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華調查|價錢真是貴,型号買不對,用上還受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老年人、殘障人士關愛服務體系”。《中國聽力健康報告(2021)》顯示,大陸中老年聽力障礙人口規模超過2500萬人,并呈進一步上升趨勢。助聽器已漸成中老年人群“剛需”。

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助聽器品質良莠不齊,存在廣告虛假、價格虛高等問題。另外,缺乏正确使用知識、缺少專業驗配人員等問題也嚴重影響了助聽器使用效果,甚至還可能嚴重損害使用者聽力。

警惕廣告虛假、價格虛高、驗配缺位

随着大陸老齡化程序的加速,助聽器市場需求旺盛,但其中暗藏不少問題。

部分助聽器涉嫌虛假宣傳。淘寶上銷量靠前的多款助聽器都宣稱具備“AI智能降噪”“12通道數字晶片降噪”“8場景自動降噪”“納米钛合金動鐵喇叭”等所謂“黑科技”功能。

專家表示,所謂“黑科技”的實際功能與專業助聽器效果相差甚遠。專業助聽器會根據使用者聽力受損的實際情況,在不同音頻波段上對聲音進行補償,幫助使用者實作正常聽力。“一些所謂‘黑科技’助聽器,本質就是個喇叭,隻能線性放大聲音。”

部分助聽器價格虛高。青島某商貿有限公司銷售人員身穿白大褂在當地一家大型醫院設立銷售點,謊稱産品為丹麥進口且功能先進,以高價銷售國産助聽器。

記者從甯波市鄞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此前在市場檢查中,該局發現有助聽器企業存在價格虛高問題。

專業驗配缺位,商家誤導風險高。天貓“新聲旗艦店”客服人員稱一款型号為B80P的助聽器使用前不需要驗配。但記者發現,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上,該産品編号“閩械注準20182190118”的注冊證基本資訊中,“适用範圍/預期用途”一欄标明:“經驗配,供氣導性聽力損失患者補償聽力用。”

還有多家助聽器網店客服人員向記者表示,所售産品“一鍵操作、無需驗配”,即買即戴。一款售價80多元的助聽器客服稱,該産品有兩個檔位,“哪個檔聽得清就用哪個檔”。一款售價近500元的耳内式助聽器客服人員則告訴記者,操作隻需調節音量即可。

當記者提出使用者戴一段時間後感覺不适的問題時,多家網店客服人員都稱:“不舒服是因為長期耳聾習慣了安靜,适應适應就好。”

“助聽器屬于醫療器械。”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天津市耳鼻喉科研究所所長王巍提醒,未經專業驗配不僅可能無法實作助聽效果,還可能因裝置将“噪聲放大”,對使用者殘餘聽力造成不可逆損傷甚至緻聾。

新華調查|價錢真是貴,型号買不對,用上還受罪……

一名醫生正為市民義診。新華社記者 劉潇 攝

“誰家回扣多就賣誰家的”

記者調查發現,助聽器在銷售使用相關問題亂象背後,存在多重原因。

——認知偏差。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專家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兼助聽器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郗昕指出,市面上可以直接買到專為老年人看電視、聽遠方而開發的個人聲放大産品,無須專業人士介入,這屬于輔聽器,并不等同于助聽器。

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何甯說,佩戴助聽器前的驗配調試有一套專業的評估流程。專業驗配師要根據被測人生成的聽力曲線記錄評估其在各頻段的聽力損失分貝數,據此為其選擇不同頻率的助聽器。

中國聾人協會主席楊洋表示,一般消費者、使用者往往并不了解助聽器是一種醫療器械,使用時應進行專業驗配才能保證效果和安全。這導緻不少年輕消費者認為“貴就是好”,而老年人則往往認為“随便買個戴就行”。

——暴利誘惑。上海某助聽器公司的一位核心業務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出廠價不到千元的國産助聽器,中間商加價後在市場上可以賣到上萬元。甯波某助聽器公司售價為12590元/個的助聽器進貨價實為1932.3元/個,售價為38900元/個助聽器進貨價實為4864.65元/個。

——缺少驗配專業人員。目前大陸各級助聽器驗配師持證人員僅萬人左右,難以滿足市場需要。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李艮平說,部分助聽器驗配師資質不夠或經驗不足問題突出。

記者發現,有驗配人員僅經過助聽器廠家簡單教育訓練即上崗,不符合相關職業技能标準要求。這些人往往“誰家給的回扣多就賣誰家的助聽器”。

——行業相關規範與監管不到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上《圖解:關于助聽器你需要了解的知識》一文中強調:助聽器不可以随便購買,一定要到醫院耳鼻喉科和專業聽力機構驗配。且要定期複診、定期調試助聽器才能達到最佳補償狀态。但記者也發現,對助聽器是否應該驗配後使用,并沒有規範限制。

對驗配人員職業資格也缺少剛性限制。重慶市渝中區一家助聽器店店員告訴記者,驗配師沒證可以上崗,“自己慢慢摸索,在店裡邊配邊學。”

記者從多地監管機構了解到,現行《電聲學 助聽器通用規範》國家标準釋出于2010年,難以與目前技術進步、産業更新節奏相比對。此外,驗配專業服務标準則尚未釋出。

新華調查|價錢真是貴,型号買不對,用上還受罪……

志願者為老人佩戴免費的助聽器。新華社發(湯德宏攝)

改變“不好用是以不願用” 專家建議提升行業規範水準

據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2018年釋出的一份調查報告,大陸65歲以上人口中,應該配戴助聽器而實際佩戴并從助聽器中獲益的比例僅為6.5%。

王巍表示,不少老年人因曾有佩戴未經驗配的助聽器感到嚴重不适的經曆,對助聽器産生較大心理抵觸,不再佩戴助聽器。提升驗配使用助聽器規範化水準,不僅有利于提高應佩戴助聽器人群的獲益率,更有助于預防和及時緩解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

中國殘障人士輔助器具中心品質監督處張紅表示,目前聽力輔助器具無标生産的産品較多,缺乏核心競争力,不利于産品高品質、多樣性發展。長此以往将導緻整個産業結構失衡、發展受限。目前聽力輔助器具的服務标準隻有3項,且都沒有正式釋出,聽力輔助器具大部分屬于醫療器械,有的甚至需要植入人體,這更需要有服務标準的規範和限制,以達到行業内的統一,提升行業從業人員服務的專業性和規範性,以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天津聾人協會主席陳華銘表示,比照目前市場需要,一方面,大陸助聽器驗配師、聽力師等專業人員還存在不小的缺口,另一方面,助聽器驗配師證書又存在缺乏含金量等問題。建議進一步規範各省區市的教育訓練考核頒證制度,建立助聽器驗配師持證上崗制度和更嚴格的監管督查制度。

新華調查|價錢真是貴,型号買不對,用上還受罪……

記者:周文沖、黃凱瑩、尹思源、餘相瑾

編輯:傑文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