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中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葫蘆僧是誰

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首,有多個篇目入選國文課本,比如林黛玉進賈府,寶玉挨打,黛玉葬花,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等,林黛玉進賈府,有衆多人物描寫,語言,動作心理環境描寫都很到位,入選國文課本很正常,葫蘆僧亂判葫蘆案這一回,為什麼也能選入教材,葫蘆僧到底指的是誰呢?

我們再來梳理一下這回的主要情節,這一回目名為“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屬于紅樓夢中的冤假錯案,決定這個案件走向的是賈雨村和門子。賈雨村剛剛複官,上任之後就碰見這個棘手的案子,說它棘手是因為這個案子并不是新案,而是擱置了一段時間,按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之事,但是因為這個案件的兇手是薛蟠,情況就錯綜複雜了很多,這也是擱置下來的原因,如果秉公斷案,必然得罪薛家,如果循私那于心不忍。

紅樓夢中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葫蘆僧是誰

賈雨村三下五除二了結了此案,當然還要歸結于舊相識以前葫蘆廟的小沙彌,如今門子提醒。一張護官符讓賈雨村改變了主意,門子告訴他四大家族互相勾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仿佛給賈雨村開了竅,賈雨村是文人科考成功的,他身上有文人才有的恃才傲物,那些頂頭上司他也不放在眼裡,正因為如此才被貶官,原文是這樣說的

雖才幹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緻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紅樓夢中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葫蘆僧是誰

他被貶的原因是因為目無權貴,不懂得巴結,以緻被同僚看不慣,經曆過這一番沉浮,他深知權貴的重要性,經過門子的提點,在原則和前途面前,他放棄了原則。

雖然這個案子是賈雨村斷的,但是主意卻是門子出的,門子是賈雨村寄居在葫蘆廟的小沙彌,這個小沙彌腦子很活絡,深谙生存之道,葫蘆廟難以為繼的時候,就還俗當了官差。雖然他的身份地位低,但仕途上那套,他卻是賈雨村的老師,所謂葫蘆僧亂判葫蘆案,指令是賈雨村發出的,而且賈雨村曾經寄居在葫蘆廟,這裡的葫蘆僧是指賈雨村,葫蘆案,則是取其諧音,說明稀裡糊塗把案子結了。

紅樓夢中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葫蘆僧是誰

紅樓夢的故事以一僧一道開始,接着就是賈雨村和甄士隐的出現,一僧一道貫穿全文,總是在重要的場合出現,而賈雨村和甄士隐兩人則全程見證了賈府的興衰,書中最先被度化的是甄士隐,最後在急流津覺迷渡得度的是賈雨村,這兩個世俗之人,雖然不同于一僧一道兩個神仙,但是他們是這場“大夢”的見證者,120回中,賈雨村遞籍為民後,徹底醒悟,認為“禍淫善福,古今定理”,這一回目是“賈雨村歸結紅樓夢”,紅樓夢以甄士隐和賈雨村結束,他們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僧一道”。

在葫蘆僧亂判葫蘆案這個回目中傳遞給我們的是,法理大不過人情。門子之前是出家人,出家人講究的是廣結善緣,不殺生。人命關天的大事門子如此草率行事,出家人講究的良善哪裡去了? 尤其是賈雨村,通過這件事,更是抱緊了賈家和王家的大腿,臉皮一厚,心肝一黑,從此他的人生開始開挂,官運亨通,否去泰來。

紅樓夢中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葫蘆僧是誰

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門子遞給賈雨村一塊升官發财的敲門磚,但是賈雨村過河拆橋,找了個借口将門子遠遠發配了。這種現象不合理,這是不可避免的黑暗面,對于涉世未深的青年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養成時期,從來沒有體驗過生活的真實,早一些看到社會的黑暗面對于了解當時社會的環境,了解封建末世是非常有必要,我想這是入選教材的一個原因吧,讓孩子們明白,生活中不僅僅是鮮花和掌聲,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也是亂象從生。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這一回展示了全書的社會背景,同時因為這個案件,自然而然地将薛寶钗一家引進賈府,後來的事情才得以展開,賈雨村這個人物在全書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一回中,賈雨村由原來躊躇滿志的讀書人變成了賈寶玉讨厭的“祿蠹”,他的人生開始偏離正常的軌道,及到“身後有馀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之時,悔之晚矣,賈雨村,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