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9元,小米最新傳感器衆籌上架!華為比亞迪都在偷偷搞傳感器!

作者:傳感器專家網

5月13日小米智能生态官方宣布推出小米人在傳感器,并在小米有品衆籌上價,衆籌價格 119 元,預計零售價格為149元。

傳感器專家網

https://www.sensorexpert.com.cn

專注于傳感器技術領域,緻力于對全球前沿市場動态、技術趨勢與産品選型進行專業垂直的服務,是國内領先的傳感器産品查詢與媒體資訊服務平台。基于傳感器産品與技術,對廣大電子制造從業者與傳感器制造者提供精準的比對與對接。

據介紹,小米人在傳感器是一台不用插電的人體存在感覺裝置,可以實作 " 人在燈不滅,人走關空調 "。主要亮點方面,該傳感器采用磁吸設計可随心安裝,并采用創新探索新技術,超低功耗毫米波雷達監測算法,1 節紐扣電池可以用 3 年。

119元,小米最新傳感器衆籌上架!華為比亞迪都在偷偷搞傳感器!

▲來源:小米有品

創新傳感器帶來突破性家居體驗!小米展示了傳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感覺地位

傳感器在智能化時代,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所有感覺的源頭,在智能家居中更是如此。

智能家居裝置的感覺能力來自于傳感器和傳感晶片來實作,傳感器技術和功能的突破是智能家居的功能、性能和體驗提升的至關重要因素,也是開發設計的一大難點。

小米人在傳感器的亮點在于隻需一顆CR2450 紐扣電池,續航長達 3 年,擺脫有線束縛,可以随心安裝在家居各處。這得益于該傳感器采用的超低功耗毫米波雷達,可捕捉小于 0.5GHz 的呼吸胸腔隆起及其他微小動作。

除超低功耗毫米波雷達外,還配置了光照度傳感器、熱釋電傳感器,通過三種傳感器的深度融合算法,小米人在傳感器支援 130 ° 廣角感覺,小至衛生間大至客廳均可輕松覆寫,滿足各類空間需求,并且能夠動态感覺 6 米内(靜态感覺 4 米内)人體存在,号稱“人在燈常亮,即使紋絲不動也能精确感覺”。

119元,小米最新傳感器衆籌上架!華為比亞迪都在偷偷搞傳感器!

人在傳感器有什麼用?小米為大家展示了傳感器作為家居感覺源頭的重要性,以及對下遊應用的拉動。

在介紹人在傳感器為什麼選小米的文案中,小米将人在傳感器作為家居感覺的核心器件,通過人在傳感器可以控制風扇、空調、淨化器等等衆多米家智能家居,真正實作科技帶來美好生活。

119元,小米最新傳感器衆籌上架!華為比亞迪都在偷偷搞傳感器!

圍繞消費電子與汽車,小米加速布局傳感器産業鍊,背後傳感器帝國版圖隐現!

包括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在内,小米近年來通過多種方式,投資了多家傳感器企業,布局衆多傳感器賽道,如雷射雷達、CMOS圖像傳感器、MEMS傳感器等。

這些傳感器企業在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以及智能駕駛中,扮演重要的感覺角色,包括:

禾賽科技:國産雷射雷達第一股,在2021年6月和11月,小米集團兩次投資禾賽科技,另有傳言稱,小米汽車将搭載來自禾賽科技的雷射雷達産品。

速騰聚創:港股雷射雷達第一股,在2022年2月和2023年7月,速騰聚創兩次獲得小米長江産業基金投資。

圖達通:繼禾賽後第二家赴美上市的國産雷射雷達企業企業,2021年6月,圖達通獲得雷軍的順為資本投資。

北醒光子:國産雷射雷達獨角獸,北醒光子在2016年11月、2019年1月、2022年12月,先後三次獲得雷軍順為資本的投資。

力策科技:國内消費級雷射雷達開發商,于2021年9月獲得小米長江産業基金戰略投資。

還有0.5個是鐳神智能——其創始人胡小波是國内最大的光纖雷射器制造商創鑫雷射的聯合創始人,創鑫雷射在2019年獲小米長江資本投資。

思特威:主營方向是CMOS圖像傳感器內建電路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晶片主要用于安防監控,汽車車載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國内排名第三的CMOS圖像傳感器企業。2020年10月獲小米長江産業基金投資,已上市。

