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明起源 中國史前城址略論

文明起源 中國史前城址略論
文明起源 中國史前城址略論

圖版四九

三層綠釉陶百戲樓

東漢中晚期

通高58厘米、面闊20厘米、進深20厘米

1977年項城縣老城郵電所院出土

《中國史前城址略論》

曹兵武,《中原文物》1996年第3期第37~46頁

本文通過重建中國北方特别是中原一帶從仰韶時期到龍山時代考古學文化變化、環境變遷的曆時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各文化因素之間、文化與環境之間的深層次關系,來揭示中國早期城址的起源與功能以及史前中國文化的一些特點。

本文從以下三個部分加以論述。第一,分析了早期城産生的前提,即:築城需要、築城知識和築城技術;分析歸納出城的特點以及龍山時代偏晚城址大批湧現的原因。第二,從仰韶時期到龍山時代,由社會、文化與自然背景中尋找城址興起的線索。與仰韶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相比,龍山時代在遺址的分布、陶器、房屋建築和墓葬等方面均有鮮明的特點。從仰韶文化中後期以後,史前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出現了生物資源的緊張與短缺。環境科學研究的成果也有力地支援了龍山時代資源緊張的推測。資源的短缺,最終導緻了防禦受掠奪的城的出現。第三,介紹了城自身的若幹問題。城的防禦功用問題是中國早期城址社會和文化意義的核心問題。龍山時代的城址大多被視為在資源緊張、人口大量流動的情況下,一群人用來抵抗另一群人的軍事城堡,它們和曆史時期的邊城有些相似。龍山時代,“國土”觀念、私有觀念與領袖階層已經産生,這些正是國家産生的前提。是以,可以斷定,龍山時代中國已經邁上了國家形成的道路。

文明起源 中國史前城址略論

《黃河與中國古代城市》

張新斌―《河南文物考古論集》第131~139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黃河是大陸境内的第二條大河,由于曆史上它曾多次改道,北至海河,南至淮河,是以曆史時期的黃河流域包括了淮河與海河之間的廣大區域。黃河的特點是水量小而變率大,含沙量高,年均輸沙量16億噸,最高達33.6億噸。日積月累,河床不斷加高并由于堤壩束縛而成為地上懸河,極易決口和改道。在評價黃河對中國文明的影響時,唐嘉宏認為:“既有利于原始農業,又不斷危害人民生活。”

在龍山時代,黃河下遊地區出現了大量的城址,特點是面積不大,均築有夯土城牆,有一定的設施。作者認為這第一次築城高峰的出現是治理黃河洪水的直接結果。從地質學和文獻記載看,公元前21世紀的百年間,黃河流域處于洪水泛濫的最嚴重時期。古代先民在防治洪水的過程中,利用豐富的黃土資源,掌握了先進的夯築技術,并由修堤壩受到啟發,開始建築城郭。大規模治水活動也同時促進了古典城邦國家的形成。為了共同的治水利益,為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在治水過程中加深了部族間的聯系,加強了領袖的權力,促使王權産生,促進了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渡。夏代政權應是一種奴隸制的城邦聯合體,這種聯合體的産生無疑與黃河關系密切。春秋戰國時代則是大陸曆史上的第二個溫暖期,冰雪消融,河水泛濫,由此引發了第二次大規模的築城活動。以黃河文明為基礎的大量繁榮城市湧現出來,也使建築水準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為秦漢文明的昌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黃河不僅造就了廣袤的黃土平原,而且在中國古代城市的形成和發展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築城技術、高台建築、土木混合建築特色的形成都與黃河有着密切的關系。

文明起源 中國史前城址略論
文明起源 中國史前城址略論

文字來源《中國文明起源研究要覽》,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編

圖檔及說明來源自《河南出土漢代建築明器》,河南博物院 編,2002

繼續閱讀