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前是我自欺欺人,今天我向所有電動車道歉

以前是我自欺欺人,今天我向所有電動車道歉

最近想必各位司機們看到這個圖大概都會心一笑,近日國際形勢動蕩,油價暴漲,再一次将一個難題推到了台面上,這個時候我們到底應該買油車還是買電車?

據了解,下一輪成品油價調整将在3月17日24時進行,3月8日是10個工作日統計周期的第3個工作日,原油變化率24.01%,預計上調油價1040元/噸左右,已遠超上調紅線,折合升來看,約為0.78-0.94元/升的漲幅,意味着95号汽油将步入9元時代。

前幾天,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晖在微網誌發文表示:國際油價漲到130美元/桶,95号汽油将進入9元時代, 按照加油50升計算,要花費超過450元。按照5年10萬公裡計算,智能純電汽車所消耗的電費比油車油費能省大概8萬多,差不多等于四個LV或愛馬仕入門款包包了。

以前是我自欺欺人,今天我向所有電動車道歉

這種情況我深有體會,以我的寶馬3系來舉例,60L的油箱我一般剩下10L左右去加油,前兩天在我加滿油的時候,我老婆說你加一次油就用掉了我一瓶SK2了,你什麼時候換電車?

沈晖的言論同樣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評論:“尊貴的新能源車主們,以前是我不識擡舉有眼不識泰山了,我道歉”,有網友表示,“新能源車主的快樂我們不懂”,還有網友提出,“現在加1回油,就夠你買一台自行車,加4回油,就夠你買一台電動車了。”

以前是我自欺欺人,今天我向所有電動車道歉

有網友更是用一首打油詩強勢總結:“92加滿,幸福美滿;95加滿,傾家蕩産;98加滿,小康富産。”

當然也有一些網友表示,從成本的角度分析,電動車确實比油車更有優勢,但這樣的前提在于這台車的電動車需要更換電池嗎?費用貴嗎?還有5年之後電車貶值率和油車貶值率誰高?這能抵消中間的差價嗎?

威馬汽車就此利用威馬W6為大家算了一賬,以同級熱門SUV舉例,以10年20萬公裡來計算包括購置稅、保險費用、保養費用、電費油費等,得出全生命周期節省下來15萬+的費用,和購車費用相當。

以前是我自欺欺人,今天我向所有電動車道歉

個人認為,從使用成本來看,目前電動車确實值得去購買,但也要擦亮眼睛去分析選擇。最近,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晶片短缺、動力電池原材料大幅上漲,加上俄烏關系惡化推高大宗商品價格且而短期内這種局面短期看不到盡頭,很多新能源車企都進行了價格上的調整,包括特斯拉、小鵬、比亞迪、廣汽埃安等多家車企陸續宣布漲價,比如說特斯拉Model Y的高性能版就足足上調了1萬元,新能源汽車價格将會面臨更大的壓力,漲價或将會成為常态化。

不僅是價格上漲,傳遞周期也變得更為漫長,據特斯拉官網顯示,目前在售的Model 3全系以及Model Y長續航版預計傳遞時間為16-20周,也就是說4-5個月,Model Y後輪驅動版和高性能版最長交車時間也分别達到了14周和16周。由此計算,如果現在購買特斯拉Model 3,至少要到6月份以後才能提車。

各家新勢力也紛紛延長了傳遞時間,以小鵬P7為例,480km續航版本大概需要6-7周,670km續航版本則為8-9周,而此前僅需要4-6周。除了小鵬和特斯拉外,蔚來預計傳遞時間為8周,而理想預計5-7周。

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我覺得并不是一個非你即我的關系,從目前的能源布局來看,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仍然壓力巨大,兩者之間的博弈遠比市場想象的要複雜,但油價暴漲以及國際關系不穩定或許會成為大家投入到新能源汽車中間的催化劑。

相比于貴價的電動車,現在或許是投入平價電動車的好時機。首先平價電動車的購入成本較低,能大大縮短成本回收周期;其次,平價電動車中價格浮動的趨勢較小,比如拿2月銷量來看,哪吒汽車銷量為7117輛,同比增長255%,異軍突起超越蔚來和小鵬,成為銷量亞軍。

以前是我自欺欺人,今天我向所有電動車道歉

雖然受春節假期及晶片、電池供應鍊緊張等方面的影響,零跑汽車2月份的銷量近乎腰斬,但傳遞量為3435輛,同比增長447%。在上一年融資超過4億美元的新勢力老牌選手威馬汽車在2月份的銷量也相當不錯,傳遞同比增長309.8%,并且他們旗下的A+級轎車全新E.5也将馬上推出,進一步進軍年輕家庭。從乘聯會公布的資料中不難發現,2021年中國造車新勢力車型銷量排名中,除了蔚小理三家龍頭、走平價市場的産品哪吒V、零跑T03和威馬EX5銷量都明顯上升擠進前十,不難看出解決出行剛需的平價産品更受目前消費者青睐。

最後一句話總結全文:油價還會繼續漲,電動車可以買但要擦亮眼睛,車不是股票,别幹那買漲不買跌的傻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