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2016年,為了幫挑剔的老哥挑選一台剛需7座SUV,可是沒少折騰。千挑萬選之後,終于把目光鎖定在了剛剛完成換代的奧迪Q7上。隻可惜當時優惠甚少的3.0T車型配置實在對不起它高昂的售價,況且老哥中意的B&O音響選裝價格達到了誇張的9萬塊。

不得不說,當時國行版的奧迪Q7确實缺少誠意,大部配置設定置都需要額外加錢選裝,是以我們隻能另辟蹊徑,去平行進口市場尋找答案。在大連的港口,一台加拿大版的奧迪Q7為此次購車曆程畫上了圓滿的句号。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3.0T發動機、quattro四驅系統、主動式空氣懸架、動态後橋轉向、Valcona真皮座椅、隻要5000加拿大元的B&O音響、前排座椅加熱通風帶按摩、電吸門……在我看來,這樣的奧迪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奧迪。

沒想到6年後的2022年,我竟然在一台國産奧迪車上看到了“真奧迪”的影子。

性能全面,駕控感受“很奧迪”

作為上汽奧迪成立後的第一次大規模媒體試駕,此次廈門之行讓我終于有機會深度體驗一下這台A7L。與Q7同樣基于MLB EVO平台而來的A7L,是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55 TFSI的尾标說明了這台車3.0T V6的身份,這也是進口的A7 Sportback版車型上所無法提供的動力配備。不同于那台服役多年的EA837,這台EA839引擎也順應時代地加上了48V輕混系統,最大功率來到了340Ps,峰值扭矩也漲至500N·m。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如果你寄希望于這台車開起來如同300Ps+的鋼炮一般刺激,那可能會讓你失望了。發動機在日常駕駛時輸出不緊不慢,整個加速過程十分線性,很有進階感。當然了,3.0T出色的動力在日常駕駛時肯定是有着遠勝于2.0T發動機的底氣。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但這種底氣的前提是,即便車輛需要急加速,也不能讓急加速時的G值刺激到車内的乘客,排氣聲浪也不能打擾到乘客的聽覺。或許隻能通過觀察時速表來感覺車速的提升,而往往當下的車速會比你預想和感覺的高出不少。看到這你可能會想,這台A7L是不是與運動性毫不沾邊?當然不是,運動底蘊還是在的,隻是它并不願過多流露出來罷了。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一旦把Drive select調到dynamic模式下,這台A7L的油門便開始變得靈敏,每一絲的腳力施加都會如“體脂秤”般精确轉換成具體的馬力輸出,但那份行政級轎車的排面感還在,并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優雅”。

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換擋邏輯足夠聰明,無論是輕柔、暴力駕駛,還是起步、高速,都能做到幾乎無頓挫感,這台雙離合在A7L上換擋感受足以媲美采埃孚的8AT。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空氣懸挂出現在國産奧迪車上确實少見,有了空氣懸挂的加持,A7L在面對路面上的溝溝坎坎時也能盡顯從容。大小颠簸都能盡力去緩沖,以保證車廂内的平穩,調校相對來說還是以舒适為主。對于購買這個價位行政轎車的消費者來說,舒适的駕駛才是他們的日常。

我們都知道,國産的A6L幾乎在尺寸上全面勝過進口A7 Sportback。但經過加長的上汽奧迪A7L軸距達到了3026mm,相比A7 Sportback足足增加了98mm,甚至比起A6L的3024mm還多了2mm。接近5米1的車長,才讓DAWS動态全輪轉向有了存在的必要。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在低速行駛時,後輪可以根據前輪的轉向角度向反方向轉動最多5°,有效減小轉彎半徑,進而使這台“大家夥”低速時更靈活。而高速行駛時,後輪的轉動方向則會與前輪保持一緻,以提升車尾的尋迹性,使其在高速行駛時車輛穩定性更高。

