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發展的浪潮之下,适老化智慧改造能夠提高老人生活舒适度、提高生活便利性與安全性、減輕兒女的負擔。
熙悅科技攜手Ayla艾拉物聯率先将大資料、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智能化技術引入養老體系建設,推出智慧養老解決方案,至今已經應用于數十家養老機構。借助于各種智能穿戴裝置和資料網絡互聯,該智慧養老解決方案在使用者場景、技術方案、具體需求和産業生态方面打磨出了一套基于“居家、社群和機構”的多場景智能化産品,并能夠根據不同的需求實作了“親情陪伴、智能監管、慢病服務、安全守護”等全方位、多覆寫的服務模式,讓老人在自己家中過上更高質更輕松的生活,而且健康安全也更有保障。
這套智慧養老解決方案究竟如何為老人帶來更人性化的居養醫體驗?又如何為養老機構營運管理提供全方位賦能?
Ayla艾拉物聯采訪了熙悅錦行科技CEO王韋茜,揭秘對方在智慧養老領域的探索與發展。

Q1:大陸已經邁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社會中養老已然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老年人群對于養老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經過多年養老行業的服務沉澱,您認為發展智慧養老的使用者需求主要有哪些?如何針對性解決客戶難題?
從中國的國情來講,我們認為可能養老是兩部分,養老院養老和居家養老,比如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還有一些經濟狀況比較好的二線城市,聚焦在新一代老年人,他們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和财富基礎,能夠接受中高端的養老院來養老;而我們做過一系列調研後發現,目前市面上的養老軟體可能是能夠滿足養老院的一個基本需求,但是它不能滿足更高層次的服務需求。
我認為當下主要的使用者需求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是選擇養老院養老更多的目的是為了自身的安全,在養老項目中運用了很多艾拉的智能化裝置,比如說像一鍵報警、紅外監測等等,這些都是為了更好的讓老年人住在養老院之後,他們的安全得到更大提升。
第二點是摒棄了過去養老院的那種完全依賴護工的養老方式,智慧養老逐漸成為大趨勢。現在很多高端養老院,它已經使用了一些像智能床墊、智能手環等,這些資訊的收資料收集以後,可以每日上傳到 App端,或者上傳到小程式端,養老院的醫生護工通過這些資料收集與分析老人的睡眠得出其身體狀況,通過監測這些睡眠資料用以預防心梗、腦梗甚至猝死,是一個非常好的輔助監測手段。
同時養老院通過這些智能軟硬體産品與老人的子女進行連接配接,老人的子女可以通過手機實時了解他們父母的身體狀況,可以及早地發現老人的一些健康方面的隐患,給他得到更早的一些救治,我認為這些才是把智能裝置、子女的情感以及養老院的服務綜合織成一張無形的網,我們覺得叫它“更親善的網”。
第三點是老人需要社交娛樂,住在養老院的這些客戶,可以通過我們的APP,每天了解新推出娛樂性質的活動,那麼住在養老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客戶,他們可能互相去組織一些活動,是以我們對養老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和養老院的客戶推出兩套不同的軟體,實際上是做了一些差別化考慮。
第四點是滿足老人學習的需求,我們在開發當中,根據當下疫情形勢下針對性規劃有比對老年人的線上課程,比如說基礎英語課程,智能裝置的應用的課程、以及輕健身的課程,不僅讓老人的日常活動更豐富,也能鍛煉老人的記憶力及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
此外,在智慧養老服務平台中,也包含了一些人性化的部分,比如說推出的線上商城,我們會上架更多的更适合養老院老人生活的物品、設施、食品等,那麼他們的子女可以通過手機端購買,然後可以一鍵送達養老院父母手中,既滿足子女關心父母的需求,也有助于維系子女與父母的親情。
Q2:如果遇到初次使用智能裝置的客戶,該如何引導他使用這些裝置?
住在養老院裡面的老人,其實可以分為自理老人和需要介護的老人,可能還有一部分已經到了完全需要護工的護理階段,對需要介護的這部分老人,如果再讓他去使用手機軟體去享受更高層次服務,顯然是不合理的。這部分老人,可能更需要的是他們的子女能更好的通過我們的平台了解父母在養老院的一個生活情況和健康狀況,能夠更好的去連接配接他的子女。
最近,我們跟江蘇的Ayla艾拉物聯團隊在做淮安市的一個養老院,二期馬上要建的大概有有一兩百套房間,它是以養老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為主,入住的都是可自理的老人,基本上他的生活是不太需要護工來護理的。
面對這部分老人,我們會首先教育訓練養老院的這些服務人員,等他們操作熟練後,再去教老人來使用手機端進行例如一些個性化的點餐服務、課程學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