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線調研·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丨小小傳感器 做成大産業

作者:海峽網絡

今年以來,各地大力發展高技術制造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河南鄭州,瞄準高端傳感器産業,短短三年時間,相關企業數量翻番,産值增長了20%。當地的傳感器産業是如何變大變強的?來看記者調研。

一線調研·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丨小小傳感器 做成大産業

記者來到鄭州幾家大型傳感器企業時,正趕上他們推出新産品,運動鞋裡植入可彎折的觸覺傳感器,監測人的運動資料;傳感器變成“電子皮膚”,能用到人形機器人上;柔性生産線上用上視覺傳感器,可以對2000多款不同的鋁闆進行精準識别。

一線調研·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丨小小傳感器 做成大産業

生産線傳感器研發設計負責人 苗慶偉:這樣一條柔性生産線,靠這個傳感器全管住了,效率和準确度進了好幾個台階。

一線調研·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丨小小傳感器 做成大産業

傳感器被稱為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裡的“神經元”,也是物聯網的關鍵零部件,最近幾年,新能源車生産、工廠智能化改造、城市更新加快步伐,都帶來大量的傳感器需求。在鄭州傳感器産業最集中的智能傳感谷裡,記者轉了一圈發現,這樣的小型供需對接會随時都在舉辦。

一線調研·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丨小小傳感器 做成大産業

然而過去一段時間,鄭州當地所生産的傳感器,研發周期長,疊代速度慢。面對新一輪的傳感器應用大爆發,鄭州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一類新型科研機構在當地悄然生長。

一線調研·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丨小小傳感器 做成大産業

在新設的河南省智能傳感器産業研究院裡,記者留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細節:盡管大家身着同一種工服,但名牌上的這排小字卻不盡相同,有的是傳感器企業的,有的是大學的,有的是物聯網公司的,還有的來自行業協會。

一線調研·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丨小小傳感器 做成大産業

河南省智能傳感器産業研究院工程師 王棟:跟咱河南的燴菜一樣,很多料,很多人,每個人的職責不一樣,功能不一樣,但是又發揮各自的優勢,最終和諧地在這個“鍋”裡組合在一起。

一線調研·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丨小小傳感器 做成大産業

河南省智能傳感器産業研究院副院長 陳海永:就像我們一季度完成的這個雷射氣體傳感器,它就涉及了光路、結構、電路、工藝這些方面,還有程式算法等等,我們就集合不同的人來做不同的部分,來更好滿足市場的需求。

一線調研·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丨小小傳感器 做成大産業

新型科研機構打開了從“0”到“1”的視窗,但為了讓新産品加速上市,還需要破解從“1”到“100”的難題。在政府引導下,一條擁有100多套高端精密制造裝置的中試産線将通過産業聯盟的方式實作共享共用。

一線調研·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丨小小傳感器 做成大産業

今年一季度,鄭州規模以上傳感器及相關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6%,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越來越多的傳感器企業正在向高技術制造業進階,向新技術領域進發,向高端市場進軍。

一線調研·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丨小小傳感器 做成大産業

鄭州高新區智能傳感器産業鍊鍊長 王德敏:不進就會退,有進才有機會。我們這個産業要往上走,就必須保持住不斷突破自己的進取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