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概股大跌連鎖反應:自動駕駛等科技公司的“身份危機”

中概股大跌連鎖反應:自動駕駛等科技公司的“身份危機”

對于中概股來說,剛剛過去的周五,無疑是一個真正的“黑色星期五”。

美國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SEC)“半夜雞叫”,将五家中概股公司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簡稱HFCAA)的暫定清單。包括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根據美國證監會此前披露,連續三年登上該清單的公司,将被禁止上市交易。這也就意味着,這份名單并非固定,而是随着時間會發生變化。

在不利消息的影響下,加之本身财報資料的不如人意,從巨頭阿裡巴巴、京東到以拼多多為代表的各路獨角獸,中概股市值幾乎都是打五折起步。

受公司架構和交易規則等因素影響,會遠赴大洋彼岸上市的中概股,多半是近年來的本土新銳科技公司,且涉及資訊産業、交通運輸、自動駕駛等與國家資料安全高度相關的高科技産業。

而無論是對于投資者還是公司本身來說,當下無疑是科技公司的至暗時刻。但如果我們把視野拉的更長一些會發現,目前資本市場的變化隻是投資者恐慌情緒傳導所形成的“踩踏效應”,真正的商業底層邏輯劇變,其實早已經發生。

1

身份焦慮

2018年當中美貿易摩擦發生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這場摩擦核心的技術“卡脖子”問題,會成為當下諸多争端的核心。

當如今俄烏沖突進一步破壞原有的全球政治經濟秩序之時,技術和資料安全被上升至無以複加的高度。此次中概股大跌,表面是俄烏沖突導緻資本市場對中美經貿關系的擔憂,但底層還是美方在搶占科技高地、及國家資料安全層面發起的博弈。

資料被稱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正如此前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商學院教授Matthew Slaughter所指出的那樣,與全球經濟的其他要素相比,資料與權力的關系更加緊密。資料為所有掌握資料的人提供了難以置信的優勢。

但是,這種變化也對當下提出了挑戰。目前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架構是75年前設計的,它促進了繁榮和安全,但當年的時代背景與今天已經完全不同,這一體系并不适合當今全球地緣政治的現實。

在當下大國博弈的核心領域裡面,與資料采集緊密相關的資訊産業、晶片産業、交通運輸産業、自動駕駛産業等等都是備受關注的領域。從這次的SEC名單到中概股的普遍大跌就足以證明這一判斷。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俄烏沖突所導緻的化石能源問題,可以預期的是,新能源革命步伐會不斷加快。而這種産業競争和産業安全問題,将會被進一步提升重視程度。

以新能源産業的核心技術方向自動駕駛為例,近期這種“對抗”已經處于更新狀态。此前,滴滴公司因為資料安全問題,被迫終止于美股上市前車之鑒猶在;如今,留給科技公司們的選擇已經不多了。

有的公司已經作出了選擇。不久之前,中國一家L4級自動駕駛卡車創業公司圖森未來,與美國政府達成的幾項協定,引起了國内産業内一定範圍的騷動。根據彭博提供的資訊,這項協定顯示,美國将會對圖森實施一定程度的“技術監管”——限制圖森中國辦事處通路美國地區自動駕駛卡車業務的源代碼與算法。此外,公司内部兩名與新浪相關的董事會成員被要求任期結束後離職,同時将成立安全委員會,定期向相關部門報告。

而按照清華大學學科辦主任、車輛與運載學院首任院長楊殿閣教授的觀點,智能汽車自動駕駛不簡單是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它更是一場技術和産業的革命,它涉及到國家戰略安全。是以,智能汽車自動駕駛的技術,特别是核心關鍵技術,我們必須要自主可控,而且是全鍊條全環節的自主可控。隻要中間存在一個環節缺口,就意味着潛在的風險。

換句話說,“選邊站隊”已經率先在科技公司中開始。

2

警惕資本回流

如果說在此前多年科技公司的核心目标還是技術創新和産業引領,到今天來看,特别是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這一目标可能要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可以預期的是,未來會有更多的高新技術公司面臨這樣的選擇題:在商業之外的身份危機,可能會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科技公司的生死抉擇。

自主可控在近年來成為從官方叙述到創投圈都十分熱門的詞彙。此前最高決策層就已經定調,網絡空間已成為國家繼陸、海、空、天四個疆域之後的第五疆域,與其他疆域一樣,網絡空間也需展現國家主權,保障網絡空間安全也就是保障國家主權。

而要實作自主可控是一個全産業鍊的長期行為,上至法律法規、标準,下至具體的産品或服務,需要産業鍊上的各個機關、企業、機構甚至消費者共同參與才能實作。這意味着要有足夠規模的、能真正掌握該技術的科技隊伍和産業生态系統。而誰能處于這一系統之中,前提是要能夠解決身份焦慮。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資訊基礎設施,推進5G 規模化應用,促進産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加快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培育壯大內建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産業,提升關鍵軟硬體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

而在自主可控的視角下,這些投資的熱門闆塊和賽道,邏輯可能都要發生變化。比如智慧城市、數字鄉村、自動駕駛等等,這固然是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但一個無法回避的前提是,能否保障資料和技術的絕對自主可控和安全。

不難預測,一批在美上市公司接下來可能會面臨大規模從美國退市,大量計劃赴美上市的中國初創科技公司也可能轉向國内。在此過程中,國家會高度關注這些産業的“資本/産業回流問題”——其産業屬性是否涉及資訊資料安全,資本結構是否符合内資控股等要求。

專家建議,基于大陸對資料安全的合理考量,未來在大陸境内開展新基建、智慧城市、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等産業,必須由内資控股公司實施,外資控股或外資結構的公司也将受到中國政府更嚴格的監管和審查。

轉折時刻已經到來,未來可以預見,随着對中概股制裁力度的更新,未來這些公司都需要考慮如何重返本土市場。隻是,屆時如何重塑架構、重塑信任,對于科技公司們來說将意味着全新的挑戰。

文\費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