農業也越來越現代化。西海固這裡邊的幾個縣城都變得非常漂亮。

封面新聞:在當下,西海固出了不少好作家,像馬金蓮、石舒清,在文學圈非常受矚目。西海固也成為一個文學現象,受人關注。這很出人意外。你覺得這是為什麼呢?

季棟梁:的确如此。西海固的作家基本都出身于貧困之家,經曆過貧窮的生活。而且我還發現,西海固的不少作家一段時間的老師。你想西海固這個山大溝深,他到學校去以後可能一周回家一次,有的地方交通友善,可能今天早上教完書晚上就回家了,這個地方一開始基本就是住校。當然現在可以了,交通便利了。以前是一個村有一個學校,一個鄉有一個中學,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思考這裡的生活。

封面新聞:《山海情》電視劇熱播,也讓很多人對西海固這個地方有了更多的了解。你會不覺得人們對西海固的印象更新,節奏要慢于西海固的變化?

季棟梁:在西海固的一個大的扶貧方向就是生态移民:把西海固的人搬到沿黃地帶,有水的地方。《山海情》主要是講西海固移民,講閩甯協作。福建跟甯夏同時建設閩甯村。現在甯夏建了一百多個閩甯村,在靠近黃河、賀蘭山腳底下。《山海情》主要是以這個為背景。的确,這個電視劇對外界更多了解西海固,起到不小的宣傳作用。但不得不說,人們對西海固的印象改觀,比起跟西海固脫貧的進度,還是有些滞後。到現在,還是有許多人還是覺得這個是全國最貧窮的地方。我相信,随着越來越多的人到西海固了解以後,印象肯定會大為改觀。

封面新聞:就我的感覺,雖然西海固那個地方此前窮得久,窮得很,但是看當地作家寫的文學作品裡,還是能感受到那裡的生活,尤其是人,還是有一種很質樸幹淨的一面。

季棟梁:有人問過我,你們這個地方這麼苦,肯定一點快樂都沒有。我說,要是沒有一點點快樂,那地方的人肯定早都跑光了,哪還有這麼多人在那生存?艱苦的生活,肯定也有一些亮色。比如那裡的人普遍比較淳樸,雖然教育程度不高,但能自娛自樂,沒有過多的欲望。這麼苦的地方,在辛苦勞作之外,實際上西海固那個地方各種小曲比較多,隴中小調,信天遊,花兒等。

封面新聞:你這本《西海固筆記》算是扶貧主題的文學寫作,要寫好其實并不容易。

季棟梁:是的。必須要把脫貧的具體的故事講出來。光講一些資料,讀者可能沒多大感受。我避免寫得程式化、模式化,而要寫出細節,讓讀者自己去體會。比如我在書中提到,西海固有一戶養蜂人家。此前很多年從來沒有西海固養過蜂。因為植被不行,花也少。二十多年來都在四川養蜂。但這幾年他回到西海固養蜂了。在這邊效益挺好的。西海固地區這九個縣基本上都在六盤山腳底下,各種花特别多。還有一個細節是,西海固這個地方的人,此前因為家裡面貧寒,外面來人就會躲得遠遠的。現在你去了,他們會邀請你到在他家裡去作客。這是一種心态的精神狀況的變化。扶貧最終應該帶給人的變化是精神面貌,内心世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