格科微:國内排名第二的CMOS圖像傳感器企業,獲小米長江産業基金投資,已上市。

靈明光子:3D傳感器晶片和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研發高效率單光子探測器(SPAD)的大規模內建晶片,2020年10月獲小米長江産業基金投資。

钛深科技:國内主要柔性傳感器初創企業,2020年11月獲小米長江産業基金投資。

矽睿科技:國内主要磁傳感器、慣性傳感器廠商,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之一,2021年2月獲小米長江産業基金投資。

華景傳感:國内MEMS矽麥克風傳感器知名廠商,2021年4月獲小米長江産業基金投資。

聚芯微:專注于高性能模拟與混合信号晶片設計研發,擁有智能音頻、3D視覺、光學傳感和觸覺感覺等多條産品線布局,2021年8月獲小米長江産業基金投資。

明皜傳感:國内主要MEMS慣性傳感器(陀螺儀、加速度計)廠商,連續多年獲得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稱号,2021年8月獲小米長江産業基金投資。明皜傳感目前正在沖刺科創闆IPO。

能斯達電子:國内柔性傳感器主要廠商,已形成柔性傳感器量産能力,國産氣體傳感器巨頭漢威科技旗下子公司,2022年3月獲得小米長江産業基金投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系資本投資并作為大股東的汽車傳感器廠商冰零科技,正被特斯拉中國以“侵害技術秘密及不正當競争糾紛”為由起訴,相關資訊參看《特斯拉起訴一家國産傳感器初創企業!小米是大股東!》

不止小米,華為、比亞迪等巨頭都在偷偷搞傳感器!

除了小米外,華為、比亞迪等企業也在發力傳感器業務。

比亞迪旗下從事傳感器研發生産的子公司主要有比亞迪半導體和弗迪科技。其中,比亞迪半導體是除韋爾股份、格科微、思特威外的中國第四大圖像傳感器公司,曾一度沖擊深交所創業闆IPO。

比亞迪半導體的傳感器業務是其四大主要業務之一,據招股書顯示,傳感業務主要有CMOS 圖像傳感器、嵌入式指紋傳感器、電磁傳感器……等種類:

智能傳感器方面,在 CMOS 圖像傳感器領域,公司實作了汽車、消費電子、安防監控的多領域覆寫及應用,根據 Omdia 統計,以 2019 年中國市場 CMOS 圖像傳感器銷售額計算,公司在國内廠商中排名第四。在嵌入式指紋傳感器領域,公司擁有全面的尺寸種類,在大尺寸嵌入式指紋晶片領域表現優異。

弗迪科技是比亞迪于 2019 年底成立的全資子公司,主營汽車電子和汽車底盤,加速度、車身姿态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弗迪科技均可自行生産,目前弗迪科技已承接了比亞迪全系汽車角雷達傳感器的供應,在2023年,4D成像雷達、智能車門雷達、艙内活體檢測雷達也會陸續量産。相關資訊參看《這個賽道未來将屬于最會玩傳感器的廠商!》

119元,小米最新傳感器衆籌上架!華為比亞迪都在偷偷搞傳感器!

▲比亞迪汽車供應鍊,來自方正證券

華為在今年9月份,提出全面智能化戰略,其中分“讓所有對象可聯接”、“讓所有應用可模型”、“讓所有決策可計算”三個環節,傳感器在萬物互聯中發揮關鍵作用。相關資訊參看《華為釋出未來10年重要戰略》

華為計劃使用鴻蒙系統“OpenHarmony”連結全面智能化時代中的億萬傳感器,并為這些收集到的資料提供關鍵算力基礎,促進生産力發展。

此外,華為通過自研、投資等方式,布局了多條關鍵傳感器賽道。

2018年,華為在法國東南部城市格勒諾布爾設立在法國的第五家研發中心,主攻傳感器和軟體研發。

2019年9月,華為釋出了首款光纖傳感産品OptiXsense EF3000,進軍光纖傳感賽道,成為其企業光網絡服務的重要一環。相關資訊參看《華為釋出兩款光纖傳感器産品!》

2019年10月,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高峰論壇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明确表示,華為要造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智能汽車核心傳感器。

