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優化新冠病毒檢測政策,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日前決定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已制定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
什麼是抗原檢測?自測陽性怎麼辦?能否替代核酸檢測?依據方案,記者采訪權威部門專家作出解讀。
1
什麼是抗原檢測?
病毒是否入侵人體,目前主要有三種方法來檢測:核酸檢測、抗原檢測和抗體檢測。前二者都屬于直接檢測病毒的方法。
相比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的速度可以更快,操作也更便捷,但準确度較低,一般用于感染早期。疫情發生後,多國在公認核酸檢測為新冠病毒檢測“金标準”的同時,也推廣了抗原檢測,将之作為一項有效補充。
根據《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抗原陽性結果可用于對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選用的抗原檢測試劑須經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準許。

2021年9月6日,新冠流感聯檢試劑盒在上海投産分發,這是從業人員在實驗室内進行産品驗證。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2
哪些人群适用?
上述方案規定了抗原檢測的适用人群:
一是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伴有呼吸道、發熱等症狀且出現症狀5天以内的人員;
二是隔離觀察人員,包括居家隔離觀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離觀察、封控區和管控區内的人員;
三是有抗原自我檢測需求的社群居民。
根據方案,社群居民有自我檢測需求的,可通過零售藥店、網絡銷售平台等管道,自行購買抗原檢測試劑進行自測。
3
能否替代核酸檢測?
國家衛生健康委特别說明,核酸檢測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診依據,抗原檢測作為補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篩查,有利于提高“早發現”能力。
換言之,也就是推進“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的監測模式。
根據方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具有核酸檢測能力的,應當首選核酸檢測;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可以進行抗原檢測。
隔離觀察人員和社群居民進行抗原檢測,應當認真閱讀說明書、規範操作。疑似人群抗原陽性及陰性結果均應當進行進一步的核酸檢測。抗原陽性結果不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診依據。
2022年3月11日,吉林市船營區大東街道一核酸檢測采樣點,從業人員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采樣。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4
抗原自測陽性怎麼辦?
根據方案,抗原自測陽性的人員,不論是否有呼吸道、發熱等症狀,應立即向所在社群(村鎮)報告,由社群(村鎮)聯系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人員轉運工作指南,将居民轉運至設定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
同時,陽性人員使用後的采樣拭子、采樣管、檢測卡等裝入密封袋一并轉運至醫療機構作為醫療廢物處置。
抗原自測陰性但又有症狀的人員,根據方案,建議盡快前往設定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進行核酸檢測;如不便就診,則應當居家自我隔離,避免外出活動,連續5天每天進行一次抗原自測。
來源:新華社
記者:董瑞豐、徐鵬航
監制:牟彥秋 黃林昊
編輯:劉怡然
校對:趙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