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王義尚:遠去的糧囤

青未了|王義尚:遠去的糧囤

遠去的糧囤(散文)

文/王義尚

糧囤(盛糧食的器具),對于上世紀的農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的記憶中,家家都有盛糧食的囤。最早是用木質枝條編制的糧囤,後來又以水泥制作的缸或泥土燒制的大甕替代了條編的糧囤。都是高一米左右,一個個像大肚羅漢,一年到頭都是站立在靠牆角或不起眼的地方。

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以生産隊為基礎的農業生産還比較落後,因糧食産量很低(每畝200斤左右),處于經濟困難時期,地瓜是維系魯西南農民生命的救命之物,多數村隊都以栽種地瓜(蕃薯)為主糧,秋天收刨後分給各家各戶曬地瓜幹。記得我家當時有3個糧囤,每年都盛滿曬幹的地瓜幹,就是做為全家的口糧。那時每到冬春季節,一日三餐都是靠地瓜家族唱主角。一早一晚鍋裡煮的全是地瓜葉與地瓜幹面熬的稀飯,中午是地瓜幹面摻粉碎的地瓜秧蒸的黑窩頭,拿着粘手吃起來粘牙,就這一年到頭還總是吃不飽。

青未了|王義尚:遠去的糧囤

到了八十年代,實行了生産責任制,糧食産量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小麥和玉米連年增産,家中原來的糧囤又換成了糧缸和大甕。糧缸用水泥制作,大甕是從外地人販來購買的,一個大甕就能盛500斤小麥。蓋子起初是用長方形木闆拼湊成,因木蓋容易鑽進蟲子,後來又改用模子脫成半圓形的水泥闆,待凝固幹好後,兩塊闆對接缸口(或甕口)便密閉嚴實了許多。

每到夏末秋初天氣悶熱潮濕,都要選個好晴天将打下的糧食(麥子)攤在場院裡晾曬半天,炎熱的午後糧食被曬得燙手,趕緊堆成堆揚淨裡面的雜質,趁熱氣未散裝入準備好的缸和甕,為防止反潮發黴,裡面預先加一層塑膠袋,等倒滿糧食後紮緊塑膠袋口,不大會兒的功夫,就将一季的收成全部裝入糧囤了。俗話說“囤裡有糧,心中不慌”。但那時一般都是人口多,産的糧食少,一年四季要差将近一半的口糧,唯有以地瓜面窩頭和野菜填補空缺。說實在的,那時除了春節之外,很難吃上一頓白面饅頭,就是有玉米面的也難得吃上三兩個。

進入21世紀,農業生産技術迅速發展,機械化普及,小麥(玉米)畝産多數都已超千斤,再用甕作為糧囤就遠遠不夠了。而曬糧又費時費力,農民們也開始轉變思路 ,把收獲的小麥直接賣給糧店或收購糧食的糧販, 既友善快捷減少了黴變,又避免了蟲子食老鼠拉,盡享豐收後的喜悅之情。

日月更替、世事變遷,作為人們記憶中的糧囤已成為曆史,如今已淡出人們的視野,多數家庭早已不再有它,距人們的生活也漸行漸遠。記得有位詩人曾這樣寫道:“多年以後,你仍會是世界上最溫柔的夫妻,可她已經遠遠地離開,無論你在做什麼,她都不會知道。知道了,她也不會再回頭。”為什麼,因為它後悔自己在那個艱難困苦的年代,是僅供人們裝點門面、空空如也的一個物件,面對饑餓卻束手無策,不能像菩薩一樣保佑芸芸衆生。

青未了|王義尚:遠去的糧囤

【作者簡介】:王義尚(筆名冬蟲夏草),1957年生,政府職員、中共黨員。曾受聘于山東菏澤新聞學院《記者搖籃》報編輯部副總編。自1979年在部隊發表作品,已發表作品3000餘件。作品散見于《菏澤日報》《大衆日報》《牡丹文學》《作家與讀者》《現代作家文學》《時代文學》《文筆精華》《世界詩歌文學》《大西北詩人》《北極光》《文學縱橫》《當代華語名家文選》《當代文學精選》《參花》《東方典藏.金榜名篇——四十年文創成果精品選粹》《新世紀大愛文學.作品精選》《中國鄉村詩選編》等報刊、雜志等一些文學網站近百家,獲省、市級表彰獎勵80餘次。作品多次入選《齊魯文學作品年展》,散文《春到月牙灣》,2021.8月入選四年級國文閱讀教材上冊。系山東省作協會員、山東散文學會、菏澤市作協、中國作家網會員,中國詩歌網藍V詩人等,江山文學網簽約作家,定陶區作協理事。

青未了|王義尚:遠去的糧囤

圖檔編輯源于網絡

壹點号 冬蟲夏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