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19元,小米最新传感器众筹上架!华为比亚迪都在偷偷搞传感器!

作者:传感器专家网

5月13日小米智能生态官方宣布推出小米人在传感器,并在小米有品众筹上价,众筹价格 119 元,预计零售价格为149元。

传感器专家网

https://www.sensorexpert.com.cn

专注于传感器技术领域,致力于对全球前沿市场动态、技术趋势与产品选型进行专业垂直的服务,是国内领先的传感器产品查询与媒体信息服务平台。基于传感器产品与技术,对广大电子制造从业者与传感器制造者提供精准的匹配与对接。

据介绍,小米人在传感器是一台不用插电的人体存在感知设备,可以实现 " 人在灯不灭,人走关空调 "。主要亮点方面,该传感器采用磁吸设计可随心安装,并采用创新探索新技术,超低功耗毫米波雷达监测算法,1 节纽扣电池可以用 3 年。

119元,小米最新传感器众筹上架!华为比亚迪都在偷偷搞传感器!

▲来源:小米有品

创新传感器带来突破性家居体验!小米展示了传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感知地位

传感器在智能化时代,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所有感知的源头,在智能家居中更是如此。

智能家居设备的感知能力来自于传感器和传感芯片来实现,传感器技术和功能的突破是智能家居的功能、性能和体验提升的至关重要因素,也是开发设计的一大难点。

小米人在传感器的亮点在于只需一颗CR2450 纽扣电池,续航长达 3 年,摆脱有线束缚,可以随心安装在家居各处。这得益于该传感器采用的超低功耗毫米波雷达,可捕捉小于 0.5GHz 的呼吸胸腔隆起及其他微小动作。

除超低功耗毫米波雷达外,还配置了光照度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通过三种传感器的深度融合算法,小米人在传感器支持 130 ° 广角感知,小至卫生间大至客厅均可轻松覆盖,满足各类空间需求,并且能够动态感知 6 米内(静态感知 4 米内)人体存在,号称“人在灯常亮,即使纹丝不动也能精确感知”。

119元,小米最新传感器众筹上架!华为比亚迪都在偷偷搞传感器!

人在传感器有什么用?小米为大家展示了传感器作为家居感知源头的重要性,以及对下游应用的拉动。

在介绍人在传感器为什么选小米的文案中,小米将人在传感器作为家居感知的核心器件,通过人在传感器可以控制风扇、空调、净化器等等众多米家智能家居,真正实现科技带来美好生活。

119元,小米最新传感器众筹上架!华为比亚迪都在偷偷搞传感器!

围绕消费电子与汽车,小米加速布局传感器产业链,背后传感器帝国版图隐现!

包括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在内,小米近年来通过多种方式,投资了多家传感器企业,布局众多传感器赛道,如激光雷达、CMOS图像传感器、MEMS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企业在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以及智能驾驶中,扮演重要的感知角色,包括:

禾赛科技:国产激光雷达第一股,在2021年6月和11月,小米集团两次投资禾赛科技,另有传言称,小米汽车将搭载来自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产品。

速腾聚创: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在2022年2月和2023年7月,速腾聚创两次获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

图达通:继禾赛后第二家赴美上市的国产激光雷达企业企业,2021年6月,图达通获得雷军的顺为资本投资。

北醒光子:国产激光雷达独角兽,北醒光子在2016年11月、2019年1月、2022年12月,先后三次获得雷军顺为资本的投资。

力策科技:国内消费级激光雷达开发商,于2021年9月获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战略投资。

还有0.5个是镭神智能——其创始人胡小波是国内最大的光纤激光器制造商创鑫激光的联合创始人,创鑫激光在2019年获小米长江资本投资。

思特威:主营方向是CMOS图像传感器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芯片主要用于安防监控,汽车车载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国内排名第三的CMOS图像传感器企业。2020年10月获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已上市。

格科微:国内排名第二的CMOS图像传感器企业,获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已上市。

灵明光子:3D传感器芯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研发高效率单光子探测器(SPAD)的大规模集成芯片,2020年10月获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

钛深科技:国内主要柔性传感器初创企业,2020年11月获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

矽睿科技:国内主要磁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厂商,中国半导体MEMS十强企业之一,2021年2月获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

华景传感:国内MEMS硅麦克风传感器知名厂商,2021年4月获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

聚芯微:专注于高性能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设计研发,拥有智能音频、3D视觉、光学传感和触觉感知等多条产品线布局,2021年8月获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

明皜传感:国内主要MEMS惯性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计)厂商,连续多年获得中国半导体MEMS十强企业称号,2021年8月获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明皜传感目前正在冲刺科创板IPO。

能斯达电子:国内柔性传感器主要厂商,已形成柔性传感器量产能力,国产气体传感器巨头汉威科技旗下子公司,2022年3月获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投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系资本投资并作为大股东的汽车传感器厂商冰零科技,正被特斯拉中国以“侵害技术秘密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相关信息参看《特斯拉起诉一家国产传感器初创企业!小米是大股东!》

不止小米,华为、比亚迪等巨头都在偷偷搞传感器!

