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千百年來,鴨綠江上過客匆匆。豐富的曆史文脈,使得丹東——這座鴨綠江邊的小城,不僅成為進入東北大地縱橫交織的時空的切口,也成為了一個國際化的、多文化交流與沖突的邊界要塞。

3月12日,聚焦于“地方”與“邊界”的展覽“從安東到丹東:鴨綠江上的木筏、斷橋與過客”在十點睡覺藝術空間開幕。展覽由建築師、藝術家梁琛策劃,展出岡田和裕、何翔宇、紅杏、賈藹力、梁琛、梁睿、譚振邦、鐵筆山房、王甯德、尹吉男、張推推、趙亮、方志小說工作組、繪造社、孫海霆、張爍,16位/組丹東籍和非丹東籍的不同視角的藝術家及小組的創作及項目。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從中朝地台到郯廬斷裂帶,長白山的火山運動到鴨綠江的形成,從戰國時期燕長城的修建到滿清“龍興之地”的柳條邊,上遊順江而下的原木木筏到下遊木材交易的江口“木都”,從甲午海戰(1894-1895)到日俄戰争(1905-1906),日本殖民者1904年強築安奉鐵路進入中國的首站到1945年敗撤中國的最後一站,從1950年被美軍炸斷的鴨綠江大橋到戰争勝利後通達北北韓的重要口岸,從1965年前的“安東”到1965年後的“丹東”,大唐的安東都護府到社會主義盟友國的“紅色東方”,從建國前以貿易、絲綢等手工業為先導,到建國後成為輕工業明星城市,再到現在網紅旅遊城市的崛起——丹東,是東北亞視角下的“中心”,亦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觀展現場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觀衆在王甯德作品《對岸》前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觀衆在梁琛作品《阿萊夫No.1》前

展覽“從安東到丹東:鴨綠江上的木筏、斷橋與過客”呈現出不同時代的作者們基于丹東進行的小說、詩歌、繪畫、攝影、影像、裝置等媒介的創作。既注意呈現丹東籍作者的内部視角,也關注非丹東籍作者的他者觀察。參展者有紮根丹東的文史檔案研究小組、長期關注地方文化的駐留創作者,也有出生于安東的日本作家。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鐵筆山房”作品

鐵筆山房,原是一家印刷局,它曾經為鄧鐵梅的抗日隊伍印制鈔票(俗稱“鄧票”)。後來,“鐵筆山房”變成了一頁紙,沉寂在了解放初期(1950年)安東工商業戶的登記簿裡。1965年,為了中朝友誼安東改叫丹東。而民間,一些人還是喜歡叫安東,他們湊在了一起,用了“鐵筆山房”作為工作室,于是有了《安東曆史影像志》,并開啟了一段尋找收集講述安東故事的旅程。

而在虎年春節期間圍繞丹東進行14天藝術駐留的方志小說工作組,駐留成果以“展中展”的形式,以三個策展人的三種叙述依次呈現,猶如一部小說的三個章節,或者是一部小說的三種演繹。策展人、藝術家與寫作者之間反複溝通與協作,通過三次策展,試圖呈現一個多重時空的“安東-丹東”。

1979年出生在丹東的賈藹力,繪畫帶有一種自由的叙事性,并探索這種自由的叙事性中潛藏的解構意義的可能。賈藹力試圖通過繪畫把手中的資料如曆史、現場、人物等素材自然地舒展開來,并連通我們當代的視角,以當代人的價值觀念與情感記憶複歸曆史的碎片。建築師梁琛關注一個确定集合(具體概念、物體、空間等)在時間上長時段、多時段、大尺度的流變與時空積累。自2013年開始,梁琛在對家鄉遼甯丹東長時段、多時段的觀察研究與自我分析中層層推進,建構起他創作的起點和源泉。基于近年來在丹東、額爾古納、新疆等地豐富的地方文化研究和建築實踐,梁琛亦發起了以藝術、建築、人類學等跨學科研究為基礎的“邊界計劃”。聚焦于知識生成與交換之前沿的邊境地帶,他試圖以跨學科的視角管窺更為廣闊複雜的文化、曆史、語言和社會心理的邊界。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張推推 《綠江》