此後,在2020年12月,華為正式釋出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産品——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2022年3月,在2022華為全屋智能及全場景新品春季釋出會上,華為釋出了首款毫米波AI超感傳感器。

除了在光纖傳感器、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傳感領域的自研外,華為還大力投資了多家傳感器上下遊企業,包括了雷射器、CMOS圖像傳感器、TOF傳感器、MEMS陀螺儀、旋變傳感器等多條賽道(可上下滑動檢視):

縱慧芯光:提供高功率以及高頻率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解決方案,生産VCSEL晶片、器件及模組等産品,可應用在3D感覺、虛拟現實、增強現實、自動駕駛、生物醫療傳感器和高速光通信等領域。同時,縱慧芯光也是華為手機ToF光源的主要供應商。2020年6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思特威:主營方向是CMOS圖像傳感器內建電路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晶片主要用于安防監控,汽車車載和人工智能等領域。2020年8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炬光科技:主要從事雷射行業上遊的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元器件、雷射光學元器件的研發、生産和銷售,擁有車規級汽車應用(雷射雷達)核心能力,正在拓展面向智能駕駛雷射雷達(LiDAR)、智能艙内駕駛員監控系統(DMS)等汽車創新應用場景的車規級核心能力。2020年9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南京芯視界:芯視界在單光子直接ToF(SPAD dToF)技術和應用落地上處于領先地位,是全球率先研究單光子dToF三維成像技術的先驅之一。公司擁有晶片級的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和單光子檢測成像技術,主營基于單光子探測的一維和三維ToF傳感晶片。晶片産品廣泛應用于掃地機、無人機和手機等諸多消費類電子領域,以及AR/VR、智能家居和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等應用。2020年9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長光華芯:長光華芯也是研發VCSEL的企業,已推出距離傳感器、結構光(SL)、飛行時間(ToF)三大類産品,标準産品的波長包含808 nm、850 nm、940 nm等,是全球少數幾家研發和量産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的公司。2019年4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聚芯微電子:擁有智能音頻、3D視覺、光學傳感和觸覺感覺等多條産品線布局。其中用于3D成像的飛行時間(Time-of-Flight)傳感器采用了背照式(BSI)技術,具有高精度、小像素尺寸、高分辨率、低功耗、全內建等特點,打破歐美國際廠商的壟斷,可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人臉識别、自動駕駛、AR/VR、3D模組化、動作捕捉、機器視覺等領域,在手機、安防、汽車等主流市場擁有光明的商業落地前景。

睿芯微電子:睿芯微電子擁有全球領先的超低噪聲晶片技術、光譜圖像傳感器晶片技術和音頻晶片技術,晶片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通訊,安防, 支付和音頻市場

曼光資訊:是光電應用軟體研發商。公司業務面向5G、光通信、光電傳感、光計算、工業物聯網、國防安全等領域,主要涵蓋電磁場仿真與測量兩大業務。

中電儀器:主要從事微波/毫米波、光電、通信、基礎通用類測量儀器以及自動測試系統、微波毫米波部件等産品的研制、開發和批量生産,并為軍、民用電子元器件、元件、整機和系統的研制、生産提供檢測與應用,具有較強的研發、生産、測試和試驗驗證能力,達到國内領先、國際先進水準。

深迪半導體:主營業務為MEMS陀螺儀系列慣性傳感器晶片,為消費電子及汽車電子市場提供商用MEMS陀螺儀晶片,以及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應用解決方案。2021年8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華旋傳感:是一家專業緻力于車用旋變傳感器研發、生産和銷售的企業,主要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主驅系統、智能轉向、刹車系統以及機器人領域。2022年12月獲華為哈勃投資。

結語

在智能家居中,作為感覺源頭,創新的傳感器産品也越來越多,小米為大家展示了傳感器作為家居感覺源頭的重要性,以及對下遊應用的拉動。

毫無疑問,作為資訊科技的三大基礎器件,傳感器的重要性已經逐漸展現,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光纖傳感器、指紋傳感器……等等傳感技術,在小米華為比亞迪等巨頭各自的領域中均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沒有這些傳感器,巨頭們的業務就難以形成閉環,難以攫取更大的市場利潤和空間。

而這,隻是傳感器應用的冰山一角,随着智能化時代的到來,賦予萬物感覺的需求将帶來萬億級傳感器增量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