在廈門蜿蜒的東坪山上,完全沒有5米多車長帶來的笨重感,主觀感受和開思域那種緊湊型轎車差不多。而更清晰、易控的車尾動态,也會驅使着你把車輛更快地推入彎角,這種靈活感,是奧迪在A6L及以下級别車上無法擁有的。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除此之外,雷射大燈、離車自動泊車、電吸門等配置雖然不會成為中低配A7L的标配,卻都是A6L全系都沒有的配置。并且國産A7L除了45.97萬元的最低配以外,均提供quattro四驅系統,這擺明就是為那些真正喜歡奧迪品牌精髓的消費者而來。不一定要買3.0T的版本,但一定要買帶quattro的車型。

總體來說,A7L顯然是高于A6L的存在,基本上可以看作是A8的“青春版”。

名副其實的國産“奧迪王”

在最重要的呈現形态上,上汽奧迪确實也賦予了A7L截然不同的面貌。但問題是雖然它叫做A7,很多人會把它當作A7 Sportback的魔改。不過請相信我:忘掉A7吧,這台A7L完全是另一台車。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如果沒記錯的話,黑化的車标好像是隻有RS車型選裝黑光包才能擁有。21英寸的RS競速輪毂、智能雷射大燈、S-Line套件……看來上汽奧迪真是把能拿的都拿過來了。至于内飾,Valcona真皮座椅、帶通風/加熱/按摩的後排座椅、B&O音響、電動吸合門、後排娛樂系統、四區空調系統……曾經需要通過選配的配置,如今都出現在了A7L上。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當然了,拉風的無框車門得到了保留。當我第一次拉開車門時,就被那厚厚的夾膠玻璃給震撼到了。這麼厚的夾膠隔音玻璃确實少見,關門時的厚重聲音也比同樣是無框車門的特斯拉好聽多了。而這樣做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跑起來的A7L無論是靜谧性、胎噪、風噪都控制得很好,甚至可以忽略掉無框車門的弊端。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奧迪的螢幕和多媒體曆來算是“免檢”項目,與時俱進的MMI系統分工明确,儀表盤顯示效果清晰且易上手。中控螢幕上方通過帶觸控回報的顯示屏負責控制資訊娛樂系統,下方則用于操作空調、快捷功能以及輸入文字。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而硬體之外,上汽奧迪針對中國使用者的喜好,接入騰訊、阿裡生态系統下的應用,提供QQ音樂、騰訊小場景、高德地圖等服務,可謂是喜大普奔。但在後排中央扶手處,奧迪A7L為了凸顯後排的行政級别,還提供了一塊觸控顯示屏。不知是不是個例,我試駕的這台車一直顯示“初始化媒體”,可能系統檢測到我不是“老闆”吧!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比A7沉穩比A8陽光 試駕上汽奧迪A7L

對于A7L來說,後排空間自然是重頭戲。可以肯定的是,A7L的後排空間确實足夠大,足以滿足你所期望的一切姿勢。特别是腿部空間尤為寬敞,後排乘坐感受也從A7的局促轉變為了寬敞。後排座椅的坐墊還采用了翹起的設計,可以将乘客的大腿擡起一定角度,以降低小腿以及腳部的受力。而後排門闆上不僅有左右車窗的一鍵升降按鈕,還帶有電動遮陽簾按鍵,這也是A8上面才會出現的尊貴配置。不得不說,A7L的确達到了行政級豪華車該有的水準。

大師觀察

很明顯,上汽奧迪想打造一台配置上“真奧迪”的A7L,在産品上另辟蹊徑,在市場定位上與傳統BBA旗下的“56E”形成錯位競争,吸引那些覺得A8太過于沉悶的年輕消費者。隻可惜,好多人看到A7L的名字就覺着這是一台沒有溜背靈魂、被迫拉皮的A7。可我覺得這台A7L并不是A7,而是一個全新的車型,一個奧迪品牌曆史上從未有過的車型。如果沒有A8,它或許就叫做A8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