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看國文課文《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當年讀中學的時候,初三國文課本裡有一篇文章, 名叫《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節選自曹雪芹先生的不朽巨作《紅樓夢》。

重看國文課文《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文中,門子向賈雨村獻上的“護官符”,所描述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顯赫勢力的四句話,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用今天一句時髦的網絡段子,叫作: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時隔二十多年,當我再次回頭來看這篇國文課文的時候,除卻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驕奢淫逸生活的震撼之外,還可以從文中的一些細節,解讀出一些全新的内容。

本篇文章,隻有兩個主人公,分别是門子和賈雨村。這篇文章,就是圍繞門子和賈雨村之間的對話展開的,如果同樣套用今天一個概念的話,可以了解為是門子争取到一個向賈雨村路演的機會。

門子為什麼要積極主動地和賈雨村相認、攀談?自然是想抱住賈雨村的那條粗腿,指望以後可以節節高升。

當賈雨村抛卻官階差别,帶着門子到自己的内堂密室之後,門子自以為自己迎來了人生的重要轉機,于是“路演”開始了。

話說門子向賈雨村路演,大緻分為三個核心内容:

一、叙舊

主要内容是讓賈雨村想起自己當年和他在葫蘆廟的點點滴滴的交集,想着打感情牌,迅速達到破冰的效果。

二、獻幹貨

門子所獻上的“幹貨”,自然是前文提到的描述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煊赫聲勢的那四句話。門子故作深沉、自作老成地把這四句話獻給初來乍到的賈雨村,就是想讓賈雨村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和利用價值,日後好得到賈雨村對自己的重用與提攜。

三、提方案

俗話說,不帶着解決方案的工作彙報,都叫瞎扯淡。

在繪聲繪色地向賈雨村描述完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盤根錯節的連理關系,和他們在當地的龐大勢力後,看到賈雨村“一時犯了難”,門子未免有點得意,繼續不慌不忙地把整個案件的來龍去脈、人情世故,如同剝絲抽繭一般解析得明明白白,并且提出了終極解決方案,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大家可以祥看原文。

第二天,賈雨村果然是按照門子所提出的方案,了結了此事。

如果單看這個結果,門子在賈雨村面前的一通表現,似乎是一場非常成功的路演。畢竟故交也認了,方案也被采納了,按理說自己應該入了賈雨村的法眼。

但是,門子卻沒能等來他所期望的結果。

等這樁案件了結之後,賈雨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後來到底尋了他一個不是,遠遠的充發了才罷。”

之是以如此處理,原文中給出的理由是賈雨村擔心“他對人說出當日貧賤時事來”。

難道賈雨村僅僅隻是因為怕當年的糗事敗露,才會趕走門子嗎?

顯然不是的。

如果我們仔細剖析這一系列過程,會發現,門子其實犯了很多“職場的大忌諱”,最終導緻聰明反被聰明誤、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首先,門子積極主動地去和賈雨村攀關系、獻幹貨、提方案,本身就是一種以小博大的行為,帶有很多賭博的性質。

試想,賈雨村和他之間既沒有什麼深厚的交情,兩者之間更不是實力對等的地位,但是門子卻在第一次和賈雨村交往中,就直截了當地把如何裁決這樁冤假錯案的詳細解題步驟給賈雨村講解得明明白白的。

事後,如果賈雨村照着辦了,那無疑是給門子留下一個可以利用的“把柄”。賈雨村這樣一個官場老狐狸,自然不會讓自己受制于這樣一個八竿子打不着的“故人”。

其次,從門子的視角來看,在他得意洋洋地向賈雨村“路演”之時,把話說得太滿,卻忘了以賈雨村的身份和地位,他所掌握的資訊和資源,是他這樣一個小門子所完全不了解的。也就是說,門子在“路演”之際,已經處于一個資訊完全不對等的境況之下。盡管他講的某些幹貨、往事,對賈雨村來說也有點作用,但是毫無疑問,他的那些斤兩已經被賈雨村一覽無餘。而他對賈雨村的認知還停留在當年葫蘆廟裡的一介書生。

賈雨村在了結此事後,同時做了另一件事,便是:“疾忙修書二封與賈政并京營節度使王子騰”

可見,賈雨村至少和賈家和王家關系非同一般。換句話說,就算沒有門子獻上的那點幹貨,賈雨村照樣會妥妥地把這件事“處理好”。

如果從這個次元來看,門子對于賈雨村來說,的确是有點“雞肋”的存在,甚至說身邊沒有他,比有他更有利。

而“可憐”的門子,還在自作聰明,天真地以為他對賈雨村進行的那一番表演,已經打動了賈雨村,可以助他完成階層突破。

再次,當年門子和賈雨村在葫蘆廟的那點交情,連塑膠紙友誼都算不上,尤其是對于早已在官場浸淫多年的賈雨村來說,他的眼裡隻容得下對他有用的人,對他沒有利用價值的人,隻會被他直接PASS掉。

說到底,門子的這點經曆,充分告訴我們,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在沒有絕對的資源和積澱的情況下,不要妄想着以小博大,更不要一下子将自己的底牌全部展示給對方,否則,你連自己是什麼原因出局都不清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