參展者嘗試以不同媒介方式來創作,并試圖挖掘丹東曆史變遷中的文化記憶。青年詩人紅杏多年來緻力于更具當下性的詩歌現場實踐,其作品《我在家鄉或許迎來爆炸》選擇用同名詩歌作為藍本,盲文裝置作為主體,并配合整首詩的朗誦音頻共同呈現。平面設計師張爍則以尼龍織物、棉織物為媒介,張爍以丹東100多年曆史變遷中各個時期的文字元号,參照對應時期的内容傳播、銷售物料的視覺特色,組織出融合了各個時期混雜記憶的“歡迎來到安東”混合視覺場。影像藝術家張推推以身體行為的方式介入創作,在作品《綠江》中,張推推把一塊長度21m的布撕成兩段又再次縫合,用針線外化出“分界線”,以自己的身體橫跨“江面”。

建築設計師梁睿作品以鋁制飯盒為載體,試圖重新仿生集體生态環境下的去個人化和重複性。用生産資料——燃燒過的煤炭,所産生的氣味來連結參觀者的記憶與知覺。1937年出生于安東的岡田和裕,曾擔任報紙記者和編輯,他的作品内容均以滿洲和滿洲國為主線,以其出生地安東的發生事件為素材。後來回國後,他以當年發生在安東的故事為背景,寫下了《滿洲安甯飯店》 。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孫海霞 《孫海霆,《丹東,二〇二一年第四季度》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趙亮 《江邊》

參展作品既有包含對中朝邊境進行的詳實影像記錄,也有對北韓國家景觀的想象。丹東籍影像藝術家王甯德的作品《對岸》,作品圖像即來源于一張在北韓對岸拍攝的照片。1986年出生于一個鴨綠江畔的中朝邊境小鎮的何翔宇,将在邊境地帶的一處黑市上獲得的多件廢銅絲、生鏽的管道殘片以及五金件制作成了一系列巧妙的雕塑。何翔宇仿照這些現成品進行了多次“複制”,以此重新創造并切身思考這些複雜的雕塑形态。繪造社的《北韓碎片》通過網際網路上流傳的零散影像,從個體的角度去想象、描繪一個普通北韓城市的普通街景,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紀錄片導演趙亮的作品《江邊》一部分影像來自趙亮近幾年在丹東家中對對岸北韓的長期拍攝。另一部分影像來自2003年左右拍攝的《在江邊》的素材,記錄了江邊兩岸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交流。專注于建築設計與文化遺産保護相關設計工作的孫海霆,此次作品試圖以鴨綠江作為地理線索,通過靜态影像去觀察丹東作為邊境城市與界河之間的彼此影響。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譚振邦 《夫妻不是同林鳥》

展覽作品中有北韓族學者關于丹東的私人回憶,也有年輕導演對丹東未來的暢想。有着多重身份的藝術史學者尹吉男此次以家鄉丹東作為背景,作品《說說我的鴨綠江》是關于尹吉男在丹東從出生到大學前的回憶與自述。出生于丹東的譚振邦,他的作品《夫妻不是同林鳥》是一部以丹東普通中産階級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以一對離婚十五年的夫婦為主角,展現二次婚姻的現狀——導演本人的父母婚姻現狀,以及他們對婚姻、愛情的觀點和看法。這些個人史勾勒出了丹東曆史空間的輪廓。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他們用作品探尋這座鴨綠江邊小城的曆史、社會與地緣文化

本次展覽不僅呈現史實與文獻,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作者們各自獨特的觀看視角,拼合、重構、複現出一個個“地方景觀”。另外,作為一個整體,展覽也将鴨綠江的空間地理微縮于展廳之中,嘗試探讨地方研究與空間叙事的新可能。

據悉,該展覽亦是以藝術、建築、人類學等跨學科研究為基礎的“邊界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聚焦于中國廣闊的地方文化資源,特别是處于知識生成與交換的前沿的邊境地帶。從地理邊界出發,展覽試圖以跨學科的視角管窺更為廣闊複雜的文化、曆史、語言和社會心理的邊界,探尋藝術創新的更多可能。

展期将持續至2022年6月5日。

南都記者 黃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