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萬的寶馬i3,進退兩難?
汽車hero
2024-06-02 22:07釋出于河北
BBA的電動車是“雜牌車”,這樣的标簽我也不知道是在何時何地聽到的,但是似乎坊間的确這樣認為,BBA素來是豪華汽車的代名詞,這種不假思索的信仰,卻自近兩年開始集中崩塌。

為何會如此?
首先,BBA的燃油車有着森嚴的等級體系,奔馳的CES,寶馬的357,或是奧迪的468,征戰在完全不同的價格帶,而他們等級排名的底層邏輯,其實就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三大件。
但是這套底層邏輯,似乎正在被被電動化的趨勢所瓦解。
更離譜的是,過去因為錯誤認知,把電動車放在了比燃油車更高的地位上,同樣大小的電動車比燃油車貴上好幾萬,那試問,誰會願意為此買單?
而現在,經過市場捶打的BBA,顯然已經明白了該如何賣電動車,那就是放棄品牌溢價的幻想,舍得一身剮,換得銷量,比如寶馬i3。
近日有行情顯示,寶馬i3 35L迎來大幅降價,官方價格原為35.39萬元,現在裸車降至18.95萬,降幅高達46.4%,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價格還包含交強險,如果考慮做分期的話,價格會更低,除此,寶馬車主增購還有額外6000元的減免,價格浮動之大,簡直聞所未聞。
而寶馬之是以行至此招,自然是沒辦法。
畢竟其今年4月份的銷量和去年4月比,寶馬i3同比下滑了67.62%,那麼是我呢,如此一來,寶馬i3的銷量真的能有起色麼?私以為,很難,因為寶馬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寶馬舍得一身剮,降價與新對手們競争,電車會首先帶崩自家燃油車的價格體系,摧毀企業的利潤根基。
結語
是以啊,進退兩難,說的就是BBA純電動車現在的處境。更何況,除了這些,BBA純電動車的智能化體驗,已經讓不少車主,特别是年輕車主敬而遠之。也就是說,在電動領域,BBA們過往引以為傲的優勢也在逐漸喪失,為了純電而純電,終究還是要被财報裡的數字打醒的。
檢視原圖 67K
-
18萬的寶馬i3,進退兩難? -
18萬的寶馬i3,進退兩難? -
18萬的寶馬i3,進退兩難? -
18萬的寶馬i3,進退兩難? -
18萬的寶馬i3,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