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人體傳感器碰上毫米波技術,能讓華為新款傳感器做到什麼?

毫米波雷達,相信愛車的各位一定不會陌生。目前各個價位不同檔次的汽車,都會在車身設計一到五顆毫米波雷達,用來精準探測前後方與側方來車。但你知道嗎?毫米波技術其實已經發展80餘年。尤其是在20世紀80年代,毫米波雷達被大量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

當人體傳感器碰上毫米波技術,能讓華為新款傳感器做到什麼?

相較于傳統雷達,毫米波雷達擁有跟蹤精度高、成像能力強、可全天候工作等特點。就像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米口徑射電望遠鏡,能夠進行銀河系内分子雲與恒星形成研究、星際媒體實體等現代天文學和天體實體前沿領域的天文觀測研究,是中國在毫米波天文觀測領域重要的大型裝置。

當人體傳感器碰上毫米波技術,能讓華為新款傳感器做到什麼?

當然,就像我剛剛提到的,随着技術進步,小型毫米波雷達越來越多被加裝在了汽車上,配合攝像頭與超音波雷達,實作類似自動刹車、自适應巡航、後向碰撞預警、盲區監測等等功能。這無疑大幅減輕了駕駛員的負擔,毫米波雷達功不可沒。

随着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全屋智能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向往,面對如何實作更加主動的智能服務,華為再一次給出了答案。目前,在全屋智能場景中,大多采用紅外人體移動傳感器作為主流感覺工具。但随着使用者對全屋智能體驗需求逐漸多樣化,簡單的人體感覺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而華為将毫米波技術應用在人體傳感器上,将為全屋智能實作主動智能帶來精準的資訊輸入。

當人體傳感器碰上毫米波技術,能讓華為新款傳感器做到什麼?

相較于傳統紅外傳感器,毫米波人體傳感器采用工作頻率為76-81GHz,對應的波長為大約1.25mm的毫米量級短長波,能夠檢測到例如翻書、低頭等小至幾毫米的人體移動,而傳統紅外傳感器由于工作原理限制,無法對恒定的紅外輻射進行探測和感覺。是以在例如深夜讀書、如廁等場景,毫米波人體傳感器的偵測效果更為精準。

當人體傳感器碰上毫米波技術,能讓華為新款傳感器做到什麼?

除了能夠精準感覺人體外,毫米波人體感應器的另一大優勢在于偵測範圍更大。以往需要安裝多台紅外傳感器的場景,現在僅需要一台毫米波人體傳感器就能做到全面覆寫,降低部署成本的同時,也讓全屋智能場景下的邏輯判定更為簡單。

當人體傳感器碰上毫米波技術,能讓華為新款傳感器做到什麼?

傳統紅外線傳感器一般通過主動或被動收發紅外線的方式進行信号判斷,但在某些場景,例如工作中的掃地機器人散發與人體體溫相近的紅外線時,傳感器就會誤認為人體進入監測範圍,造成誤判。而毫米波人體傳感器能夠通過提取不同物體的運動幅度,進行算法的優化和學習,有效辨識外界移動物體,實作人體與其他物體的精準判别。

當人體傳感器碰上毫米波技術,能讓華為新款傳感器做到什麼?

在深夜如廁的時候,尴尬莫過于突然關燈。這種尴尬便經常發生在采用紅外人體傳感器方案的場景當中。一個人靜止在馬桶上時,區域内的紅外輻射恒定,傳感器電容上的紅外光能量相等且達到平衡,光電流在回路中互相抵消,無法形成信号的輸出。是以想要保持持續感覺,就需要持續揮手激活傳感器。如果在這種場景使用幾毫米人體移動都能感覺到的毫米波人體傳感器,尴尬自然迎刃而解。

當人體傳感器碰上毫米波技術,能讓華為新款傳感器做到什麼?

在未來,華為毫米波人體傳感器還能通過更新方式,獲得更為精準的人體識别效果,包括人體位置、人體姿态識别等等。如果獨居老人在家摔倒,兒女手機能夠及時收到報警資訊,避免老人因無人照顧出現更多意外。

當人體傳感器碰上毫米波技術,能讓華為新款傳感器做到什麼?

除了人體姿态識别外,未來的華為毫米波傳感器還能支援人體位置識别。例如家中兒童走入廚房、 儲物間、電源附近等危險區域,毫米波傳感器便會精準監測并及時發出警報,呵護兒童安全成長。

當人體傳感器碰上毫米波技術,能讓華為新款傳感器做到什麼?

相信在不久的将來,毫米波傳感器技術會廣泛應用于全屋智能生活當中,通過其精準的人體感應、可靠的抗幹擾能力和大範圍監測覆寫,賦能全屋家居場景,讓你的家越來越“懂你”,帶給各位科幻電影中夢寐以求的生活。

(788322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