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社會主要話題集中在了俄烏沖突,人們都希望這場戰争能夠以和平的方式盡快的結束。同時人們也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他們同為蘇聯解體後獨立的國家,為什麼就不能相向而行呢?這就要說一下他們的曆史了。

俄羅斯建國
東斯拉夫人是最早生活在東歐平原的人群,蠻荒狀态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有衆多的部落聯盟,這些部落之間經常發生一些紛争。直到九世紀,諾曼人的一支羅斯人的到來,情況發生了變化。
羅斯人初來時人很少,隻能在沿河岸地區建立自己的家園,并與東斯拉夫人融合。随着時間的推移,羅斯人逐漸的壯大,在基輔建立了留裡克王朝,這也被認為是俄羅斯的起源。
從此基輔就成為了東斯拉夫人的中心,一直到蒙古人第二次西征的時候,才打破了這個城市的甯靜。他們摧毀了東歐平原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建立了金帳汗國。
由于蒙古國人口不多,也就沒有能力統治這麼大一片土地,就扶持莫斯科做他們的代言人。負責對羅斯所有公國征稅,相當于蒙古國的一個大管家。
莫斯科除了幫蒙古人做事以外,也經常自己帶兵東征西戰,擴充地盤。最終在蒙古人的幫助下,莫斯科公國逐漸站穩了腳跟。莫斯科依照蒙古的管理模式,制定了戶籍、稅收政策,通過稅收來維持公國的運轉。這個公國後來就發展成為了今天的俄羅斯。
自由群體集結烏克蘭
俄羅斯強大以後,到15世紀逐漸地進入了中央集權時代,農奴被管控的越來越嚴格。由于管控的過于嚴酷,很多人不願接受管控,就逃了出來,過起了流浪生活。這個群體越來越大,就被稱為了哥薩克人。也就是“自由自在”或“勇敢”的意思。
由于先前蒙古人的屠殺,烏克蘭這塊土地上地廣人稀,哥薩克人就逐漸的聚集到了這裡,與當地人互相融合,形成了部落組織,并在第聶伯河的中遊建立了營地,從此也就開啟了烏克蘭的曆史。
蓋特曼制是哥薩克人管理制度,哥薩克的首領是蓋特曼,是通過民選産生的,首領并不世襲。這種文化,與俄羅斯的集權制格格不入,再加上哥薩克人本身就是由俄羅斯逃離出來的,也就對俄羅斯還有深深的不滿。
列強環伺,夾縫中生存
就在烏克蘭逐漸形成的時候,波蘭和立陶宛也強大了起來,後來又在15世紀合并成為了一個王國。同時,突厥人也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烏克蘭在三個強大的勢力中生存者。
為了生存,烏克蘭人要麼和土耳其聯合起來對抗俄羅斯,要麼和波蘭結盟打擊土耳其,要麼協同土耳其進攻俄羅斯。一直依靠聯合一個大國抵禦另一個大國來刷存在感。
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1647年,烏克蘭為了對抗波蘭,終于和俄羅斯走到了一起,簽訂了聯合條約,打敗了波蘭軍隊,進而開始了和俄羅斯的合并。
到了18世紀,波蘭被俄羅斯和普魯士、奧地利瓜分了,後來俄羅斯又多次戰勝土耳其,烏克蘭也就成為了俄羅斯的一部分。
蘇聯建立後,重新獨立的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成為了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曾經擔任過烏克蘭上司人的赫魯曉夫執政後,為了“獎勵”烏克蘭,把克裡米亞劃給了烏克蘭。
1991年,蘇聯解體了,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分離了出來。由于烏克蘭人一直對俄羅斯沒有好感,還在2014年爆發了克裡米亞危機。是以烏克蘭一直緻力于加入北約和歐盟。
為了阻止北約和歐盟的東擴,維護自己的勢力範圍,俄羅斯絕不會放任烏克蘭投進北約和歐盟的懷抱。一直沖突不斷激化,以緻發展到如今的刀兵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