除了小米外,华为、比亚迪等企业也在发力传感器业务。

比亚迪旗下从事传感器研发生产的子公司主要有比亚迪半导体和弗迪科技。其中,比亚迪半导体是除韦尔股份、格科微、思特威外的中国第四大图像传感器公司,曾一度冲击深交所创业板IPO。

比亚迪半导体的传感器业务是其四大主要业务之一,据招股书显示,传感业务主要有CMOS 图像传感器、嵌入式指纹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等种类:

智能传感器方面,在 CMOS 图像传感器领域,公司实现了汽车、消费电子、安防监控的多领域覆盖及应用,根据 Omdia 统计,以 2019 年中国市场 CMOS 图像传感器销售额计算,公司在国内厂商中排名第四。在嵌入式指纹传感器领域,公司拥有全面的尺寸种类,在大尺寸嵌入式指纹芯片领域表现优异。

弗迪科技是比亚迪于 2019 年底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营汽车电子和汽车底盘,加速度、车身姿态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弗迪科技均可自行生产,目前弗迪科技已承接了比亚迪全系汽车角雷达传感器的供应,在2023年,4D成像雷达、智能车门雷达、舱内活体检测雷达也会陆续量产。相关信息参看《这个赛道未来将属于最会玩传感器的厂商!》

119元,小米最新传感器众筹上架!华为比亚迪都在偷偷搞传感器!

▲比亚迪汽车供应链,来自方正证券

华为在今年9月份,提出全面智能化战略,其中分“让所有对象可联接”、“让所有应用可模型”、“让所有决策可计算”三个环节,传感器在万物互联中发挥关键作用。相关信息参看《华为发布未来10年重要战略》

华为计划使用鸿蒙系统“OpenHarmony”链接全面智能化时代中的亿万传感器,并为这些收集到的数据提供关键算力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

此外,华为通过自研、投资等方式,布局了多条关键传感器赛道。

2018年,华为在法国东南部城市格勒诺布尔设立在法国的第五家研发中心,主攻传感器和软件研发。

2019年9月,华为发布了首款光纤传感产品OptiXsense EF3000,进军光纤传感赛道,成为其企业光网络服务的重要一环。相关信息参看《华为发布两款光纤传感器产品!》

2019年10月,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高峰论坛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明确表示,华为要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智能汽车核心传感器。

此后,在2020年12月,华为正式发布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2022年3月,在2022华为全屋智能及全场景新品春季发布会上,华为发布了首款毫米波AI超感传感器。

除了在光纤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领域的自研外,华为还大力投资了多家传感器上下游企业,包括了激光器、CMOS图像传感器、TOF传感器、MEMS陀螺仪、旋变传感器等多条赛道(可上下滑动查看):

纵慧芯光:提供高功率以及高频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解决方案,生产VCSEL芯片、器件及模组等产品,可应用在3D感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自动驾驶、生物医疗传感器和高速光通信等领域。同时,纵慧芯光也是华为手机ToF光源的主要供应商。2020年6月获华为哈勃投资。

思特威:主营方向是CMOS图像传感器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芯片主要用于安防监控,汽车车载和人工智能等领域。2020年8月获华为哈勃投资。

炬光科技:主要从事激光行业上游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元器件、激光光学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车规级汽车应用(激光雷达)核心能力,正在拓展面向智能驾驶激光雷达(LiDAR)、智能舱内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等汽车创新应用场景的车规级核心能力。2020年9月获华为哈勃投资。

南京芯视界:芯视界在单光子直接ToF(SPAD dToF)技术和应用落地上处于领先地位,是全球率先研究单光子dToF三维成像技术的先驱之一。公司拥有芯片级的光电转换器件设计和单光子检测成像技术,主营基于单光子探测的一维和三维ToF传感芯片。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扫地机、无人机和手机等诸多消费类电子领域,以及AR/VR、智能家居和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应用。2020年9月获华为哈勃投资。

长光华芯:长光华芯也是研发VCSEL的企业,已推出距离传感器、结构光(SL)、飞行时间(ToF)三大类产品,标准产品的波长包含808 nm、850 nm、940 nm等,是全球少数几家研发和量产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公司。2019年4月获华为哈勃投资。

聚芯微电子:拥有智能音频、3D视觉、光学传感和触觉感知等多条产品线布局。其中用于3D成像的飞行时间(Time-of-Flight)传感器采用了背照式(BSI)技术,具有高精度、小像素尺寸、高分辨率、低功耗、全集成等特点,打破欧美国际厂商的垄断,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自动驾驶、AR/VR、3D建模、动作捕捉、机器视觉等领域,在手机、安防、汽车等主流市场拥有光明的商业落地前景。

睿芯微电子:睿芯微电子拥有全球领先的超低噪声芯片技术、光谱图像传感器芯片技术和音频芯片技术,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通讯,安防, 支付和音频市场

曼光信息:是光电应用软件研发商。公司业务面向5G、光通信、光电传感、光计算、工业物联网、国防安全等领域,主要涵盖电磁场仿真与测量两大业务。

中电仪器: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光电、通信、基础通用类测量仪器以及自动测试系统、微波毫米波部件等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批量生产,并为军、民用电子元器件、组件、整机和系统的研制、生产提供检测与应用,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测试和试验验证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深迪半导体:主营业务为MEMS陀螺仪系列惯性传感器芯片,为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市场提供商用MEMS陀螺仪芯片,以及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应用解决方案。2021年8月获华为哈勃投资。

华旋传感:是一家专业致力于车用旋变传感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主驱系统、智能转向、刹车系统以及机器人领域。2022年12月获华为哈勃投资。

结语

在智能家居中,作为感知源头,创新的传感器产品也越来越多,小米为大家展示了传感器作为家居感知源头的重要性,以及对下游应用的拉动。

毫无疑问,作为信息科技的三大基础器件,传感器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展现,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光纤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等传感技术,在小米华为比亚迪等巨头各自的领域中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这些传感器,巨头们的业务就难以形成闭环,难以攫取更大的市场利润和空间。

而这,只是传感器应用的冰山一角,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赋予万物感知的需求将带来万亿级传感器增量市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