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米K50系列首發預定量出爐:成本效益天花闆,并不是空口無憑!

紅米K50系列首發預定量出爐

紅米K50系列首發預定量出爐:成本效益天花闆,并不是空口無憑!

從紅米K50系列正式釋出之後,熱度一直都沒有停下來,或許是因為價格上确實極具吸引力,又或者是産品本身的競争力很誇張,這都導緻其關注度很強。關鍵是新機已經開啟了預售,目前首發預定資料也已經出爐,目前紅米K40S來到了4.7W、紅米K50來到了13.63W,以及紅米K50 Pro版來到了2.46W,身為一款新機,資料确實很強。

要知道,在紅米K50系列沒有釋出之前,預約資料很快就突破了五十萬大關,可見其歡迎程度确實非常的大。如果消費者對新機沒有什麼興趣的話,也就不會有如此資料出現了。雖然有很多使用者一直認為隻是熱度高,實際銷量并不會高,但現在來看,實際資料已經擺在面前,相信會直接讓産品本身的争議聲消失。

紅米K50系列首發預定量出爐:成本效益天花闆,并不是空口無憑!

而且,紅米K50系列能夠獲得如此出色的資料,和産品本身肯定是脫離不了幹系,無論是紅米K40S的加量又降價,還是紅米K50标準版的2K分辨率,又或者是紅米K50 Pro搶先開賣了天玑9000處理器,這都是讓産品本身提升出色競争價值的存在。更何況,紅米K系列一直都被稱為成本效益天花闆的存在,那麼這次也算是繼續履行了這種方向。

同時筆者有一種猜測,那就是今年的紅米K50系列應該會繼續成為“焊門員”,而且也可以看出來,使用者對聯發科處理器的态度已經大幅度轉變,以前會覺得不夠強,現在沖擊到中端市場之後,卻引起了很多使用者的選擇,這在前幾年幾乎都看不到。

紅米K50系列首發預定量出爐:成本效益天花闆,并不是空口無憑!

最主要的是,天玑8100處理器的歡呼聲貌似更高,隻因為其測試資料顯示,功耗上和骁龍870處理器差不多,但是在其性能上,卻和骁龍888差不多,那麼體驗也就會瞬間提升很多,這也是很多消費者非常期待的地方。

成本效益天花闆,并不是空口無憑

紅米K50系列首發預定量出爐:成本效益天花闆,并不是空口無憑!

其實,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來,今年的紅米K50系列算是徹底坐實了成本效益天花闆稱号。而且簡單回顧三款新機的配置參數,優點在同價位附近幾乎都沒有什麼對手。首先,紅米K40S配備了67W快充、E4螢幕、120Hz螢幕重新整理率、主攝還支援OIS防抖以及在散熱方面進一步加強,屬于定位到千元手機市場中的中端機型。

其次,紅米K50标準版也不差,甚至是走量神機。更新了2K分辨率螢幕,即使是E4材質,但是支援120Hz螢幕重新整理率、DC調光,同時,還内置5500mAh的電池容量,以及支援67W快充,并且在拍照方面配備光學防抖,這也是非常難得的配置組合。

紅米K50系列首發預定量出爐:成本效益天花闆,并不是空口無憑!

最後,紅米K50 Pro也是很強,搭載基于4納米制程工藝的天玑9000處理器,這顆晶片配合MIUI13系統形成深度協同能力,在安兔兔的跑分能夠輕松破百萬。同時,内置5000mAh的電池容量,以及附送120W有線快充,可能是得益于小米P1晶片的下放,不到20分鐘便可以完全充滿,速度挺快的。更何況,還帶來了一億像素鏡頭。

重點是以上三款新機幾乎都配備了NFC、紅外遙控、雙揚聲器等功能,這也是保障成本效益的關鍵,那就是功能方面不用擔心有什麼缺失,是以也就導緻産品本身的競争力很強。

寫在最後

紅米K50系列首發預定量出爐:成本效益天花闆,并不是空口無憑!

從這次的預定銷量來看,紅米K50系列接下來的發展幾乎不用擔心有什麼問題了,同時也算是給友商帶來了壓力,一旦比不過,那麼發展上可能會變得很困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