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和晶片短缺等多方面的影響,最近幾年國内的汽車市場行情并不樂觀,不少主流汽車品牌的銷量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滑。據乘聯會資料顯示,2022年2月國内汽車零售量為124.6萬輛,環比下降40%。除了外部因素的影響之外,行業布局也是影響銷量的一大方面,在燃油車市場銷量萎縮的情況下,新能源市場表現則較為出色,2月銷量達到27.2萬輛,同比增長180%。

縱觀整個汽車市場,其實不難發現産業布局的重要性,無論是像大衆這樣主流的合資品牌還是像吉利這樣的自主品牌都在經曆産業轉型的陣痛期,由于缺少能夠提供銷量支撐的新能源車型,長期穩居銷量第二的上汽大衆和長期穩居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的吉利汽車在銷量排名上都被比亞迪所取代。
在電動化發展趨勢愈發迅速的市場背景下,除比亞迪之外的主流合資品牌都出現了銷量疲态,比如大衆和吉利的銷量組成當中大部分都是燃油車,傳統燃油車的産品架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新能源車型的發展,是以市場佔有率也逐漸被蠶食。
而得益于出色的産業布局和在新能源市場積累的品牌影響力,比亞迪的銷量則在今年實作了逆市上漲,并且銷量增幅呈爆發之勢。比亞迪在2022年2月份的銷量達到了90268輛,其中新能源銷量為87473輛,同比增長高達764.1%。
堅持EV和DM車型均衡發展的比亞迪一直在以出色的銷量表現證明其決策的正确性。2月份的新能源銷量當中,EV和DM車型幾乎各占一半,EV車型銷量為43173輛,DM車型銷量為44300輛。最近火爆的宋PLUS DM-i也為比亞迪的銷量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除了賽道的正确性,比亞迪的産品布局也十分合理,并且依靠強大的技術實力背書,比亞迪一直在推陳出新,源源不斷的新車為比亞迪提供了無限的銷量增長空間。從王超系列到海洋系列,再加上即将大力發展的騰勢品牌和下半年推出的高端品牌,比亞迪基本上可以覆寫所有主流價格段的車型。
在其它主流自主品牌都陷入了缺芯少電的尴尬局面之時,比亞迪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和比亞迪的産業前瞻性有很大的關系,比亞迪的産業鍊布局有着極大的優勢,其不僅擁有電池的研發和生産能力,還有IGBT晶片和電驅的研發和生産能力。領先的技術能力為比亞迪的産能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市場的高速發展,比亞迪也逐漸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在産能上,比亞迪也早有準備,已經投産的比亞迪生産基地有4個,而未來還将新增合肥、撫州、鄭州、濟南4個制造工廠。合理的産能布局能有效解決産能不足的窘境,極大提升銷量上限。
以目前的市場發展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早已經勢不可擋,再加上油價的日益高漲,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意願也愈發強烈。據知名機構預測,2022年中國市場新能源銷量将突破300萬輛,并且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将超過30%。從古至今,都是時勢造英雄,隻有順勢而為才能成就一番大業,而比亞迪無疑就是新能源時代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