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钗送燕窩,薛蟠送特産,薛姨媽送溫暖,他們為啥對黛玉這麼好?

薛家和林黛玉,其實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如果不是他們先後來到賈府,這兩家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任何交集。

寶钗送燕窩,薛蟠送特産,薛姨媽送溫暖,他們為啥對黛玉這麼好?

事實上,當薛家和林黛玉都進了賈府之後,他們之間的互動也不多。薛蟠很長一段時間,根本就沒有認識林黛玉的機會;薛寶钗倒是經常和林黛玉見面,但也更像是泛泛之交,兩人的關系并不親密;薛姨媽對林黛玉,更是有着一種莫名的排斥感。尤其是在“賈寶玉探病梨香院”那段故事中,這母女二人和林黛玉的一場戲,更像是明争暗鬥。

林黛玉借着雪雁給自己送手爐的機會,嘲諷賈寶玉太聽薛寶钗的話,薛寶钗心裡明白,卻也無話可說。薛姨媽卻不肯放過林黛玉,很不滿地說:“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她們記挂着你倒不好?”

精明的薛姨媽,也不可能聽不出來,林黛玉是在嘲諷自己的寶貝女兒。但這種暗嘲很難讓人正面回應,畢竟人家也沒說破。但薛姨媽的反擊,也不可謂不高明,言裡言外透露出來的意思,就是林黛玉有些“不知好歹”。

接下來,兩人的對話就更像是“打啞謎”。林黛玉說,“不說丫頭們小心過度,還隻當我素日是這樣輕狂慣了的”。言外之意,就是說薛寶钗有些“小心過度”了,賈寶玉喝不喝冷酒,薛寶钗管不着。

寶钗送燕窩,薛蟠送特産,薛姨媽送溫暖,他們為啥對黛玉這麼好?

薛姨媽說:“你是個多心的,有這樣想,我就沒這樣之心。”言外之意,依然是在為自己的女兒辯護,你這個林黛玉太“多心”,我女兒根本就沒那意思!

僅憑這一場對手戲,薛姨媽對林黛玉就不可能喜歡得起來。咋着?我好心好意留你吃飯,我女兒反而被你一頓冷嘲熱諷?

然而,到了五十七回,薛姨媽卻忽然口口聲聲稱林黛玉是自己非常疼愛的晚輩,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女兒薛寶钗。

(薛姨媽)又摩挲着黛玉笑道:“好孩子,你看我疼你姐姐,你傷心了,你不知我心裡更疼你呢。你姐姐雖沒了父親,到底有我有親哥哥,這就比你強多了。每每和你姐姐說,心裡很疼你,隻是外頭不好帶出來……”

此時的薛姨媽,不僅在言語上給了林黛玉極大的藉慰,甚至還在賈母等人去皇陵為老太妃送殡的時候,搬到了潇湘館,親自照顧林黛玉的飲食起居。

薛姨媽送來的溫暖,讓林黛玉備受感動,從此以後口口聲聲管薛姨媽叫“媽”。

寶钗送燕窩,薛蟠送特産,薛姨媽送溫暖,他們為啥對黛玉這麼好?

不僅薛姨媽給林黛玉送來了她最需要的溫暖,薛寶钗和薛蟠也沒閑着。薛寶钗給林黛玉送燕窩,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件事,我們就不再多說了;薛蟠因為跟着家人出去做生意,到了姑蘇,特意采買了許多當天的特産,千裡迢迢帶回京城,由薛寶钗轉送給了林黛玉。

這樣姑蘇的特産,讓林黛玉又傷心又感動。感動的是,見到了家鄉的物品,可以權當回了趟家鄉;傷心的是,“想起父母雙亡,又無兄弟,寄居在親戚家裡,哪裡也有人給我帶些土物?”

薛寶钗送燕窩,薛蟠送土特産,薛姨媽送溫暖。此時,薛家人和林黛玉的交往,似乎非常深厚,他們都給予了黛玉很多關心,把黛玉當成了親人一樣。

可是,我們依然不免要産生一絲疑惑,為什麼薛家忽然會對林黛玉這麼好?

其實,薛家這樣做的目的,也非常明确。薛寶钗給黛玉送燕窩,是因為在賈寶玉房裡聽到了“什麼‘金玉良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這句話,從此以後,薛寶钗的态度就變了,她從往怡紅院跑,變成了往潇湘館跑。也就是在這件事情不久之後,發生了“燕窩事件”。

薛姨媽是什麼時候開始關心林黛玉的呢?是在“慧紫鵑情辭試忙玉”之後。此時的薛姨媽,也意識到了,林黛玉才是“金玉良緣”的最大障礙。弄清楚了這一點,薛姨媽對林黛玉的關心,就有了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味道。

而薛蟠就在這些事情之後,非常完美地配合了母親和妹妹的表演,用一些來自姑蘇的土特産,讓林黛玉感動得珠淚漣漣,情不自禁又向薛姨媽和薛寶钗靠近了一些。

總結一下,無論是薛寶钗送來的燕窩,還是薛蟠送的特産,以及薛姨媽送來的溫暖,都有一股黃鼠狼給雞拜年的味道,他們并沒安什麼好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