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冷門”首現政府工作報告

△ 資料圖:古籍修複師正在做修複工作。

在2022年國務院工作任務中,豐富人民群衆精神文化生活仍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令學界眼前一亮的是,就這一話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提及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還首次将“古籍保護”列入報告。

202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于“豐富人民群衆精神文化生活”明确: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在業内看來,這是從國家層面向全社會發出的号召,呼籲大衆加強對古籍文化價值認知與保護意識。

後勁不足現狀突出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向《中國報道》記者指出,近年來,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後,廣大古籍保護工作者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古籍保護工作得到顯著提升。

但與此同時,王巍坦言,古籍的儲存狀态日漸下降,古籍保護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 古籍修複師示範修古籍。來源/我們視訊

古籍保護,即為使古籍免遭自然和人為的損毀,延長古籍儲存期限和使用壽命,盡可能保持其原來形态的技術和措施。王巍指出,古籍保護與修繕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這不僅需要專業的知識儲備,同時也對技能有着較高的要求。

《中國報道》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0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到大陸古籍保護存在現存古籍底數不清,古籍老化、破損嚴重;古籍修複手段落後,保護和修複人才匮乏,大量珍貴古籍流失海外等突出問題。

《意見》提出在”十一五”期間大力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記者注意到,這是大陸首次由國家主持開展的全國性古籍保護工程。之後,《公共圖書館法》等陸續行業法規出台,古籍普查、資料資源庫、修複、微縮複制等有關古籍保護工作陸續得以落實。

“這15年間,古籍保護的流程逐漸有了規範性。”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說。她向《中國報道》記者介紹,15年前,人才的困擾成為古籍保護工作推進的牽絆。

據當時初步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古籍藏量3000萬冊件以上,需要修複的古籍超過1000萬冊,而圖書館系統專業修複技師不足100位,這些技師職稱以中級初級為多,學曆以高中、大專為主,年齡多40歲以上。“掌握古籍鑒定技能的專業人員更少,不超過兩位數,且大多集中在古籍藏量較大的公藏機構和私人藏家及拍賣公司等處,培養一個成熟的鑒定人員比修複師難度更大。”陳紅彥說。

不過,令她感到欣慰的是,經過15年的努力,通過在職教育訓練、師徒傳承、高校教學設定相關課程等途徑,目前修複師數量增長至1000人,修複的科學化、規範化的程度也得到了提升。

盡管如此,王巍仍存擔憂:“真正能修複古籍的人跟浩如煙海的古籍相比,還不充分,杯水車薪。”

包括王巍、陳紅彥在内的多位學者都提到,古籍保護領域亟待清晰認識的問題是:目前專業古籍保護的人數提升速度緩慢,可持續發展的後勁不足。

缺乏統一學科

不同于單一的知識儲備,古籍保護是多學科知識技能的綜合體。以其中的古籍修複為例,這一行業的從業者不僅需要熟練掌握修複技能,還需中國書籍史、目錄學、版本學的知識儲備,同時從業者的分析研究能力也需要生物學、化學和實體學科基礎知識的加持。

陳紅彥坦言,綜合來看,這15年裡,古籍文獻鑒定以及相關的古籍整理等人員并未得到有效增長。在長期的觀察中,她注意到,與古籍保護相關的内容都散落在各個學科之下。

陳紅彥舉例說,近10年中山大學、複旦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成立古籍保護研究院開展研究所學生教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高校開設研究所學生方向,與原有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文化遺産系一起,逐漸形成從中專到碩士博士研究所學生的人才培養體系。

△修複師對修複的古籍錘平,避免内頁凹凸不平。

“但是這些大多是在中文、曆史等學科下設立的二級學科,課程設定無法滿足古籍修複、保護、鑒定編目、整理研究等工作跨學科知識背景的需要。”陳紅彥向記者表示。

2022年全國兩會,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陳紅彥準備了兩份提案。其中一份就是關于将“古籍保護學”作為一級學科的提案。她在提案中指出,古籍工作,涉及專業廣泛、零散,目前無法在一個學科專業涉及,這導緻工作技能無法全過程貫通,造成資源浪費。

設立統一學科成了業内對于這一行業培養行業人才的普遍共識。此前,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主任宋俊華也在提議建立非遺學科時點明:“目前大部分非遺研究專家依然分散在美術、音樂、舞蹈等諸多學科,并未統一到非遺這個學科中來,相關的研究成果也無法彙集到一起。”他建議将諸多涉及到非遺學科的内容都統一至非遺學科下。

按照陳紅彥的說法,古籍保護計劃已經開展了15年,古籍保護學所需的教學科研力量已基本具備,古籍保護學的研究和學術支撐逐漸建立。中山大學、天津師範大學申請的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對設立“古籍保護學”為一級學科也開展了調研,“古籍保護學”學科建設勢在必行。她建議,可在有一定基礎的高校試行。

讓古籍“走出深閨”

《中國報道》記者注意到,近7年,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利用始終列位于推進改善民生的政府任務中。

而在今年,“古籍保護”首次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問題同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點名”,“算是給業内提振了信心。”王巍告訴記者,古籍保護工作是個“坐冷闆凳”的行業,公衆也對這一領域關注、了解得不多。

“不了解、關注不夠”,則造成散落在民間的古籍損壞或是流失。王巍認為,提高公衆對古籍、文物乃至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意識是關鍵。

陳紅彥也指出,保護利用好中華古籍,也能增強文化自信。她表示,保護古籍固然重要,古籍價值的多元化利用也很重要。

記者梳理發現,國家層面上曾就這一問題多次予以明确。在2017年大陸的首個古籍保護五年規劃中就提到讓古籍“走出深閨”,走進大衆視野,進而為古籍保護工作提供内在的持續動力。

△ 待修複的古籍。

此後,到2021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中也針對此問題提出,到2025年,人民群衆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顯著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産服務當代、造福人民的作用進一步發揮。

王巍提到,現有的古籍、文物研究的成果應該主動拉近與公衆的距離,“而不是隻在書齋裡發揮其價值。”數字化複刻、短視訊推廣古籍保護理念、漫畫等在他看來都是向公衆普及古籍保護工作的良性嘗試。

在王巍看來,無論是去年的“中國考古百年”還是今年對“古籍保護”的重要“點名”,都意味着曆史文化領域在當下正處于黃金時代。

今年兩會上,王巍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建議:設立“中國考古日”和建一座“中華文明主題樂園”。他向記者表示,通過普及考古知識、宣傳考古成果的活動和考古研究學術活動,能夠提高公衆對考古學的認識,讓更多人對考古、曆史文化感興趣,也有助于将專業領域的研究成果轉化為文化産品和社會常識,豐富人民群衆的精神文化生活。

撰文:《中國報道》記者 邱 慧

圖檔來源:新華網

責編: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