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示範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神
"神"(shen2),這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的"神"字是左右結構的字形。左邊是一個"示"(像古代先民祭祀的供桌,上面和旁邊的小點似供放于供桌上或旁邊的祭祀品;又像是祭神時的石柱或是像先祖的神靈牌位),右邊是"申"(是天空中的閃電之形。
古代先民認為這變化莫測、威為無窮的閃電是天上的神在發怒)。"神",在不同時代、不同宗教認知各不相同。古代先民認為神是天地之間一切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也是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後的精靈,神是萬能的,神無時不在,神無處不在,有一句古話說:舉頭三尺有神靈; 也有說:人在做,天(神)在看。這些都顯示了"神"無所不能。《說文解字》釋:"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小篆的"神"将金文字形中的"申"字進行了改寫。隸書則寫成"從礻從申",楷書由此寫成"神"。
"神"的本義是傳說中的天神。《周禮.天官冢宰》:"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衹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
"神"也指人死後的靈魂。又泛指神靈、神仙。《左傳.莊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一點點小信用不可能取得神的信任,神也不會保佑你的。)
"神"的威力是非同尋常的,故延伸指特别髙超,神奇。如"神算、神功、神品、神機妙算、神來之筆、鬼斧神工"等。
"神"也指精神、意識。《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 (形體具備了,精神就産生。)
"神"還延伸指神情,表情。如"神采、神遊、神魂颠倒、神氣活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